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資本市場最熱的重磅話題,當屬全球PC巨頭聯想集團(00992)即將回歸A股。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1月12日,聯想集團發佈公告宣佈,董事會已批准可能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並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申請CDR上市及買賣的初步建議。公司擬發行新普通股, 佔公司經擴大後的已發行普通股股份總數不多於10%,而所募得資金將用於技術、產品及解決方案的研發,相關產業戰略投資,及補充公司營運資金。
聯想集團表示,回A股上市計劃將有助於增強公司戰略與國內蓬勃發展的資本市場的緊密連接,提升內地投資人投資聯想的便利性,從而進一步釋放聯想的價值。
12日晚間,這一重磅消息一經披露,立即“熱炸了”,13日港股開市後,市場對此正面反應熱烈,聯想集團股價大幅高開,盤中漲幅一度高達17%,截至收盤漲幅為9.7%,收報8.83港元,成交額大幅放大至17.96億港元。投資者踴躍進場搶籌,可見市場相當看好聯想集團迴歸A股價值的提升。
實際上,聯想此次回A,單純從財務角度看,將融得更多的發展資金,積累更多發展的彈藥。同時,從戰略層面看,包括估值、品牌、經營以及投資者認知等各個維度,回A都將為公司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
截至2020年9月,該公司賬上現金37億美元,而低有息負債率使其每年的融資成本穩健可控。從這個意義上講,聯想回A,更多的是戰略上的重大意義,遠非單純財務上的意義。
聯想為何要回科創板?
聯想回歸A股,為何要選擇回科創板呢?
從歷史上看,A股已經運行了30多年,市場不斷糾錯,期間產生新的市場機制,包括中小板、創業板以及科創板,投資者也逐漸理性化和去散户化。科創板的推出其實是政策輔助市場去散户化,由於該市場投資門檻較高,一般的散户只能通過基金間接投資,從而達到去散户化的效果。
科創板主要參與者為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因而受到企業的青睞。根據普華永道發佈的2020年IPO市場數據,2020年A股共有395只新股上市,融資總額為 4719億元,創下自2011年以來IPO融資額的新高,而科創板IPO數量145宗,遠超過主板和創業板,成為企業最主要的融資戰略要地。
自2019年7月科創板首批公司上市以來,科創板指數處於趨勢上漲的態勢,其價值發現功能吸引眾多海外上市的行業龍頭回歸,如晶圓製造龍頭中芯國際(00981)於2020年7月登陸科創板,生物疫苗龍頭康希諾生物-B(06185)也於同年8月登陸科創板。
由於投資者構成的差異,以及市場資金增量的差異,A股的估值要比港股高得多,科創板的主力資金以機構投資者為主,估值較為理性。即便是在科創板,估值水平也比港股高出50%以上,比如中芯國際,目前其A股估值是港股的1.4倍。
在港股市場,聯想集團市值這幾年處於穩健上漲趨勢,2018年以來漲幅超過1倍。即便如此,估值仍相對很低,此次回A股,有望於公司修正其估值到合理水平。
估值是投資者給公司價值定價的天平秤,只要公司基本面優秀,有成長及盈利空間,就會得到投資者的青睞,特別是在理性的市場,價值發現功能可以很好地體現。對於聯想集團而言,迴歸科創板融資,除了提高估值水平,還豐富了機構投資者的構成,讓內地投資者得以充分分享公司的發展成果。
實際上,作為全球化的科技龍頭,聯想集團目前只在港股上市,並不利於其全球品牌價值的釋放。該公司財務戰略未來或更傾向於全球化,回A或許只是開始,未來登陸美股以及其他海外資本市場,打造真正意義上的資本全球化,也未可知。而資本全球化,則將大大增加其品牌在全球市場的滲透率,從而極大提升經營業績和效率。
在積極迴歸科創板的同時,聯想集團公告顯示,公司董事會還批准了可能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的計劃。如果成功,聯想將成為在上海發行CDR的最大一家中國企業。2020年10月,九號公司首開國內成功發行CDR先河,其CDR自上市以來,目前漲幅已達350%左右。
對於聯想集團CDR的可能表現,市場當然可拭目以待。
公司基本面強勁,行業龍頭地位穩固
“打鐵還需自身硬”,聯想集團資本全球化策略得到市場投資者的積極認可。那麼,這家傳統的PC行業巨頭,到底有怎樣的籌碼和底氣,這些年的轉型發展積累了哪些優勢,能讓市場投資者如此熱捧並積極搶籌支持呢?
聯想集團是全球領先的智能設備產品及服務提供商,主業在PC端,在PC行業市場龍頭穩固。2021年1月11日,IDC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 全球個人電腦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13.1%,其中第四季度更同比暴漲26.1%,達到9160萬台,而前三大廠商中,聯想集團出貨量同比增速高達29%,排名保持全球第一,第四季度全球市場份額上升至25.2%,穩居行業榜首。
同時,根據Gartner公佈的預估數據,2020年第四季度全球電腦出貨量達到7939.2萬台,相比2019年四季度增長了10.7%,其中聯想出貨量2149.1萬台,同比增長21.3%,遠高於行業水平,全球市場份額達27.1%,同比提升5.8個百分點。
IDC以及Gartner的數據均表明,聯想在全球PC行業龍頭地位不可動搖。
IDC發佈的市場分析預測指出,PC作為一個相對比較成熟的市場,最近幾年正在面臨一系列新的顛覆。比如,最近幾年電商正成為最大的渠道通路,未來這個成熟的市場將面臨更多的顛覆——產品形態、客户羣,甚至在架構上都有可能出現新的變化。在廠商方面,傳統的全球性PC廠商依然有很強的研發、產品和規模優勢。
展望未來的PC市場, IDC全球移動設備追蹤項目副總裁Ryan Reith表示, PC市場如飛奔的列車不斷向前發展,所有跡象都表明,這種良好趨勢的跑道最少在短期甚至中期,都將有一定的成長空間。
從時間軸看,2018年全球市場PC出貨量開始恢復增長,而聯想就前瞻性地將業務向智能化轉型,並積極拓展新業務。在智能化路線下,主業PC端穩健、持續增長,新業務(數據業務)高速增長,共同驅動公司最近幾年的穩健成長。2021財年Q1及Q2,在行業普遍受到疫情影響的請款下,聯想集團業績收入仍實現穩健增長,且利潤水平顯著提升。
細心的投資者會發現,聯想集團PCSD業務堪稱“現金牛”業務,依靠PC行業龍頭地位以及優質的產品輸出,獲得了更大的市場份額,並通過合理控制費用,利潤率不斷走高,成為支撐公司各項業務的“現金奶牛”。而數據中心業務則為“成長牛”,目前處於虧損狀態,但有逐年縮窄的趨勢,移動業務持續聚焦市場,逐步實現正向利潤貢獻。
聯想致力成為智能轉型的引領者和賦能者,自2018年發力轉型以來,在3S戰略引導下的智能化轉型取得了階段性成功,3S相關領域業務迅猛增長。公司基於“端-邊-雲-網-智”的技術架構,為各行各業的客户打造產品和端到端的行業智能解決方案,為客户實現轉型升級提供賦能。
值得注意的是,傳統企業向智能製造轉型是行業趨勢,也是政策趨勢。國家2025戰略已經明確轉型升級和兩化融合的時間表,未來5年80%的企業將向智能製造轉型。對於聯想來説,這一市場空間巨大,目前行業尚處於起步階段,隨着滲透率的提升,有望帶動其軟硬件的強勁增長。
聯想財務穩健,負債率遠低於同行水平,且有息負債率僅為13.8%,而手頭現金超過200億元人民幣。近期,包括穆迪、標準普爾和惠譽在內的國際信用評級機構均對聯想集團授予投資級評級。此外,全球票據的成功發行、成為新的恆生科技指數初始成員等一系列利好,亦一再印證聯想集團穩健的財務基礎,以及可持續增長的前景。
各大券商也十分看好聯想集團的發展前景,如1月13日,交銀國際發佈研報稱,聯想2021財年第四季個人電腦出貨量將維持強勁,預計出貨量同比增50%,將目標價調高至9.2港元;麥格理髮布研報稱,聯想2020年Q4個人電腦出貨量同比升29%,增速高於行業增長26.1%,也高於該行原預期20%,預計今年上半年出貨走勢持續強勁;光大證券發佈研報稱,聯想遠程辦公、教學常態化背景下消費PC需求旺盛驅動PC業務超預期表現,同時IDC業務補齊短板、優化產品組合驅動未來盈利能力提升,上調目標價至12港元。
綜上看來,聯想此次迴歸A股,有望帶動其估值提升至合理水平,同時也豐富其投資者構成,加速齊“資本全球化戰略”。公司基本面強勁,PC行業龍頭穩固,數據業務高增長,在PCSD的現金牛下,有望帶動各項業務穩健成長,其穩健的財務得到全球評級機構認可,優秀業績獲得各大券商的投資評級。
聯想登陸科創板只是時間問題,其擁有良好的基本面以及發展前景,相信投資者已經準備好“子彈”,迎接行業巨頭的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