月牙湖:村民遇上“腦筋急轉彎”

寧夏日報

“十二五”期間,彭陽縣1.68萬名貧困羣眾搬遷到銀川市興慶區月牙湖鄉,鄉親們將犁、鐵鍬、牲口等重要家當搬到車上,拉到了新家。

沒想到這些農具在新家根本用不上,慢慢在家裏落上了厚厚的灰。

今年6月,月牙湖鄉濱河四村建設村史館,村民們紛紛把農具捐給了村史館。

在月牙湖鄉,村民們屢屢被迫“腦筋急轉彎”。

李世雄的“看不懂”

今年4月,濱河四村村民李世雄聽説蜜瓜苗剛種進大棚,果實即被客户訂走。

“果子還未長出,味道還未品嚐,怎麼就有人買?再説,黃沙窩窩裏,蜜瓜秧能存活就是奇蹟。”李世雄和不少村民半信半疑。

月牙湖鄉位於銀川市興慶區東北部、毛烏素沙地和黃河之間。全鄉轄12個行政村、83個村民小組,共7659户30693人,建檔立卡總人口1968户9071人。

近年來,興慶區加快推進月牙湖鄉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引進福建投資商實施蜜瓜種植項目,引進多家企業發展紅樹莓、鮮切花、菌菇、無花果等高附加值種植產業。同時,以“政府 企業 農户”的扶貧合作模式,由企業流轉移民土地、政府投入基礎設施、移民以土地入股,共同參與到扶貧產業發展中。

“統一品種、統一種植、統一採收、統一銷售。”在蜜瓜棚內,高隴沙地精準灌溉技術針對植株情況調整灌溉的分佈、時間及流量,傳感器育苗技術對苗期發育情況進行精準監控及時發現和處理苗期情況,變量播種技術和氮模型施肥技術從整體減少面源污染和種植成本。

在穹頂(寧夏)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流轉848畝土地建設的連棟蜜瓜大棚內一派喜人的景象:每株都掛着3斤左右的蜜瓜,而且模樣漂亮、個頭均勻。該公司負責人説,公司實施訂單種植,一部分蜜瓜未下秧就已被客户預訂。一畝地一茬產3500公斤的蜜瓜已銷售一空,銷售金額達1300多萬元。

看見有車輛駛進月牙湖鄉湧捷農林專業合作社,皮膚黝黑的馬永兵臉上掛着燦爛的笑容,上前詢問:“採摘無花果嗎?”

“是的。”得到客人回覆後,馬永兵引導客人進入大棚內採摘。馬永兵是小塘村村民,在該合作社打工,一旦有采摘客人光臨,馬永兵便由大棚管理員跨界為導遊,引導遊客採摘並向客人介紹無花果的知識。

目前,湧捷農林專業合作社在月牙湖鄉種植了26棟棚,粗略估計每棚每年收入15萬元左右,月牙湖鄉十多位村民在棚內打工,一年收入近4萬元。

該合作社負責人曹偉勇説,等果樹掛果穩定後計劃將大棚承包給村民種植,帶動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去年剛從建檔立卡户出列的馬永兵得知這個想法後,立即來了興趣:“這是好事,我第一個承包!”

在月牙湖鄉,依靠鮮切花、蜜瓜、菌菇、紅樹莓、無花果等高附加值種植產業,共解決當地移民長期務工336人,其中建檔立卡户126人,人均年務工收入3萬元以上;季節性務工1000餘人,人均收入6000元至8000元。採取“基地 企業 農户”合作模式,企業以每棟温棚每年2.5萬元租金承租,年租金330萬元,每年拿出其中40%為600户建檔立卡家庭户均分紅2000元,拿出15%為250户其他貧困家庭户均救助2000元。

王軍平的工資日結制

村民富裕後,蓋房是第一件大事。2018年,為解決月牙湖鄉濱河家園安置區“多代多人”住房困難問題,政府投資3295萬元新建多代多人住房232套。2019年,月牙湖鄉濱河家園一至五村少數村民開始建新房。今年7月,出現十幾户村民同時建新房的景象。

“老王,你家不差錢,怎麼不蓋房?”“沒時間蓋,白天帶着工人幹活,晚上要琢磨問題。”老王回答説。

老王叫王軍平,是月牙湖鄉知名勞務經紀人,他在琢磨什麼?

在月牙湖鄉,有169人持有勞務經紀人證,有固定工人10名以上的經紀人30餘人。

今年,興慶區加大就業扶貧力度和就業補貼力度,不僅給外出務工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發放交通生活補助1000元,還給在移民地區穩定開展勞務中介服務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勞務公司以及勞務經紀人按標準發放獎金。

月牙湖鄉依託內蒙古上海廟、濱河新區等園區,為有就業需求的農户搭建平台,組織移民外出從事服裝加工、建築施工、園林綠化、衞生保潔、物業管理等工作。在勞務經紀人的帶領下,月牙湖外出務工6869人,其中建檔立卡户3567人。

月牙湖鄉翻天覆地地變化着,王軍平在高興的同時也感到巨大危機。產業多了,就業機會和途徑也隨之增多,外出務工不再像過去具有首選性。如何穩住旗下近百名務工人員,同時吸引更多的村民選擇他作為勞務經紀人成了王軍平重點思考的事。

在月牙湖鄉,村民選擇經紀人看重三點:活不中斷、工資有保障、人講誠信。

王軍平實行工資日結制,當天幹活當天領工資。剛當勞務經紀人的第一天,他便取出自己的積蓄,給村民發放當日工資。第二天,他一招呼,60多人又來到他的麾下。他有一個宗旨:“寧可工地拖欠自己的,也要墊錢給工人開工資。”即使工地給他月結工資,他自己墊資也準時給工人發放當日工錢。如今,王軍平和同是勞務經紀人的妻子帶領的兩支隊伍發展到150餘人。

關於商業街的議論

9月的一天,外地客商李冀中開車到月牙湖鄉濱河商業街吃飯,轉了幾圈,街面上停車位全部停滿了車輛。李冀中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驚歎道:“這還是我當初看到的生態移民村嗎?過去街上人少、車少,營業房開門營業的少。”短短兩年時間,月牙湖鄉濱河商業街餐飲、娛樂、建材、五金、商超一應俱全。從針頭線腦到家用電器、裝飾材料,在月牙湖鄉商業街都能買到。

濱河家園一至五村圍繞濱河商業街而居。月牙湖鄉建檔立卡總人口1968户9071人,其中濱河家園5個生態移民村共1650户7916人,佔全鄉總建檔立卡人口的87.3%。

濱河四村黨支部書記楊志仁至今清晰記得2014年濱河商業街的模樣:幸福街東面是黃沙灘,一條馬路7米寬,二層商業營業房佇立在馬路旁。

月牙湖鄉決策建商業街之初,不少村民公開議論。

“路建這麼寬,哪有那麼多車在上面跑?”

“建這麼多營業房,租給誰?賣給誰?”

落後和貧困,限制了許多村民的想象力。

短短几年,濱河四村60%以上的村民開上了汽車。據粗略統計,月牙湖鄉濱河家園近4000户,車輛保有量近2000輛。每天,商業街兩邊劃定的車位全部被家用汽車、貨車、三輪車佔滿,稍微晚到一點,便沒有了停車位。

如今,村民又出現議論聲:“當初怎麼不把路再建寬點?”“商業街規模還是有點小了。”為了解決停車問題,一些村民提議規劃建設新的停車場。

“村民錢袋子鼓起來了,對美好生活有了更高要求,才出現這些議論。”楊志仁説。

2019年,月牙湖鄉社會總產值達到12億元,較上年增長10%,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060元,較上年增長7.6%,生態移民可支配收入達8579元,較上年增長10.5%。

目前,全鄉已脱貧1932户8947人,未脱貧36户124人,貧困發生率由建檔之初的30%以上下降至0.4%,5個“十二五”生態移民貧困村已全部脱貧出列,所有農户已基本實現“兩不愁三保障”。(記者 喬素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58 字。

轉載請註明: 月牙湖:村民遇上“腦筋急轉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