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成新增外賣騎手來自工人,年輕人都去送外賣了,我國製造業怎麼辦?

據央視財經報道,2019年,中國快遞業務從業人數已突破1000萬人,餐飲外賣員總數已突破700萬人。2020年的疫情更是加劇勞動力產業間的移動,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兩個月內新增騎手58萬人,其中40%來自制造業工人。

近4成新增外賣騎手來自工人,年輕人都去送外賣了,我國製造業怎麼辦?

圖文無關 資料圖,新華社供圖

勞動力產業間轉移的背後,是新生代農民工不同於父輩的職業路徑選擇。專家表示當前我國製造業的困境在於“技工荒”,因此這部分流出的勞動力並不會從根本上影響製造業的發展。

現狀:近四成新增外賣騎手來自工人

據國家郵政局官方最新數據,2020年1—10月,中國快遞業務總量累計達到643.8億件,業務收入達到6909.8億元。研究機構統計,根據相關數據,早在2019年,我國快遞業務從業人數已突破1000萬人,其中餐飲外賣員總數已突破700萬人。

2020年的疫情加劇了勞動力產業間的移動,某平台曾公佈數據:疫情期間兩個月內新增騎手58萬人,其中40%來自制造業工人。美團新增騎手33.6萬人,餓了麼新增騎手24.4萬人,這些新增騎手中製造業工人佔比為40%,成為新增騎手的主力軍,餐飲服務業緊隨其後。

早在二三十年前,“去沿海地區工廠打工”還是許多待業青年(尤其是農村地區)的第一選擇,如今,越來越多年輕人把到大城市送快遞、送外賣作為優先的職業選項。有外賣騎手錶示,“寧願外賣拿三四千元的工資,也不願意去廠裏拿五六千元的工資”。

從工廠流水線上的“打工仔”,再到奔馳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各路騎手,互聯網技術迭代下,外賣員已成為我國製造業工人轉行的主要選擇之一。我國急速壯大的互聯網服務行業,如同一塊迅速膨脹的海綿,正吸納着越來越多的青壯年勞動力。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製造業工人選擇送外賣?

從工廠工人到外賣騎手,勞動力產業間轉移的背後,既有工人們對提高經濟收入的渴望,也有新生代農民工與父輩截然不同的職業路徑選擇。

收入,是影響就業意願的最大因素。《2018年送餐員就業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外賣騎手平均月薪為7750元左右,在杭州等外賣需求大的城市,騎手平均薪資能達到9121元。

反觀傳統制造業則是另一番景象,在各大招聘網站上檢索,很少看到會有企業以七八千元的薪酬去招聘普通工人。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製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70494元,絕對薪資不及快遞外賣員羣體。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人口經濟研究室主任王智勇認為,去年有“近四成新增外賣騎手來自工人”是疫情期間出現的特殊情況。疫情中許多製造業工人處於停工狀態,而恰好疫情期間正是快遞、外賣行業大幅增長階段,人們需要通過網絡消費來滿足日常生活的需求。為了獲得經濟收入,大量製造業工人流向快遞外賣行業。

王智勇表示,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如今新生代的農民工,大多不再願意遵循父輩的工人職業路徑。國家統計局發佈的《農民工監測報告》顯示,2008年至2018年,從事製造業的農民工佔農民工總量的平均年增長率為-2.84%。雖然農民工的總量仍在逐年增長,但農民工佔整個製造業就業總人數的比例則呈現下降趨勢。

“新一代農民工大部分從小就隨父母生活在城市,相比起農村,他們更熟悉城市的生活。”王智勇説道。此外,由於從小就接觸網絡,他們的信息來源更加廣泛,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要遠遠強於父輩。

新生代農民工嚮往大城市和新興行業,但普遍的初高中文化水平使得他們無法走入互聯網行業的核心崗位,因而“互聯網+”新業態中大量新興的基礎性崗位,成了他們中多數人的職業選擇。

美團外賣和餓了麼2019年發佈的官方數據證實了這一點,在美團外賣的400萬名騎手中,20-40歲的騎手佔比高達83.7%;在餓了麼的300萬名騎手中,平均年齡31歲,“90後”佔比約為47%。

此外,與工廠裏定薪不定時、流水線上無自主性的“螺絲釘”工作相比,外賣騎手工作時間自由、多勞多得等優點,獲得了更多新生代農民工的青睞。

專家:這部分流出勞動力不會從根本上影響製造業的發展

王智勇表示,年輕一代不再願意進工廠,除了收入、個人意願等方面的影響,也和我國製造業自身的升級換代息息相關。

從2008年開始,我國製造業開啓智能化轉型,自動化生產流水線成為大多數加工工廠的標配,大大削減了工廠對普通勞動力的用工需求。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的一份調研報告中提到,根據課題組對國內2000家企業的調研,新技術應用帶來的製造業普通勞動力崗位的替代率為19.6%。

“製造業的確存在‘用工荒’,但是對普通工人的需求沒有那麼明顯,而是對技工的需求非常急迫,有些工廠甚至開出月薪一萬五依然招不到技工”,王智勇表示,儘管目前有一部分勞動力從製造業流出進入服務業,但這“不會從根本上影響製造業的發展,因為製造業本身也在不斷提高對勞動力需求的門檻”,未來知識型、技能型的勞動力將成為主流。換言之,當前我國製造業發展的困境在於“技工荒”,即高質量技能人才的匱乏。

全國政協委員、中石化茂名分公司首席技師張恆珍,此前也曾向央視網記者表達過同樣的擔憂。作為製造業大國,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佔就業人口總量的比重僅為26%,高技能人才佔技能人才總量的比重為28%,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儘管當前企業為技工提供了相對較高的薪資水平,但大部分年輕人依然不會將其作為優先職業選項。張恆珍表示這其中有多重因素的影響,譬如與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相比,技能人才認同感、獲得感不強;重學歷、輕技能的社會觀念尚未根本改變,進門就見“天花板”的未來,讓很多年輕技工望而卻步等等。

張恆珍認為隨着產業轉型升級,自動化、信息化技術應用於生產日益成熟,對技能工人提出更高要求,當前我國培養高質量技能人才任務依然十分艱鉅,“當務之急就是要完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建設,做好職業技術教育,供給高質量人才”。

(原標題:年輕人都去送外賣了,我國製造業怎麼辦?)

來源:央視網新聞

流程編輯:TF006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18 字。

轉載請註明: 近4成新增外賣騎手來自工人,年輕人都去送外賣了,我國製造業怎麼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