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層受理企業首輪問詢都問了啥?](http://p1.nanmuxuan.com/images/96/75a6ccf5e64129d1.jpg)
自4月28日首批4家新三板公司申報精選層獲受理後,截至5月13日,已有24家新三板企業申報精選層獲得受理。
與此同時,截至13日,已有8家公司收到了全國股轉公司首輪問詢。每家公司被問詢的問題少則36條,多則50條,總數有333條之多。
有保薦人稱,精選層受理企業問詢函的細緻程度堪比IPO反饋。
主營業務是否符合產業導向
申報企業的主營業務是否符合產業導向是全國股轉公司關注重點。在問詢函中,球冠電纜被問及主營業務是否符合發改委最新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
而穎泰生物被問及環保的合規性。由於穎態生物屬於化學農藥製造業,生產過程涉及較多的化學危險品,需嚴格履行環保要求。股轉公司要求公司説明相關的環評手續和相關資質,以及是否有重大的違法行為。
觀典防務在申報稿中稱,公司是國內領先的無人機服務提供商,也是國內最早從事無人機禁毒產品研發與服務產業化的企業,在禁毒領域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問詢函要求公司充分説明上述“國內領先”“國內最早”“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等表述的依據。
是否存在利益輸送
申報精選層公司無論是上市公司子公司還是集團公司的子公司,是否具有直接面向市場獨立持續經營的能力,以及互相之間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是審查委員會關注的重點。
資料顯示,球冠電纜曾向關聯方球冠集團購買了房產及設備,且目前發行人與球冠集團董監高人員存在交叉任職情況。問詢函要求發行人説明與球冠集團是否存在資產混同、人員共用,採購、銷售渠道相同,商標、專利、技術等混用的情形;要求公司補充披露與球冠集團等關聯方的業務和資金往來情況,是否存在與發行人共同中標或為發行人承擔成本費用或其他利益輸送情形。
穎泰生物是上市公司華邦健康的子公司。問詢函要求公司説明公司收入、利潤等佔華邦健康合併報表的比重情況;公司與華邦健康在業務、資產、人員、財務、機構方面的分開情況;發行人高級管理人員、財務人員是否與華邦健康存在交叉任職的情形;公司與華邦健康是否存在供應商或客户重合的情形等。
艾融軟件也被問到類似問題。艾融軟件董監高人員中,張巖、王濤、胡超任職於關聯方錢鹹升,並在錢鹹升領取薪酬。問詢函要求説明,錢先生、錢鹹升與公司是否存在資金和業務往來;錢鹹升和錢先生是否從事金融或類金融業務的情形。
此外,全國股轉公司還特別關注影響公司穩定性的實際控制人的認定和實控人的股權質押問題。
比如,藍山科技實際控制人為Zhao Ruimei和譚澍母子,Zhao Ruimei 通過賽博香港及Robbyn Holding Limited 間接控制發行人69.20%股權。全國股轉公司問詢的是,發行人直接和間接股東是否存在委託持股、信託持股等情況,譚澍是否存在由他人代持股份的情況;Zhao Ruimei 通過受讓依據英屬維爾京羣島法律設立的有限公司股權間接持有發行人股權的原因,是否規避境內監管,是否影響發行人的控股權清晰。
實際控制人股權質押風險也被重點關注。截至報告期末,藍山科技控股股東賽博香港質押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59.1%。全國股轉公司要求藍山科技逐筆披露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融資的原因、基本情況、資金具體用途和質權實現條件。
IPO折戟問題是否解決
8家被問詢企業中,有3家企業曾申請IPO。其中,球冠電纜曾申請主板上市,2018年8月撤回申報材料。流金歲月於2017年6月申請中小板上市,2018年5月撤回申報材料;2019年5月申報創業板上市,2019年8月撤回。
全國股轉公司要求球冠電纜和流金歲月説明申請撤回上市申報材料的原因,涉及的主要問題及其規範、整改或解決情況;説明公開發行説明書及其備查文件與上市申報文件的信息披露內容是否存在矛盾。
艾融軟件申請IPO申報材料未獲發審委通過。全國股轉公司要求發行人説明發審委否決意見和關注問題的規範、整改或解決情況。
疫情對公司的影響會否持續
受理企業普遍被問到疫情對公司造成的影響,後續影響如何。
比如,國源科技2020年一季報顯示,營業收入同比下降40.48%,扣非後淨利潤同比下降111.74%。全國股轉公司要求公司結合上下游產業鏈及主要競爭對手停復工情況,從原材料或勞務採購、訂單獲取及客户穩定性等方面,詳細分析疫情對發行人報告期後生產經營的主要影響。
同時要求説明,如果疫情對發行人有較大影響,該影響是暫時性還是階段性的。此外,問詢函還要求申報企業,區分疫情影響因素和剔除疫情影響的其他業務發展因素,補充分析並披露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較去年同期下降的具體原因。
信息披露為何前後不一致
有些公司在公開發行説明書(申報稿)中的表述前後不一致,有的則是與公司過往發佈的公告或定期報告不一致,這些都難逃審查人員的“火眼金睛”。
全國股轉公司在問詢函中指出,藍山科技公開發行説明書申報稿信息披露前後存在不一致,且與定期報告披露數據存在差異。公司公開發行説明書“第八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中披露2019年度開發支出轉入當期損益的金額為1253.90萬元,與“第五節 業務與技術”中披露的2019 年度開發支出-費用化金額301.51 萬元不一致。發行人公開發行説明書披露2017 年的研發投入為7718.49萬元,而2017年年度報告披露的研發投入為7819.43 萬元;公開發行説明書披露的前五大客户、前五大供應商金額及佔比與定期報告披露的金額及佔比存在差異;在預付賬款分析部分,將水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列示為客户。
全國股轉公司給每家申報公司20個交易日回覆時間。接受記者採訪的新三板分析人士稱,333條問詢個個直擊要害。公司能否直面問詢如實回覆,是檢驗公司誠信和質量的試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