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深度|一年就“分手”,大V和機構投顧合作的矛盾在哪

由 鈄翠娥 發佈於 財經

一封平淡的“分手信”,一次不平淡的直呼其名,讓基金大V楊曉磊和華安基金成為近期公募市場的焦點。隨着上述消息的傳出,大V和機構合作投顧“水土不服”、兩者存在“利益衝突”等關鍵詞也被拉回大眾視野。有趣的是,合作短短一年就“分手”這一局面,不僅印證了此前業內人士對於兩個主體“牽手”合作所提出的擔憂,也不由得讓人深思,大V與機構矛盾反映了怎樣的行業現象?這一“分手”局面是否早已註定?

命中註定的“牽手”

近日,“基金教主”楊曉磊在管理華安基金投顧組合短短一年後就宣佈因個人原因離職一事,再度將大V和機構合作投顧這一話題推至聚光燈下。

2021年11月,為響應監管對“不具有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資格的機構不得提供基金投資組合策略建議”以及相關規範整改安排的號召,支付寶、天天基金、新浪基金等多家基金代銷機構暫停旗下平台的基金組合跟投,在相關平台設立基金組合的大V們也相繼暫停在管基金組合的跟投和買入。

彼時,擺在大V們面前的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加入持牌機構成為“正規軍”,繼續上崗;另一個則是將組合交由專業投顧機構全權打理,全身而退。為護住自己的“心血”,2022年前後不少大V“自願”加入持牌公募、券商,完成轉型。

其中,部分大V選擇與券商“牽手”,如組合規模高達200億的“銀行螺絲釘”入職東方證券,“我叫佐羅”“雞司令”“韭菜投資學”等大V則入職華寶證券;也有大V成為公募的“正規兵”,如“無聲”入職銀華基金,“Alex價值發現者”入職華夏財富等。對比新規發佈後眾多大V與機構的倉促“牽手”,楊曉磊此前已在華安基金任職,並在機構獲得投顧業務資格展業後,成為公司投顧組合的主理人。

不過,就在眾多大V與機構“甜蜜”牽手的彼時,也一度有懷疑的聲音出現,聚焦的重點大多在策略不同、客户能否留存等問題上,更直白點,兩者能否成為利益共同體還有待商榷。例如,當前擁有99.5萬微博粉絲的大V“望京博格”就曾在2021年12月撰文稱,他不希望自己剛入職某機構,然後號稱給大家繼續服務組合,一年半載後由於各種原因,接着又説“由於個人原因”要離職然後又換一個機構,這顯得有點尷尬。

大V猶豫,機構也不想隨便收人。

有頭部機構內部人士直言,其所任職的機構在最開始對於是否要與大V合作持保留態度。“首先,公司方面擔心大V的持倉策略和公司的策略並不完全一致,從而產生難以管理、兼容性難保證的問題。其次,有部分客户可能就是衝着這位大V才購買的投顧服務,而非衝着公司本身,所以這部分客户能否留存以及如何保證客户體驗也是一個問題。但在最後階段,公司發現了個別大V在投顧策略以及客户構成方面和公司匹配度較高,因此還是決定‘收編’這些大V。”

並不意外的“分手”

短短一年有餘,大家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2月27日,華安基金投顧團隊發佈了多封“致投顧組合持有人的一封信”稱,因個人原因,楊曉磊即日起將不再參與相關組合策略的管理。

據悉,楊曉磊此前曾在華安基金任職,後轉戰賣方,並於2020年重回華安基金,此後接管了華安基金“華安畫線派”組合。在華安基金成為第二批投顧試點機構並於2022年2月正式展業後,擁有管理組合經驗的楊曉磊也順理成章成為公司的投顧組合主理人。當然,在社交媒體平台上,楊曉磊更為人所熟知的是“基金教主”這個名號,現已更名為“曉磊的基金生活”,截至3月3日記者發稿前,其微博粉絲超45萬。

根據信件內容顯示,楊曉磊此前共參與了“端水大師”、“端水加點股”、“華安明星隊”、“匠人匠心隊”、“知足常樂攢”、“體驗派夢之隊”共6只投顧產品的管理。

看似平淡的“分手信”背後暗流湧動,華安基金在前述信件中直呼楊曉磊其名的措辭一度引發市場猜測。“因個人原因,楊曉磊即日起將不再參與組合策略的管理……本投顧策略將由鄒天舒參與管理,鄒天舒先生具備豐富的大類資產配置和基金優選經驗,擅長組合構建。”

少了“先生”事小,久了“生嫌”事大。

近日招商證券發佈的一篇文章似乎也揭曉了楊曉磊離開華安的原因。3月1日,“招商證券基金評價”公眾號發佈的一篇名為“投顧主理人楊曉磊|關於FOF與基金投顧的思考”的文章提及,楊曉磊在參加招商證券2023年春季交流會時坦言,“基金投顧業務從2019年年末展業至今三年多的時間,我認為公募基金可能受限於各種規定,也受限於傳統資管思維,其實對於‘顧’這一塊還是缺乏一些好的做法”。

在彼時的會上,楊曉磊做出了這樣一句總結,基民在貪婪的同時,基金銷售制度是推了他一把,讓他在更差的時間去做了錯誤的資產配置。“比如2022年下半年整個基金銷售鏈條都在推銷短債、純債的產品,並且還設置了持有期,但是馬上就債災了。實際上從長期資產配置股債性價比來説,我們應該都知道去年下半年應該配權益,但是為了順人性,整個基金銷售鏈條都在推債券類的產品,所以這種順人性的銷售其實起到了很錯誤的資產配置作用,從而導致了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現象的發生。”

至於離職後的去向,楊曉磊則在微博透露道,“新加入的公司是全市場最大的基金經理調研信息提供商,根本不存在投研資源的擔心”。據瞭解,楊曉磊當前已入職盈米基金,在且慢平台繼續擔任投顧主理人。有消息顯示,楊曉磊從華安基金離職後,大部分粉絲出於對投顧主理人的信任,已經贖回原組合並轉換到盈米平台。

事實上,新生事物總是要有個磨合的階段,基金投顧轉向“買方市場”如此,大V 和機構牽手亦如此。磨合好了,大家雙贏,磨合不好,一拍兩散。但不可否認的是,大V被“收編”後,在管理基金組合的“玩法”上,確實需要更多地服從公司規則。

例如,楊曉磊在前述會議上公開表示,在機構管理投顧組合時,難免受到投研限制。“首先,從投資範圍上來講,基金投顧只能投資場外基金,不能投資場內的ETF和個股。其次,第二批展業的基金投顧機構在對業績基準的偏離上有很嚴格的限制,加倉減倉上下不能超過5個點。此外,不同公司的限制不一樣。比如有些公司初期採取非常嚴格的投決會審核制度。”

前述內部人士也提到,每個持牌機構對於投顧方面,本身就是有策略要求的,針對不同的風險偏好會有不同的投顧組合,且產品本身也有一個准入的要求,可能有些大V的組合策略選擇的某些產品因不能兼容等問題,根本無法進入公司對於某一策略的產品池。“並不是機構把大V收編後,就能全盤應用其原有的策略組合內容。”

但也有大V直言,在加入機構後,投研待遇也一般。在華林證券資管部落董事總經理賈志看來,大V入職機構後,享受的資源不會有“折扣”,不能適應的應該是合規要求,使他們感到受束縛和約束。

某市場人士坦言:“所謂的大V,到了公募、券商等機構環境裏,就是一名普通的從業人員。當到了一個體制環境裏,就需要讓自己去適應這個環境,每個崗位、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規則,不能在裏面橫衝直撞,如果適應不了那就走人。但所謂的限制其實也並非限制,而是合規要求。大家都想把業務做好,但行業有行業的規則,那就必須要遵守。”

“熱戀期”過後的冷思考

監管要求、機構限制,大V被動轉身的背後,是日益壯大的基金投顧隊伍和規模以及需要更加規範的行業現狀。

從2019年10月25日基金投顧試點伊始至今,共有60家機構獲得了基金投顧試點資格,包括25家基金及基金子公司、29家證券公司、3家第三方銷售機構以及3家商業銀行。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與螞蟻集團研究院在3月3日聯合發佈的《投顧業務的全球實踐與中國展望》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在60家基金投顧試點機構中,54家試點機構已經展業,涉及440萬個賬户,管理規模近1200億元。

回到最初的問題,機構和大V“分手”的局面是否早已註定?

有基金大V向北京商報記者直言,“懂投顧這個業務的人現在的一致共識是——基金公司幹不了這個。因為最大的問題就是利益衝突,這在於基金公司更多地在乎規模和收入,而做基金投顧應該在乎持有人利益,但兩者間經常發生利益衝突。”該大V認為,和公募合作做投顧是無法解決這一問題的,因為公募要靠首發“圈”規模,且公募領導考核就是規模排名,並沒有和客户利益掛鈎的KPI指標,所以但凡會發新基金的公募,就一定存在這一利益衝突。而這一難點在券商和第三方平台方面可能有得到解決的希望。

望京博格也在前述文章中提到,他始終認為基金投顧的Boss是組合的持有人,而不是所在的機構。“當然機構也會説持有人利益至上,但是並沒有從組織架構上確保這一原則。”

回望大V與機構還在“熱戀期”的彼時,也有大V曾公開表示,“首先不考慮跟公募投顧合作,它們投研能力確實強,此前FOF和基金投顧運作經驗也很豐富,但選基金還是會更偏向自己產品,很難做到絕對意義上的全市場選擇最優產品”。

某第三方平台的內部人士也直言道,“基金公司做投顧,侷限性還是存在的,比如產品可選擇的策略範圍等,但我們這塊是從來不推新基金的。可能投顧還是一個很長期的事情”。

賈志則提到,公募的基金投顧策略可能配置自家產品,但一般不會配置新發基金,即便是傾向配置自家產品,也終究要為策略的收益負責,一定會有中長期規劃。

當然,大V和機構之間存在的矛盾只是基金投顧漫漫長路中的一個卡點,如何找到其中的平衡,即如何兼顧“投”和“顧”,從而推動投顧行業的發展才是關鍵。

“目前的‘三分投七分顧’只是補過去短板,長期看,‘投’是核心競爭力。網絡大V藉助互聯網與投資人的互動交流,獲得了投資人的認可,很多是順人性的,而投資又是逆人性的,所以網絡大V的影響力也可以説是階段性的,受市場週期變化的影響。”賈志如是説道。

從現階段大V與不同類型機構的矛盾也可以看出,由於各類機構在投顧業務的發展差異,導致在前期摸索階段,不僅會碰撞出火花,也難免會產生摩擦,而如何發揮各類機構的優勢去推動買方投顧行業的發展才是重點。

前述報告也提到,不同機構各有其特有的資源稟賦和特色優勢,證券公司、商業銀行、基金公司、第三方銷售機構等各機構需要找準自身定位,匹配細分領域客户需求及其對應的商業模式,給予消費者接受投顧服務更多的選擇權,讓消費者能便捷地獲得優質基金投顧服務。

例如,證券公司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投資顧問隊伍,擁有一定的零售客户基礎且客户風險偏好相對較高,在產品創設和客户分層推薦方面具有較大空間。商業銀行擁有龐大的客户基礎,且客户覆蓋各個層級,在客户獲取上具有相對優勢,有望通過投顧人員專業性建設擴大自身優勢。基金公司擁有強大的投研能力,能夠為客户做出更優的投資組合配置策略,能夠繼續站在客户視角在投研能力上持續深耕。而第三方銷售機構連接客户的優勢明顯,或可基於數據和技術能力優勢,打造好貫穿“投前-投中-投後”全流程的投顧陪伴服務體系。

在長達25年的公募基金髮展路程中,僅3年有餘的基金投顧業務就如正在蹣跚學步的兒童,還需經歷從“買方”口號到“買方”意識的轉變,從期許萬億“蛋糕”到關注持有人每次投資體驗的沉澱。大V和機構之間的矛盾是卡點,但也可能成為拐點。

北京商報記者 李海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