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手頭緊尋求貸款,但錢沒貸成,一註冊登錄、填寫個人資料和銀行卡號後,就被機構以個人信用報告費為由反被扣了款?
這背後少不了山寨徵信機構作祟。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市場仍有數家山寨徵信機構,違規提供個人信用報告,並以此謀取不法利益。不過可喜的是,隨着徵信監管的不斷強化,以及違規行為被持續曝光,2022年以來,陸續出現山寨徵信機構註銷退場,肅清“劣幣”箭在弦上……
開啓“清場”
繼2021年8月北京商報記者揭露“有不少消費者在尋求貸款時,被一家名為速查徵信山寨徵信公司‘下了套’,銀行卡被強制扣除了395元的個人報告產品費用”後,2月16日,有讀者向記者反映,被曝光後該山寨公司迅速變更名稱和經營業務,且在近日內已經申請註銷。
速查徵信全稱為速查徵信服務(海南)有限公司,在2021年8月被曝光後,該公司迅速將名稱變更為海南速查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速查查”),同時,工商信息中經營範圍也刪除了“企業及個人信用的徵集、評定、評估服務,企業及個人信用信息服務、企業及個人徵信業務、信用調查,採集、調查、保存、整理、提供企業及個人信用信息、信用信息登記,信用查詢,信用諮詢、信用信息記錄(報告)、發佈,信用評分、信用評估,信用評級,商業信用管理,代理信用修復業務”等措辭。
不過,變更信息並未改變註銷的結局。2月7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速查查簡易註銷獲得核准。目前,該公司已處於註銷狀態。
對此情況,北京商報記者嘗試聯繫速查查採訪,但撥打其公開披露的電話未有人接聽,且發送的郵件也未有回應。
與此同時,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除了速查查,還有多家山寨徵信機構也開啓“清場”模式。例如同樣註冊在海南的秒查徵信公司,因決議解散,擬向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機關申請註銷登記,目前正在進行債權人公告。此外,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還有一家名為查查徵信的公司,目前也已經處於註銷狀態。
多位消費者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此前曾有不少山寨徵信公司以網貸為由,查詢消費者信息並違規收取費用。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向北京商報記者説道,從機構 “更改名稱和經營業務”,以及通過簡易註銷等方式來看,可以看出市場正在進一步肅清,但這些也只是表面現象,後續仍需關注類似徵信公司實際的經營業務,更要防範機構通過註銷等方式變更“馬甲”,之後繼續危害徵信市場。
“山寨”橫行
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自身並未持有個人徵信牌照,但卻在工商信息中宣稱可提供個人徵信服務,甚至違規宣稱“代理信用修復”的類似山寨徵信公司,還有不少仍是存續狀態。從工商登記情況來看,這些公司均以徵信或信用為名,大多在海南註冊,註冊時間大多在2019年下半年。
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包括快查徵信、正樹信用、數查徵信等機構,目前仍宣稱可提供 “企業及個人信用的徵集、評定、評估服務,企業及個人徵信業務諮詢、企業及個人徵信業務、信用調查,採集、調查、保存、整理企業及個人信用信息、提供信用報告”服務。
近年來,監管多次強調,未經申請和審批通過的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個人徵信業務;此外,打着大數據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等旗號,未經批准擅自從事個人徵信業務的行為,均屬於違法行為。
另從個人徵信牌照獲取情況來看,目前,僅有百行徵信、樸道徵信兩家機構獲得個人徵信牌照。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金天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除了已獲牌機構,市場上其他公開宣稱可為個人用户提供信用評價等徵信相關服務的企業,均為山寨徵信機構,無法滿足合規要求。
蘇筱芮進一步稱,沒有牌照的山寨徵信機構,在信用信息的採集方式、整理保存加工方式、提供使用方法、信用信息安全等方面缺乏明確規範,既擾亂了徵信業的市場秩序,也給社會公眾帶來了徵信方面的安全隱患。
對於所涉業務,北京商報記者向多家山寨徵信機構採訪,但同樣未獲得回應。
認準官方
“個人徵信屬於央行監管的持牌業務。此前或由於部分地區工商註冊的寬鬆,部分非持牌企業經營範圍中包含了‘個人徵信、信用服務以及信用修復’等表述,但實際上並非具有徵信牌照。”2月16日, 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向北京商報記者談及了“山寨”徵信機構氾濫的原因。
值得警惕的是,北京商報記者在天眼查等渠道發現,因為一些名稱和工商信息的“誘導”,目前仍有不少消費者在類似山寨徵信公司後方詢問如何查詢個人徵信。
對此,於百程提到,現實中,確實有些個人不瞭解個人徵信的查詢方式,或者因為信用記錄不良,導致個人在申請貸款等服務時受限。但切記查徵信要認準官方,個人可以通過央行徵信中心網站等官方渠道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如果對於個人徵信記錄有異議,也可以通過央行分支機構或者相關金融機構提出異議進行修正。如果信用報告上的不良信息記錄是真實的,個人就要及時還款,改正不良信用行為,重建自己的信用。個人如果通過非正規機構去查詢申請,可能面臨個人隱私信息泄露甚至被貸款的風險,得不償失。
“除了提醒廣大社會公眾山寨徵信存在的風險,引導其認準官方徵信業務及查詢方式外,還要加強這類山寨徵信機構治理清退。”蘇筱芮則進一步提議,首先可從持牌金融機構與合作方的角度出發,督促持牌機構履行合作商資質審查,對於違規行為開出罰單;其次需要切斷山寨徵信的App、小程序、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多措並舉封堵山寨徵信公司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路徑;再者可以開展對山寨徵信相關的專項清理活動,未經金融部門批准擅自以“徵信”“信用”等名義從事個人徵信業務活動的採取關停其網站、註銷其企業主體等措施。
金天同樣説到,治理此類亂象的關鍵還在於壓縮其生存空間,即從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互聯網小貸公司端強化約束要求,引導持牌機構多與合規徵信機構合作、不與山寨徵信機構接觸,將優化客户准入的重點放在提升自身數字化風控能力、而非藉助不合規渠道獲取用户數據上。
北京商報記者 劉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