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地多元化再加速,未來拆分更多上市公司

通過此前大量的混改,綠地控股(下稱“綠地”)正形成多個業務增長極。

2020年4月27日晚,綠地發佈年報顯示,2019年全年營業收入4278億元,同比增長23%;利潤總額306億元,同比增長26%;歸母淨利潤147億元,同比增長30%;基本每股收益1.21元,同比增長30%;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19.89%,同比增加2.75個百分點,增幅16%;總資產達到11457億元,同比增長11%。

其中,綠地2019年基建產業全年營業收入1866億元,同比增長47%。全年累計新籤合同金額3766億元,同比增長19%。

“綠地已經發展成為綜合集團,貢獻營業收入的不只有地產,還有其他綜合業務,我們會關注到我們的中長期競爭力。”綠地董事長、總裁張玉良此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表示。

從綠地的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公司大基建板塊在建項目總金額為4349億元,其中。房屋建設業務2927億元,佔比67%;基建工程1094億元,佔比25%。

2020年4月10日,綠地組建的綠地大基建集團有限公司及綠地大基建技術研究院正式揭牌,同時綠地大基建產業基金簽約成立。

公開資料顯示,綠地大基建集團註冊資本200億元,計劃通過5到6年的時間力爭營收破萬億,躋身世界500強企業。綠地大基建產業基金由綠地大基建集團主導發起,綠地金融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負責籌集資金及全程管理。此次設立的首期規模50億元,由建信信託參與共同發起。

除了旗下原有的綠地城市投資集團和綠地城市建設發展集團,綠地控股還把近幾年通過混改併購獲得控制權的各地城建公司裝入綠地大基建集團,已基本完成全國佈局。

根據年報披露,綠地大基建集團具有國家認定的建築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7項,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2項,建築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18項,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16項等。

通過不斷地發力基建,房地產和基建已成為綠地兩大主業。根據2019年年報,綠地控股房地產業務全年結轉收入1947億元,同比增長21%;基建產業全年營業收入1866億元,同比增長47%,成為綠地控股業績的新增長點。

“綠地控股未來會研究分拆大基建、大消費等板塊單獨上市的可能性,但尚無具體時間表。”張玉良在今年年初的業績交流會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按照計劃,綠地大基建集團近期還將啓動新一輪戰略性混改併購,推動落地產業基金及產業板塊銀企合作,推進軌道交通、機場、高速公路以及政府重大房建等領域一大批重大項目落地,加快開拓新基建、代建服務、全領域全週期等業務。

“房地產和大基建依舊是巨量的市場,大基建的行業roe還是不錯,這是我們願意在這個領域發展的原因。”張玉良説。

除了大基建外,綠地正在通過不斷佈局產業來完成自己的協同發展戰略。

2020年4月9日,綠地與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醫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在生物醫藥領域展開全產業鏈合作,在長三角一體化區域建設生物醫藥、醫用物資產業園。

通過產業協同模式,綠地逐步形成了較具特色的拿地模式。根據年報,2019年綠地全年累計獲取項目數108個,新增權益土地面積1805萬平方米,權益計容建築面積3508萬平方米,權益土地款831億元。

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2020年1-3月全國房地產企業拿地排行榜》。報告顯示,從拿地面積來看,綠地控股拿地面積位列TOP1。

不過,也有部分公司高管認為綠地的拿地模式並不能帶來更多的收益。“綠地的模式更多的是產業拿地,地方政府也很聰明,會算出來大概可以賺多少錢,所以看起來拿地價格低,但是有綜合配套的資金沉澱,最終還是行業平均水平。而且綜合配套對於未來的運營能力要求很高,有一定風險。”一家TOP30總裁向記者指出。

此外,房地產銷售的增幅也是綠地繼續面臨的另一挑戰,2019年實現房地產合同銷售金額3880.4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0.1%。快速拿地同時,提高銷售週轉和現金回籠,成為綠地需要解決的問題。(羅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16 字。

轉載請註明: 綠地多元化再加速,未來拆分更多上市公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