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定律決定你能不能成為富人的,往往是這件事,那就是……
決定你能不能成為富人的,往往是這件事,那就是……對待金錢的態度。對待金錢,正確的態度是,金錢是衡量財富的一個標準,但卻不是財富的全部,追求金錢無可非議,但過度沉迷於對金錢的追求往往會使人忽略掉了真正的財富,結果會適得其反。所以説,一個人,對待金錢的態度,決定着他能不能成為富人,這可以説是一條富人定律。
對待金錢過分看重,把金錢當作財富的唯一,往往容易使這些人迷失自己。因為愛錢而收受賄賂,因為愛錢而挪用公款,也因為崇尚金錢的能力而冒險行賄。這些人對財富的理解都發生了扭曲,一味向“錢”看,最終會走上不歸路,反而不會成為真正的富人。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養成了一切向“錢”看的習慣,而非一切向“前”看,他們過分計較物質利益,導致精神方面的匱乏,在人際關係上趨炎附勢,甚至在道德上出現偏差走上彎路,最終名利盡失。
在莎士比亞的經典喜劇《威尼斯商人》中,善良質樸的安東尼奧和貪婪兇狠的夏洛克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富翁形象。安東尼奧給窮人的借貸時限長,並且不收利息,因此被靠高利貸斂財的夏洛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恰巧有一次,有窮人來向安東尼奧借錢,但此時安東尼奧的船隊正出海做生意,手頭現金匱乏,無奈之下向夏洛克借錢,並承諾在船隊歸來後還錢,違約就在胸口割下一磅肉作為賠償。可惜天不遂人願,意外出現的風暴延遲了安東尼奧船隊的歸期,就在所有人都在為安東尼奧求情的時候,夏洛克並沒有放過這個殺掉“仇人”的機會,並放言,就是拿十倍的欠款來,也無法讓自己改變主意。最後的結果已經成為了傳世美談,割肉不流血的要求使得夏洛克不得不放棄原有的立場,最終失去了自己的財產。
作家筆下的吝嗇鬼們都有各自的特點,要麼兇狠,要麼瘋狂,要麼狡詐,為了賺錢不擇手段,為了守財甚至不顧社會道德,這些人只是暫時擁有金錢的富翁,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富人。
真正的富人,雖然經歷過最初積累資金的殘酷,但是為了獲得更多的財富,他們捨得金錢的投入,甚至是金錢的虧損。因為有些財富是沒法用錢買到的,而擁有這些財富,可能東山再起,掙回更多的金錢。
真正的富人,在以金錢為基礎獲得更多財富的時候,也會用心去完善自身的修養。他們會用財富回報社會,贏得社會地位的同時,極大地昇華了自我,這才是對待金錢的正確態度。
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是美國乃至全球歷史上最負盛名的富人,他曾連續13年蟬聯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不僅擁有富可敵國的巨大財富,還有另一個廣為人知的身份——慈善家。2000年,比爾·蓋茨和妻子梅琳達成立了“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贊助慈善事業。基金會的資金用於全球的健康事業,改善居民學習條件,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等。2008年6月27日退休後,比爾·蓋茨在遺囑中宣佈,將把自己遺產的98%捐給基金會,用於艾滋病和瘧疾的研究。另一位全球聞名的富翁“股神”巴菲特也立遺囑,在去世後把自己的財產全部捐給基金會,而巴菲特對“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的捐助也早已超過百億美元。
以上兩位超級富人在自己的領域都早已功成名就,比爾·蓋茨的創業經歷和巴菲特的投資眼光都是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兩人無論在金錢還是名望,抑或是個人修養方面都已經是名副其實的成功者、萬人敬仰的富人。對於社會的回報,對於窮人的幫助,對於慈善事業的投入,都使得他們儲備了更多的無形財富,成為富人的卓越典範。
總之,富人們的財富,不止在金錢,更在於個人的見識和修養。用充足的金錢條件,多遊歷可以增長見識,多讀書可以豐富知識,多鍛鍊可以保持健康,這也才是對待金錢的正確態度,而有了這個態度,也就不愁不能成為富人。(百家號獨家內容)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人生智慧全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