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楊森成為歷史,諾華剝離山德士,輝瑞疫苗事業部換帥,艾伯維“藥王”地位不保……9月以來,不少跨國藥企經歷了從人員到部門架構再到研發管線的巨大變化。
多年來,大中華區是不少跨國藥企重要的市場組成部分,更是其業績貢獻的主要驅動力。後疫情時期,創新藥研發不易、業績下滑、同業競爭激烈以及行業政策持續變化等因素,都在影響跨國藥企在華市場的戰略調整和人事更迭。2023年的下半場到底如何走?這些藥企已經率先做出調整。
昔日巨頭強生的品牌煥新動作最引人關注。9月14日,強生宣佈將旗下醫療科技和製藥兩大業務將整合至強生名下。其中楊森更名為強生創新制藥,這也意味着“西安楊森”的標識將成為歷史。
曾幾何時,“胃動力不足,請嗎丁啉幫忙”這句西安楊森的廣告詞深入中國千萬家庭,以致於其旗下的達克寧、息斯敏、採樂、泰諾……都成了家中必備。西安楊森的歷史最早要追溯到1961年,當時比利時科學家保羅·楊森博士帶着其創立的楊森製藥加入強生。自此,強生製藥板塊實力大幅增強,處方藥研發也走上了正軌。然而,2002年後,西安楊森賴以為生的OTC產品卻開始走起了下坡路,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原有明星產品嗎丁啉、達克寧已經處於產品生命週期的衰退期,後續新產品難以為繼,強生集團再也沒有給西安楊森新的產品支持。
2021年,迫於成本壓力,強生開始大刀闊斧地改革,將消費者健康業務剝離並獨立上市,成為橫跨醫械和醫藥兩大板塊的雙業務公司。這一系列改革也讓其業績在近年來始終保持增長態勢。2023年半年報顯示,其總營收突破500億美元大關,其中,製藥業務上半年收入同比增加3.7%至271.44億美元,免疫和腫瘤是強生製藥業務領域的主要業績來源。
未來,強生製藥將更加專注於腫瘤、免疫、神經、心血管、肺動脈高壓和視網膜等領域,開發前沿藥物。在人員架構方面,強生首席財務官約瑟夫·沃爾克(Joseph Wolk)曾在去年表示,由於經濟壓力和消費者健康業務的分離計劃,強生可能會適度削減員工人數。
9月起,輝瑞中國有關醫院急症事業部和疫苗事業部的架構以及相關負責人的變動正式生效。其中疫苗事業部的負責人由張凌燕變為楊蓓,下設北中國區、南中國區和市場平台,分別由郝毅凱、施印莉和金欣慶負責。據瞭解,楊蓓雖然是疫苗事業部的新任領導,但她已然在輝瑞奮鬥長達25年之久,其餘3位負責人在輝瑞的任職時間均在十年以上。
有業內人士推測,輝瑞疫苗事業部此次換帥或與其疫苗產品的業績壓力有關。據輝瑞預測,其兩大新冠產品疫苗(Comirnaty)和口服藥物(Paxlovid)在2023年的收入約為135億美元和80億美元,分別較2022年下降64%和58%,並且新冠疫苗的毛利潤還要與德國拜恩泰科公司(BioNTech)平分。
同時,輝瑞另一款明星產品13價肺炎疫苗沛兒13,雖然在今年4月成功擴齡,但隨着國內藥企的追趕,沛兒13已然不是中國市場的唯一選擇。2020年和2021年沃森生物的沃安欣、民海生物的維民菲寶先後上市,定價分別為598元/劑和458元/劑,價格明顯低於沛兒13的698元/劑。並且早在沛兒13擴齡之前,沃安欣與維民菲寶的接種對象就已為6周齡至5歲(6週歲生日前)的嬰幼兒和兒童。
不過,從換帥舉措來看,輝瑞依然對疫苗領域和中國市場保持樂觀態度。半年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輝瑞在疫苗產品研發上增加了5.3億美元成本。截至今年6月,輝瑞有12款疫苗處於在研狀態,其中1/3已進入Ⅲ期臨牀。
自10月1日起,禮來現任糖尿病聯盟事業部代理負責人苑平被任命為糖尿病Portfolio事業部全國執行銷售總監,糖尿病聯盟事業部負責人由現任腫瘤Portfolio事業部負責人劉愛華接任。這一變動或許是在為今年下半年減肥降糖藥替爾泊肽的上市及推廣預熱。
半年報顯示,禮來上半年總收入152.72億美元,同比增長約7%;實現淨利潤31.08億美元,同比增長約9%,其中,替爾泊肽實現銷售額9.8億美元。不僅業績增長明顯,在減肥藥和阿爾茨海默病新藥預期之下,截至9月25日,禮來總市值已經高達5243億美元,股價為522美元/股。替爾泊肽同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利拉魯肽等同屬於當下最火的GLP-1類藥物。禮來替爾泊肽注射液的減重適應症已於8月在國內申報上市,預計年底有望上市。
近期,艾伯維連續終止了兩項與中國創新藥企的協議。天境生物9月22日公告稱,艾伯維已終止與該公司在2020年共同開發和銷售的CD47抗體候選藥物來佐利單抗(lemzoparlimab)的協議,終止協議將於今年11月20日生效。據瞭解,CD47是繼PD-1後的又一熱門靶點。另一被終止的項目是艾伯維與國內生物藥企加科思藥業的一項關於SHP2抑制劑的授權合作。加科思在今年7月宣佈該項目終止,在交接的180天內,艾伯維將繼續報銷預先批准的開發計劃下的所有費用。
艾伯維相繼放棄兩款中國創新藥的決定讓不少人感到詫異。有業內人士推測,是因為臨牀試驗並未達到預期。為節約成本,艾伯維放棄這兩個項目也在情理之中。
過去20年,“藥王”修美樂已為艾伯維帶來超過2000億美元的收入。但在今年初,修美樂的首個生物類似藥即安進的Amjevita正式進入美國市場,此外,還有9款生物類似藥與修美樂競爭,導致其銷售量下滑。今年一季度,艾伯維收入122.25億美元,同比下降超8%,而修美樂收入35.41億美元,同比下滑超20%。艾伯維此前預測,2023年修美樂特許經營權將被侵蝕約45%,而急於尋找下一個“藥王”的艾伯維,目前已經被迫終止了7個ADC藥物的研發。
羅氏中國特藥領域(眼科、神經科學、抗感染及免疫)負責人陳少峯在7月底離職,自8月31日起,羅氏總部擔任速福達全球整合戰略負責人的陳凱娟接任特藥領域負責人職位,直接彙報於羅氏中國總裁邊欣。
去年開始,羅氏就不斷優化在中國的戰略產品組合。隨着安維汀、赫賽汀、美羅華“三駕馬車”專利保護陸續到期,羅氏正在佈局新的“三駕馬車”,即從單一的腫瘤領域拓展到“腫瘤、神經科學和眼科”三大領域。
為此,羅氏曾宣佈對華追加投資近2.5億元作為營運資金。算上這筆投資,羅氏三年內在中國市場累計投入達14億元。目前來看,羅氏的投入已經初見成效。半年報數據顯示,羅氏業務總收入為226.81億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1816.24億元),同比增長8%;其中在中國區的製藥業務收入為15.05億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120.52億元),同比增長3%,佔羅氏全球製藥業務收入的6.6%。
8月31日,法國製藥巨頭賽諾菲宣佈,其全球特藥負責人比爾·希伯德(Bill Hibbard)離職。9月18日,賽諾菲將旗下11款中樞神經系統產品出售給另一家跨國藥企Pharmanovia。
在過去兩年裏,賽諾菲一直在通過出售消費保健品牌、17款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和血管疾病等領域的藥物積極進行“瘦身”。這一系列“甩賣計劃”是賽諾菲現任CEO韓保羅(Paul Hudson)上任以來的主張,其在2019年提出了“play to win”(打贏戰略)計劃,目的是在2020年到2025年間,將賽諾菲的業務重點聚焦在免疫炎症、罕見病、腫瘤、疫苗等關鍵研發領域。
目前看,瘦身計劃未改。截至今年上半年,賽諾菲至少有78個臨牀階段項目,其中絕大多數都集中在上述關鍵領域。另據半年報,賽諾菲今年上半年銷售額高達201.8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63.89億元),同比增長2%。其中,核心產品即自免領域的度普利尤單抗大賣48.7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77.7億元)。去年獲批的兩款新藥:用於減少患有冷凝集素病(CAD)的成年人因溶血引起的紅細胞輸注需求的Enjaymo和用於患有酸性鞘磷脂酶缺乏症(ASMD)的兒童和成人患者的Xenpozyme,都實現了放量增長,上半年分別增長1800%和750%。可見,在甩掉非主營業務後,賽諾菲反而更加輕鬆地發揮着“主場優勢”。
9月15日,諾華宣佈,10月4日正式分拆其主營仿製藥和生物類似藥的子公司山德士。
在剝離山德士這件事上,諾華用了近5年時間。最初有拆分消息傳出還是在2018年,當時山德士業績出現下滑的趨勢,並拖累了諾華。雖然在仿製藥領域山德士與梯瓦、暉致稱霸全球前三,但山德士的仿製藥2022年給諾華帶來的收入僅佔總收入的五分之一,剩下部分均由創新藥創造。數據顯示,2022年,諾華創新藥的收入為412.96億美元,佔其總收入的82%;山德士的收入為92.49億美元。
為了成為一家真正的創新藥公司,諾華近年來不斷拆分。除山德士外,諾華還拆分出了最大的眼科產品以及器械公司之一愛爾康。此外,在治療領域上,諾華也從原本關注的10多個,聚焦到心血管、腎臟和代謝,免疫,神經科學,腫瘤4大治療領域。
目前諾華正朝着全球第一大創新藥企的目標前進。今年上半年,諾華淨銷售額為265.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43.14億元),同比增長5%;淨利潤46.1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37.15億元),同比增長32%。
基因測序龍頭因美納在9月20日發佈公告稱,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經理李慶已離職。而在前一天,沃特世(Waters)宣佈,任命李慶擔任公司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經理。
因美納是全球基因測序和芯片技術的龍頭企業,產品線覆蓋測序平台、芯片掃描儀、體外診斷測序儀等科學分析儀器。但近年來在中國市場的業績表現不佳。2022年第四季度,因美納中國區營收下滑22%,2023年一季度營收下滑28%,跌至91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65億元)。今年半年報顯示,第二季度因美納在中國的業績仍在下滑,營收為1.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41億元),同比減少3%。
對此,因美納解釋道,全球通貨膨脹、匯率、經濟增速放緩,以及市場競爭等諸多因素造成業績不佳。如今“老將”李慶已走,挑戰仍在,因美納下半年業績能否有所回暖仍未可知。
近期,葛蘭史素克(GSK)宣佈高級副總裁兼研發主管John Lepore博士離開公司。接替他的新任研發主管Kaivan Khavandi博士將會領導GSK重組的呼吸和免疫學部門。9月11日,現GSK中國副總裁、呼吸業務負責人餘錦毅(WestlyYu)被任命為副總裁、特藥業務負責人,並繼續作為GSK中國領導團隊之一,直接彙報於GSK中國總經理齊欣。種種跡象顯示,此次GSK變動的不僅是人員,更是內部架構和研發方向。
近年來GSK的日子並不好過,特別是在投入高、風險大的新藥研發上。2022年11月,GSK旗下一款ADC藥物被FDA叫停;今年2月,GSK的CEO宣佈將結束在基因治療方面的所有投資;此外,GSK以51億美元收購Tesaro獲得的PD-1藥物Jemperli在2022年上半年的銷售額僅有800萬美元,遠低於GSK預期。
GSK此次高管調整或許就是想一改入不敷出的現狀。GSK將研發部門劃分為呼吸和免疫學、疫苗和傳染病以及腫瘤學三個小組,致力於初步發現和早期臨牀研究。GSK方面還表示,並不會減少在研發上的投入,未來會加速產品研發落地。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10日報道,阿斯利康CEO可能最快於明年離職。雖然變化在路上,但是阿斯利康在中國的發展越來越“本土化”。2023年,阿斯利康迎來了在華30週年的重要時刻。三十年來,中國市場在阿斯利康的全球戰略地位日益重要,在中國的研發投入達到15億美元,投資超過10億美元,目前中國已經發展成為阿斯利康全球第二大市場,正逐步從原先的“主銷地”向“主產地”、“主創地”轉變。
繼今年3月25日與青島高新區正式簽署總投資約4.5億美元的布地格福吸入氣霧劑國內生產供應基地後,8月14日,阿斯利康在此前投資基礎上,對青島吸入氣霧劑生產供應基地項目計劃再增加2.5億美元投資,以增加罐裝生產能力和增加建設一條吸入氣霧劑包裝生產線,進一步擴大生產供應基地產能。此外,有消息稱,阿斯利康還將在香港設立研發中心。
9月15日,據路透社報道,拜耳CEO比爾·安德森(Bill Anderson)正考慮削減管理層,具體計劃將在最近的內部戰略會議上提出。同一天,拜耳戰略負責人Oliver Kohlhaas宣佈離職。
雖然拜耳全球發言人拒絕對此發表評論,但拜耳的裁員行動卻早就開展。今年2月,拜耳在美國加州推出“離職選擇計劃”,針對55歲以上且服務滿10年的員工裁員55人。8月,拜耳旗下的細胞治療公司BlueRock Therapeutics宣佈,公司裁掉約50名員工。此外,2023年以來,拜耳股價的漲幅僅為6%,遠遜於同行,諾華同期的股價漲幅為18%。據悉,未來幾個月,拜耳將制定更官方的全面重組計劃,以提振公司股價,而不少投資者都希望其能夠拆分農業和醫藥兩大部門獨立上市。
降本增效的不止是拜耳,7月份剛在阿爾茨海默藥物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的渤健宣佈,將通過裁員1000人、停止至少4種藥物的研發等措施爭取在2025年前節省10億美元運營費用,並拿出其中的3億美元用於新藥研發。
生存、運作效率、臨牀需求始終是國內外藥企不斷改革的三大驅動力。跨國藥企們的種種改革與調整也離不開這三大因素。此外,在面對更為複雜、龐大的中國市場時,則需要耗費更多的功夫。創新藥如何能進醫保,進入醫保後如何進行推廣,如何與同類產品競爭等問題都倒逼跨國藥企在架構變革、內部資源以及重點團隊方面進行不斷調整。
就目前來看,對於下半年藥企業績影響最大的政策無疑是預計將持續一年的醫療反腐行動。信達證券醫藥首席分析師唐愛金認為,醫療反腐短期內會影響銷售節奏,但不破不立。加強對於整個行業的約束與監管將利好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而在銷售費用受限後,藥企們也將更加關注研發和創新。
記者 唐菁陽
編輯 王麗穎
責任編輯 孫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