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提示:本週推出“投資常識”專題,七篇文章講解投資常識,歡迎持續關注。下週將推出“建材”專題,敬請期待。】
可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惑:A股有4000多家上市公司,光是看就看花眼了,有沒有什麼簡單粗暴的辦法,可以快速有效地鎖定牛股呢?
其實,類似的問題也曾有人向巴菲特請教過,“股神”的回答是:“如果非要我用一個指標來選股,我會選擇用ROE。”
這個讓巴菲特無比推崇的指標ROE,究竟是什麼來路?我們不妨來做個簡單討論。
眾所周知,買股票本質上就是買公司,想要獲得長期穩定的超額收益,前提是要選到優質的公司。判斷一家公司是否優質,最基本的標準便是擁有長期穩定的盈利能力——它既是經營者經營業績和管理效能的集中體現,又是投資者和債權人收取本息的資金來源,更是公司員工集體福利設施不斷完善的重要保障。
而衡量企業盈利能力如何,就要用到ROE指標了。
ROE(Return on Equity),即淨資產收益率,是公司淨利潤除以淨資產得到的百分比率,用以衡量公司運用自有資本的效率以及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一般來説,ROE數值越大,表明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
沿着數學計算公式,我們可以將ROE拆解成三個部分
公式當中,“淨利潤/銷售收入”為銷售淨利潤率,“銷售收入/總資產”為資產週轉率,“總資產/淨資產”則為權益乘數,那麼ROE計算公式還可以進一步改寫為:
這種拆解方法便是著名的杜邦分析法,它揭示了決定ROE數值大小的三個核心要素,具體而言:
(1)銷售淨利潤率
該項直接決定了一家公司的盈利水平,故而也是影響ROE成色高低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其中,銷售淨利潤率的高低又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毛利率,與公司成本結構、行業競爭程度以及品牌資源等有關;二是各項費用,包括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管理費用等,分貝涉及到公司銷售、財務狀況、運營管理等各個條線的成本和效率。一般來説,毛利率越高,費用越低,銷售淨利潤率數值越大。
例如茅台和五糧液,二者在財務層面最大的差異就體現在銷售淨利潤率上,五糧液的銷售淨利潤率常年保持在35%上下,而茅台則高於50%。
(2)資產週轉率
該項主要由存貨週轉率、應收賬款週轉率、固定資產週轉率等組成,反映的是公司的運營能力。資產週轉率指標的行業特徵較為明顯,一般來説,商業和快消行業的資產週轉率會更高,而像房地產行業的資產週轉率則較低。而在同一行業中,不同公司往往會因為產品特性以及銷售策略不同,使得資產週轉率表現不同。
(3)權益乘數
該項還可以表示為“權益乘數=1/(1-資產負債率)”,用以反映公司利用財務槓桿進行經營活動的程度,即資產負債情況。通常情況下,資產負債率越高,權益乘數越大,財務風險也就越高;反之,資產負債率低,權益乘數越小,所承擔的風險也就越小。從這個角度看,公司雖然可以通過舉債加槓桿來加速投資擴張,進而提高權益乘數和ROE,但同時也放大了經營風險,因此還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正因ROE全面涵蓋了公司的盈利能力、運營能力和財務槓桿,所以巴菲特才如此推崇這一指標。
可能有人會問了:既然ROE數值越大越好,究竟大到多少才能入得了巴菲特的眼呢?
答案是至少要20%——而且光一年達到這個數字還不行,必須得是連續10年以上。只有這樣,巴菲特才會認為這是一家能夠在漫長的時間長河裏經得起考驗、能夠持續穩定獲得超額收益的好公司。就像巴菲特投資的可口可樂,ROE連續很多年都保持在20%~30%的高水平,這也為巴菲特帶來了極為豐厚的投資回報。
回過頭來看我們的A股市場,在4000多家公司當中,ROE能夠連續10年達到20%以上的並不多見。經過梳理,我發現只有21家公司能夠滿足這一標準;換句話説,如果讓巴菲特來A股投資,那麼有機會被“股神”相中的公司也就21家。而實踐也一再證明,這些公司都是A股裏不折不扣的大白馬,給投資者都帶來了不錯的回報,具體名錄如下:
不難發現,這21家公司中絕大多數都屬於消費和醫藥板塊,能夠在長達10年的時間跨度裏始終保持高ROE水平,“穿越牛熊”的美譽着實實至名歸。當然,這裏只是客觀展示,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需要提醒的是,ROE雖然有助於幫助投資者分析公司基本面,但我們絕不能過度迷信這一指標,只因公司基本面並非左右股價的唯一要素。因為股價是公司基本面、市場情緒和資金共同作用的結果。
就像今年以來,市場熱度明顯集中在新能源、半導體、芯片等帶有科技屬性的板塊上,大量資金也隨着市場情緒紛紛湧入這些高成長賽道上來。相比之下,此前一直火熱的消費、醫藥板塊卻表現不佳,而上表中的一些公司ROE數值也都在今年跌破了20%。若是隻依靠ROE來選股,那麼結果恐怕很難令人滿意。
我們必須清楚的是,“投資是一生的修行”,每個投資者都需要經過不斷的學習、總結與實踐,才能慢慢構建出真正適合自己的選股原則,而不是盲目跟風,人云亦云。
就像巴菲特所言:
“要想在一生中獲得投資的成功,並不需要頂級的智商,超凡的商業頭腦,或內幕信息,而是需要一個穩妥的知識體系作為決策的基礎,並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使其不會對這種體系造成侵蝕。”
與君共勉。
【注: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訂閲號所載信息或所表述意見僅為觀點交流,並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本文由“蘇寧金融研究院”原創,作者為蘇寧金融研究院消費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付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