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某刊官方賬號發佈的一篇關於上市公司大亞聖象的文章,越看越覺得有什麼問題,終於忍不住,還是以我自己的角度來解讀一下這家公司。由於本人的財務背景,所以文章和他們的着重點不一樣,但是結論也不一樣,那是因為,他們的有些數據分析和得出的結論確實是存在嚴重問題的。
還是直接上圖吧:
這是大亞聖象公司從2009至2020年12年的年報數據彙總,其中圓的大小代表營收規模、左右位置代表淨利潤大小,高低位置代表營收增長率。
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圓的大小差不多,這就是説這12年大亞聖象公司的營收幾乎沒有怎麼增長,平均年增長率只有1.1%。這從上下位置代表的增長率看得更清楚,增長或者下滑都在15%以內。
左右位置代表的淨利潤還有點特色,前6年集中在一起,在1-2億元的水平;2015、2016兩年是營收出現大幅下滑的兩年,反而淨利潤開始大幅增長,直到最近4年淨利潤集中在5-7億的水平。確實是相當厲害的,因為一般公司都是靠營收增長而淨利潤創新高,靠反向操作增長淨利潤是不太符合邏輯的,除非一種情況,營銷模式調整,營銷費用大幅減少。我們先把這種猜測放一下,後面再來分析是不是這樣情況。
我們再來看其傳統圖表的情況:
營收走了兩條拋物線,最低為2009年的64.3億元,最高為2014年的84.4億元。在2014年增長到最高點後,連續兩年營收下降10%左右,而淨利卻反向增長了94%和70%,導致平行的兩條增長線在此出現大幅反向波動,俗話是“鼓了一個大包”。直到2017年重新恢復同向變化,這時淨利潤增長爬到了營收增長的上方,應該是經營全面優化,盈利能力明顯增強的信號。但好景不長,2019年兩條增長線第二次交叉,2020年淨利潤增長率再次落後於營收增長率。
我用一句形象的話來比喻大亞聖象這12年營收和淨利的變化情況,那就是“辛辛苦苦十二年,最終回到增長前”。但也並非與12年前完全一致,其淨利潤已經是12年前的3倍,如果能維持這一模式,説明大亞聖象這12年的努力還是值得的。
但是,其2021年1季度的季報也公佈了,共實現了6842萬的淨利潤,也就是説,大亞聖象全年要實現2020年6.3億元的淨利潤也是壓力山大的。
接着我們就要糾正某媒體所説的毛利率下降問題,以下是大亞聖象公司近12年的營收和毛利率變化情況:
從上圖來看,營收和毛利率走了一個“雙螺旋”圖形,那就是營收增長的時候毛利率下降,營收下降的時候毛利率上升,但總體卻是上升的,差不多前7年時間就增長了10個百分點。而2020年的毛利率卻在營收與2018、2019年基本相當的情況下,下降了7%左右。
那是不是行業或公司的市場情況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呢?其實並不全是,大亞聖象公司在其年報中已經清楚地説明了:“根據新收入準則 2020年公司將銷售運費2.5億元,銷售安裝費2.48億元重分類至營業成本,公司因此毛利率下降 6.9%。扣除上述調整公司毛利率與2019年基本持平。”
我們將此還原後,圖形是這樣的:
是的,2020年大亞聖象與2018和2019年除淨利略有下降以外,各項表現基本是差不多的,甚至2017年就表現出這種狀態。
我們不能説大亞聖象就發展得很好,因為一家公司如果增長率低於國家GDP的增長率,那麼實際上就是在退步。長達12年,只有1%左右的平均增長率,對大亞聖象來説是不正常的。幾年幾乎相同的業績,也顯得公司沒有活力。
那麼我們先前所説的,其2015和2016年營收下降反而淨利潤上升,是不是改變營銷模式導致收入下降,但營銷投入更大量而減少導致的呢?我們看下圖就明白了:
答案非常明確:不是,其營收下降應該是市場,特別是與其密切相關的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相關,我們查詢了其他與其類似的上市公司,這些公司也存在類似的問題,2015年普遍營收下滑或者持平的情況。
那麼,其利潤上升的原因是什麼呢?其實就兩個,其中之一是毛利率上升,導致利潤空間增加,但其營業費用和管理費用佔營收的比重也是增加的,差不多合計增長了5個百分點,也就是抵銷掉了一半左右毛利率增長帶來的利潤。
另一個原因是財務費用下降,財務費用在2011年佔營收比達到4.4%,2018年只有0.1%,就算2020年有所增長,也還只有0.9%。查看其歷年年報後得知,其貸款下降了近七成是財務費用下降的重要原因。
大亞聖象在營收增長乏力的情況下,保守經營,降低財務槓桿率,其實是非常正確的選擇,開源不容易,節流總可以吧,先穩住基本盤,後續看清楚後再來謀發展。
最後還是老規矩,要看看大亞聖象的研發費用情況、分產品營收和國際化情況,先看其研發情況吧:
應該説,大亞聖象公司還是比較注重研發的,雖然其研發支出不能跟高科技公司相比,但研發費用也是逐年走高的,只是2020年受疫情的影響投入有所減少。
分產品營收構成情況:
其七成以上的營收還是木地板,另有兩成是中高密度板,其他新產品的營收比都比較小,2020年木地板營收佔比還增加了3個百分點,但中高度密度板降低了5個百分點。這應該和對其板材需求的傢俱等行業前期開工率不高有關,具體情況可能還要2021年再觀察。
從其分產品的毛利率來看,其優勢產品還是木地板,其他產品除了佔比不高以外,毛利率也偏低,特別是第二大產品“中高密度板”16%不到的毛利率,確實有點低了,扣除期間成本後,很有可能是虧損的。
那麼國際化情況呢?
別以為大亞聖象公司僅僅只有國內市場,其實也在向國際化方向發展,2019年有12%的營收來自國外,2020年微降至11%。
大亞聖象的情況應該是這樣的,主力產品木地板,是其強勢產品,但增長乏力。而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應該和近兩年房地產市場有關,高房價、低成交率,導致實際需要裝修的房源增長並不明顯。當然也和裝修市場的連鎖化、互聯網化有關,大客户的議價能力還是要強於零散客户的,但這一影響應該還不大,還要過一兩年,看普及的情況才能下結論。
第二大產品“中高密度板”,主要是行業客户,也就是傢俱廠之類的客户,由於也受新房交付和裝修的影響,增長乏力且產品提價困難,反向壓縮供應商(大亞聖象公司)的價格,這些客户的議價能力相對還是較強的。由於其毛利率受運輸費的影響無法分產品還原,我也無法得出其各大產品的毛利率變化情況,但這是製造業現在普遍存在的情況,相信他們多少也存在。
大亞聖象公司應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自身和國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了,擴展新產品是一個思路,現在看效果不太好;那麼擴展到新市場,把國外市場做大是不是也可以考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