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碩士學位論文《CEO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以格力電器為例》忽然在網絡“走紅”。論文以格力電器為例,深入剖析企業高管的自戀人格導致產生內部人控制問題,例如董事會權利失衡、向關聯方輸送利益。
論文中指出,董明珠的自戀人格導致格力電器產生內部人控制,主要表現為:1)董事會權力失衡;2)向關聯方輸送利益。對於處於導入期或成長期的企業,CEO自戀可能利大於弊;而對於處於成熟期或者衰退期的企業而言,CEO自戀可能弊大於利。
近日有媒體對此詢問了學校和格力電器方面,各方對此均未有回應。而在11月19日晚,中國知網中該論文已無法查詢,論文從中國知網“消失”。
董明珠的“三大自戀表現”?
論文列舉了董明珠的“三大自戀行為表現”:一、渴望支配性權利;二、採取冒險決策;三、固執已見。其中指出,2016年格力電器擬收購銀隆新能源股權的方案是想要進一步提高企業股權集中度;董明珠還“冒險”進入智能手機領域、入股銀隆新能源。由於CEO董明珠的自戀,格力電器的多元化沒能撐起格力電器新增長點。
論文用四大指標衡量了董明珠的自戀程度,研究發現,董明珠個人報道數量佔格力官網發佈新聞總數的 33.22%;接受採訪和發表演講時使用第一人稱的頻率高達 70.31%;在微博發佈自身形象照片佔所有圖片的比率為 32.33%;與第二大高管薪酬差異比率為 1.74。
此外,董明珠的上述數據均高於美的集團 CEO 方洪波和海爾集團 CEO 張瑞敏(未披露除外)的數據。作者認為,“ 董明珠相較於其他兩位同行業 CEO,其自戀程度比較高。”
同時,本文通過對現有不同板塊業務發展情況的分析,認為在格力電器發展的初期,董明珠憑借其過人的銷售能力以及大膽創新的決策能力,帶領格力電器從競爭激烈的空調市場中脱穎而出。然而,董明珠傾向於採取冒險決策和固執己見的自戀人格表現,導致格力電器多元化失敗,使得格力電器至今仍未找到新的增長點。
針對上述CEO自戀對於企業的影響,作者在最後提出以下三點建議:一是選拔CEO時考量其人格特徵;二是針對企業生命週期選擇相應CEO;三是通過激勵機制降低CEO自戀的影響。
輝煌過往值得肯定
在細數董明珠種種“自戀”行為的同時,作者也對董明珠的過往成就給予肯定。
例如“格力電器發展的初期,董明珠憑藉其過人的銷售能力以及大膽創新的決策能力,帶領格力電器從競爭激烈的空調市場中脱穎而出。”
“當時的格力電器還只是一家只能做空調組裝的小企業,年產量在 2 萬台左右。在加入格力電器兩年後,董明珠在安徽的銷售額突破 1600萬元,佔格力電器整個銷售額的八分之一。1993 年,她在格力電器的銷售額創造了當時銷售的神話。”
“更令人敬佩的是,董明珠從不喝酒,她僅僅依靠其過人的銷售才能——敏鋭的市場把握和專業分析,在那個”酒量即銷量“的年代,締造了輝煌的銷售成績。”
自戀導致業績受挫?
論文指出,董明珠的自戀人格導致格力電器產生內部人控制,對格力電器的業績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儘管結論正確與否存疑,但是格力電器近期在業績和市值方面確實遜色於美的集團。
根據財報,美的集團前三季度憑藉多元化業務以及線上零售業務的推進,實現營收2178億元,淨利潤220.18億元。而格力電器前三季度合計營收1275.89億元,淨利潤136.99億元。
此外在公司市值方面,格力電器目前的最新總市值為4085億元,美的集團的的總市值為6432億元,超過格力2000多億。
除此之外,格力電器的董秘職位空缺三個月的情況也一直被市場所關注。11月16日傍晚公司公告,從11月17日起,由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代行公司董事會秘書職責,直至公司正式聘任董事會秘書。
原格力電器董事、副總裁、董事會秘書望靖東8月17日辭職,之後由格力電器董事張偉代行董事會秘書職責。據深交所規定,董事會秘書空缺超過三個月後,董事長應代行董事會秘書職責。格力電器表示,將按照相關規定儘快聘任新的董事會秘書。
此前,望靖東曾被視為董明珠的接班人人選之一,三個月前他的辭職頗為突然。外界曾猜測,望靖東的辭職,是否為格力電器“混改”後新大股東珠海明駿的代表進入公司董事會騰出空間。不過,廣東證監局網站11月2日披露的一則行政決定書顯示,望靖東或涉及內幕交易。
“雷軍”們表示不服?
儘管論文分析得頭頭是道,不少觀點仍舊認為這篇論文的論證不夠合理。有分析認為,該論文通篇討論基礎都在於“董明珠自戀”。而論文作者衡量董明珠自戀程度僅選取了“CEO媒體曝光度”和“CEO薪酬差異度”兩個維度來進行衡量和論證,説服力並不足夠。
同時分析認為,選擇地將凸顯董明珠“自戀”個性的公開發言作為輔助論證。而“自戀”本是一個主觀性形容詞,從該論文的論證邏輯來看,“董明珠自戀”這個結論並不嚴謹,仍帶有一定“主觀性”。
而就算是從網絡曝光度來説,董明珠“自戀”這一結論也有待商榷。文章將董明珠與美的集團方洪波、海爾集團張瑞敏進行對比,似乎這樣的選擇也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從百度搜索指數來看,馬雲、劉強東的網絡熱度遠高於董明珠,而小米集團雷軍的網絡熱度似乎和董明珠不相上下。
有網友表示,像王石、董明珠、雷軍、俞敏洪等等的企業家,為企業市場宣傳節省了太多成本,可能是企業的宣傳戰略,和自戀不自戀沒有關係。但同時也有觀點認為,希望大家對論文更有包容性,拋開觀點對錯,作者原意花時間花心思去研究就是一件好事。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