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全球知名指數服務公司富時羅素日前宣佈,將8家中國公司的股票從相關指數中刪除。推動這家英國公司做出決定的,是美國打壓中國的“黑手”。從特朗普禁止美國境內任何人對“由中國軍方擁有或控制的中國公司”進行投資的行政令,到美國國防部的“黑名單”,美國國務院5日甚至發佈所謂“事實清單”,點名兩家指數公司,形同恐嚇。在剛過去的週末,美國還終止5項美中文化交流計劃,宣佈禁止中共統戰官員入境。德國《南德意志報》稱,美國近期幾乎每天都有打壓中國的新措施出台,特朗普似乎要在任期的最後時段,將與中國的對抗推向瘋狂的高潮。最新一期《亞洲週刊》6日提醒説,從突襲伊朗的模式來看,不能排除特朗普在未來6周進行對華冒險的可能,從台海到南海,都是危險的火藥庫。該刊批評特朗普想做的就是打開美中關係的“潘多拉盒子”,攪亂外交渾水,撈取內政油水。
頂着“事實”名號的謊言清單
當地時間5日,美國國務院網站發佈一份題為“美國投資者正通過主要指數資助惡意中國公司”的“事實清單”。這份打着“事實”名號的清單卻充滿謊言。美國國務院聲稱,“中國共產黨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延伸至金融市場,影響到美國投資者”,因為明晟和富時羅素等指數編制公司的許多股票和債券指數,都包括被列入美國商務部實體名單和美國國防部名單的“共產黨的中國軍方企業”。
印度新德里電視台報道説,美國國務院這是在警告,該國投資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投資於涉及民用和軍用生產的中國企業。清單稱,截至今年6月,31家母公司級別的中國軍民企業中,至少有22家的子公司證券被納入主要證券指數。被列入實體清單的至少13家中國公司的母公司或子公司股票被包括在明晟指數和富時羅素指數中。
被美國國務院點名的美國明晟和英國富時羅素,均為全球知名的指數服務公司。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説,這些指數納入中國公司股票,有利於擴大中國企業的影響力和流通性。美國國務院意圖以點名的方式震懾指數公司和國際投資者,加大在金融領域對中國的打擊力度。不僅在美國,而且要在國際金融市場限制中國企業。
在美國國務院發表這一聲明前,富時羅素公司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發言人4日已宣佈,將從相關指數中刪除海康威視、中國鐵建等8家中國公司的股票,12月21日起開始生效。該公司稱,如果監督和執行美國製裁措施的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公佈一份被禁公司的官方名單,它將把其他公司股票也從其指數中刪除。
特朗普政府11月12日發佈行政命令,從明年1月11日起,禁止美國境內任何人對所謂“由中國軍方擁有或控制的中國公司”進行投資。截至目前,美國國防部已將35家中企列入“中國軍方企業”名單。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其他指數公司仍在評估特朗普的行政令。明晟説,最快將在本週就是否刪除中國公司的股票做出決定。明晟新興市場指數尤其受到投資者關注。此外,美國納斯達克也在進行此種評估,可能在未來幾天宣佈結果。
香港《南華早報》評論説,美方推動這些限制措施時,中國政府正採取行動,進一步向外國投資開放金融市場,中國主權債券也正被納入全球債券指數。美國的“黑名單”可能為新的一年開啓動盪的頭。宋國友對《環球時報》記者説,不納入指數,不是摘牌也不是限制交易。對公司的知名度和交易額可能會有一定影響,短期可能造成股價下跌。但對中國經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必然影響。
挑撥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關係,結果將適得其反
“特朗普政府一直對中國採取強硬路線,在執政的最後時期,它沒有表現出放緩這一做法的任何跡象。”福克斯新聞網5日這樣描述美國政壇上的對華氛圍。當地時間4日晚,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佈終止5項美中文化交流計劃,聲稱這些由中國提供全額資金和運作的項目,成了“中國軟實力的宣傳工具”。
被終止的項目包括政策制定者教育中國行項目、美中友好項目、美中領導者交流項目、美中跨太平洋交流項目和香港教育及文化交流項目。“德國之聲”評論説,這些項目依據美國《教育和文化交流法案》,允許美國政府僱員使用外國政府資金進行旅行,旨在促進與外國的學術和文化交流。但出於對中國崛起越來越具有惡意的擔憂,中美關係已急劇下滑。
美國國務院在聲明中指責,中國政府只提供與精心準備的中共黨員接觸的機會,而不是與中國人民接觸。對於被終止的香港有關項目,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言人5日晚回應説,香港教育及文化交流計劃已實施多年,一直為美國國會人員提供寶貴機會,親身瞭解本港發展和雙方共同關心的事宜。“這是美國當局又一個單方面和動機不良的決定,不但打擊雙方的長久合作關係,更純粹為了政治誹謗而將對話大門關上。”
蓬佩奧4日還宣佈,禁止中共統戰官員或參與中共統戰活動的人士入境美國。美國國務院在一份聲明中説,此舉是為了保護美國免遭“惡意影響”。“美國在走進一步惡化與中國關係的路線,”今日俄羅斯電視台援引俄科學院專家巴久克的話説,蓬佩奧等美高官將美中對抗渲染為某種意識形態上的不相容,這是極其危險的,因為意識形態領域不可能有任何妥協。
此前,美國國務院已宣佈將中共黨員及其家屬的赴美旅行簽證從最長有效期(10年)限制為單月單次入境。“美國之音”稱,有分析人士説,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措施就是要將中共與中國人民區別開來。但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中國力量項目負責人葛來儀認為,如果簽證限制的目的是減少中國人對中國共產黨的支持,效果也許是適得其反的。她説:“我想這會在中國引起更大的民族主義,對黨的支持會增加而不是減少。”
“現在的問題是,在拜登接任總統之前的6周內,(美中)情況會變得多糟糕。”彭博社表示擔憂。CNN稱,特朗普還有一些彈藥可以攻擊中國公司。美國眾議院上週通過的《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可能將幾家中國公司踢出華爾街。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訪問學者雪莉·於説,“幾乎肯定”特朗普將在任期結束前簽署該法案,這將極難被下屆政府推翻。歐亞集團中國和東北亞業務主管邁克爾·赫爾森稱:“特朗普政府中的對華強硬派急於在明年1月20日前推出針對中國的行動,會讓美國本來就混亂的政策進程發生短路。”
美媒:拜登應優先建立美中關係新框架
CNN6日援引3名知情人士的消息説,拜登團隊正在考慮美國駐各國大使的人選,預計明年1月將首先公佈幾個重要職位的安排,其中包括美國駐華大使人選。温蒂·謝爾曼、庫爾特·坎貝爾和比爾·伯恩斯這三位奧巴馬政府時期在國務院擔任高級職務的人士可能在名單上。此外,也有一些美國商界精英有意加入外交圈,迪士尼即將離職的首席執行官鮑勃·伊格爾對中國感興趣。
英國《快報》稱,拜登會嘗試將特朗普一些對華政策往回推,但本質上,他們的政策可能不會有太大差別。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政治學副教授托馬斯·吉福特説,特朗普基本上把與北京的較量變成一對一的對抗,拜登在對華政策上則希望與盟友一起採取“人多力量大”的方式。與前任相比,拜登將較少關注“經濟冒險政策”,也應該不會使用特朗普那樣的“尖刻言辭”。但總體而言,美中要想顯著改善兩國關係,需要時間。
《華盛頓郵報》敦促拜登應該取消對華關税,打破特朗普咄咄逼人、無效的對華貿易冒險政策。該報説,保留特朗普加徵的關税可能有正當的政治理由,但沒有站得住腳的經濟理由。建立美中關係的新框架應該是拜登政府外交政策的優先事項。
印度《星期日衞報》評論説,雖然可以爭論到底是共產主義還是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更優越,但毫無疑問,中國目前正在贏得競爭。因為當華盛頓忙於辯論穿哪種顏色的跑鞋時,北京在許多話題上都超過了美國。如果美國沒法讓自己的國家恢復秩序,那麼中國就會在很多方面佔據領先地位。(環球時報記者蕭達 青木 張旺 陳欣 柳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