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政策的陸續出台,披露及評價標準的不斷完善,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生態體系正在進一步完善。4月8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發佈《2023ESG白皮書》。白皮書顯示,全球範圍內的持續性消費已逐漸從願景成為現實,不斷變化的消費者和社羣也在影響着企業商業模式、營銷手段和產品科技的革新,越來越多的市場投資者將ESG評級納入了投資決策考量範圍,A股上市公司的總體ESG信息披露數量也在呈現遞增趨勢。
可持續發展從小眾走向大眾
“可持續的生活消費”作為今年《中歐ESG白皮書》的主題,已成為現代社會不可忽視的趨勢和大眾焦點。相關研究顯示,食品、時尚、汽車、快消品、電子、貨運六大與消費相關的價值鏈佔全球碳排放量約40%。也就是説,抓住“衣食住行”就是抓住了可持續消費的關鍵。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管理學教授汪泓指出,當今時代,面對氣候變化、經濟發展不平衡等日益突出的全球性挑戰,社會和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與日俱增。可持續發展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而是亟須實現的全球共識。“消費”作為經濟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對於實現商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不可或缺。綜合考量當前全球所面臨的氣候變化、環境污染及資源有限性等緊迫現狀,今年《中歐ESG白皮書》將可持續消費定為主題。與此同時,可持續消費對於中國也有着特殊的意義,可持續消費已經設置在中國的發展議程中:“城鎮化、內循環、產業升級、雙碳目標、共同富裕、高質量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等一系列國策中,可持續消費是它們的最大公約數。”
白皮書指出,近年來,消費者對可持續產品的潛在需求正在升温。可持續產品的消費需求在量級和範圍上足可達到“大眾市場”水平。消費者研究公司凱度(Kantar,2022)調研了32個國家的3萬名消費者,結果顯示,78%的受訪者稱其有意購買環保可持續的產品。從全球範圍來看,可持續性品牌的增加數量是非可持續品牌的5-6倍,可持續性發展已經從小眾走向了大眾。
與此同時,汪泓指出,可持續消費理念也為企業營銷帶來了挑戰,營銷活動不能僅僅停留在為“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口號,如何將ESG理念和品牌戰略、企業運營效率及企業的戰略轉型更好地結合起來,是影響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趨勢。當然和它密不可分的就是組織之變。迴歸到組織內部,需要知行合一、持續創新,在統一價值觀之下進行內部的協調和合作,是ESG 和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
近三成A股公司進行ESG披露
可持續發展的趨勢,也為ESG投資提供了諸多新機會。白皮書數據顯示,A股上市公司總體ESG信息披露數量遞增趨勢明顯。以CSR報告為例,2021年度披露數達到1343家,披露率達到29.18%,近五年平均披露率約為26.67%,總體披露水平近三成。
2021年,共有1012家企業內部設有專門管理ESG的機構與部門,佔年度披露報告總量的75.35%。較上一年度相比有了大幅提升,增加了486家,提升幅度為61.66%。從2017-2021年的統計數據來看,企業內部設有專門管理ESG的機構與部門的企業數量在持續增加,反映出A股上市公司越來越將ESG視為公司日常經營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何越來越多的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開始重視ESG信息披露?據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校友總會會長、匯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文介紹,在ESG快速發展過程中,隨着監管部門的重視、投資者和消費者的關注以及對外開放的深化等,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對於ESG的認識在持續提升,正更加主動地開展ESG實踐並推動ESG改進,持續提升ESG評級,尤其是對擁有海外投資者的A+H股上市公司來説,會更加關注ESG。
“國際主要評級機構對於企業的ESG評級,不僅是評估企業長期風險和信用的重要指標,影響企業在資本市場的估值和融資成本,還會影響機構投資者的投資決策,越來越多的國際國內資管機構均將ESG因素納入投資決策環節,若企業沒有達到相應的ESG評級,則不會被考慮成為投資標的。”李文進一步指出,“目前大多數開展ESG實踐和信息披露的企業往往有着清晰的發展戰略和強烈的社會責任。ESG不僅只對大企業有意義,處在早期初創的中小企業也要重視ESG,因為ESG並不是單純的投入性行為,它可以幫助企業降低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方面的風險,提高企業的長期穩定性和運營績效,從而實現更可持續的盈利和發展,並更好地滿足監管要求、市場期待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展望未來,李文認為,ESG正日益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不僅是響應綠色發展理念的關鍵舉措,助力實現國家雙碳戰略目標,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也能服務全面註冊制的實施,完善信息披露體系,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另外也有助於打造專業長期的機構投資者,踐行負責任投資理念,提升投資回報率和投資者獲得感,助力實現共同富裕。
北京商報記者 程銘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