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光宇吐樓市
今年經濟形勢到底如何,央行的一舉一動都讓無數人去解讀,甚至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更是引起大家的熱議。
今年央行可以説面對特殊情況,辯證地運用了特殊手法,可以説有保有壓地實現了讓經濟增長的穩步發展,所以,對於各種不理性的聲音,5月10日,央行發佈《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關於經濟形勢、物價、政策、房地產、再貸款再貼現等,均有涉及。
也算是有了一個非常明確有力的回覆。
1、重申“房住不炒”再次明確調控的大方向不會動搖。
5月10日,央行再次重申,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和“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要求,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
雖然話還是老話,但是環境卻跟之前不一樣,畢竟當下處在特殊環境,經濟增長可能需要房地產的動力。但是此時依然強調房住不炒,恰恰説明,哪怕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我們依然不會改變房住不炒的初衷,絕不動搖。
不難判斷,國家對房地產的態度依然如故,對調控的決心依然沒變,決心之大,遏制樓市炒作,無論什麼情況,都無法動搖。所以,還是放開所有的幻想吧,製造再多的氣氛,也抵不過國家對房住不炒的喊話。
決心和力度越大,給購房者的希望越大,購房者會更加踏實安心。
2、實施好1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政策,明確與實體經濟對接。
這段時間以來,央行先後安排三批共計1.8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額度。目前,第一批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政策已進入收官階段;第二批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政策發放進度近80%;第三批1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已經落地。報告要求,實施好1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政策,與實體經濟恢復情況相匹配,與3000億元、5000億元政策相銜接,避免出現斷檔。
中國人民銀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搞大水漫灌,兼顧內外平衡。這就更加明確地表達了真正用意,真實目的就是希望通過釋放寬鬆的貨幣政策,幫助實體經濟恢復信心。
3、户均擁有1.5套房、住房擁有率達到96%,房子飽和了嗎?
近日,央行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城鎮居民家庭資產分化明顯,家庭總資最高10%家庭的總資產佔比為47.5%。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率為9.1%,總體穩健,少數家庭資不抵債。居民的住房擁有情況相對均衡。我國城鎮居民家庭的住房擁有率為96.0%,有一套住房的家庭佔比為58.4%,有兩套住房的佔比為31.0%,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佔比為10.5%,户均擁有住房1.5套。
似乎廣大朋友對於96%城鎮居民家庭有房不太認同,總感覺還有那麼多的人沒有房,無力承擔買房的壓力。所以,就覺得感受與調查不符。可以理解,畢竟調查是總體或者平均,而你是個體,你的感受可能會被平均。
我想説的是,房子到底夠不夠住呢?的確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沒有房子,這就是問題所在,蓋了那麼多房子,都哪去了?央行的出面聲明,其實就是表態,房子夠住了。房子總量不缺,那就看該如何通過市場的手段去調配了。無論如何,房子總量那麼多,那麼多閒置,一定有市場或財税的手段把這些房子逼向市場,成為有效供給。
4、中國家庭資產7成財富是房產,反映出兩方面的問題。
在央行這個調查報告中,還有一個數據頗值得研究。城鎮居民家庭户均總資產317.9萬元,其中70%左右是房產。多數資產都傾注在房子上,這到底該如何去看待呢?這實際上是兩方面的問題,但是很多人總是選擇其中之一給誇張化擴大化,都是片面的。
房產資產佔比較高是不是好事?一方面,意味着暗藏着巨大風險,居民家庭金融資產負債率較高,存在一定流動性風險。房價一旦出現大幅下跌,將是不可評估的風險。房產一業獨大顯然不是什麼好事,這也自然會影響到其他方面的投資和消費。另一方面,意味着房子依然很重要,無論是對百姓還是國家。這就預示着,國家會嚴控房價穩定,確保市場出現問題。所以,現在的調控就是既淡化房地產炒作,降低風險,又要確保房價不會大起大落,因為大降同樣是一種風險。
所以,大家可以想象,過去的那種高達70%的房產資產比是相當可怕的,需要引以為戒。但是70%的居民財富在房地產上,房地產現容不得問題,否則後果很嚴重。這就是我們的調控永遠都在起到調節市場穩定作用,恰恰是在消化過去房產資產佔比較高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