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基金三季報陸續披露,大家開始盤點近年來哪些基金經理為基民賺的多。結果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主動權益基金中,截至2021年9月30日,年初以來收益最高的超過了90%,17只基金收益超過70%。
問題是,出現一個意料之外的結果。爭奪前三季收益TOP20時,新生代明顯領先老司機。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收益TOP20,新生代基金經理(基金經理年限小於3年)管理着14只,佔比7成;而老一代基金經理(基金經理年限在7年以上),最好的業績排在第29名。
我們平時常説的是選基金經理最好選經驗豐富的,因為有長期業績參考可靠性更高,但面對“新鋭”的完美收益率曲線,很難不動搖,那我們今天就好好分析下,“新鋭”和“老司機”到底該怎麼選。
先來看看今年業績還不錯的“新鋭”和“老司機”各有什麼特點。
新鋭:偏愛彈性大的票
如果要進行風險測評,新生代基金經理普遍是“風險偏好比較高”的一羣人,為了取得好業績,他們願意承擔更多的風險。
在投資新能源上,崔宸龍和施成在“新生代”中很有代表性。
今年他們共同點是投資了新能源中彈性較大的個股,因而在新能源大漲時獲得了好成績。但兩人的投資風格迥異,一個喜歡投中游二線小票,一個喜歡投上游資源股。
新生代基金經理投資新能源,一般新生代基金經理都拿出一些倉位來做一下有彈性的個股,比如説7月份參與一波鋰資源的投資,以爭取更好的收益,而不會像規模巨大、有業績包袱的中生代和老一代的明星基金經理的操作那麼保守,所以在新能源順風順水。新能源行情在上升通道時,很適合買這些有衝勁的“新生代”管理的基金,它們適合拿來做波段。
老司機:偏好龍頭
老一代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大多是全市場基金。
他們喜歡去做行業間的比較,基於一個選美的思路去考慮明年景氣的方向在哪裏,他們可能今年重配這個行業,明年又換另外一個行業重配。就應了那句“兵無定勢,水無常形”。
今年有不少明星基金經理在三季報中表示看好新能源。但選股上會更偏好龍頭。
比如,劉格菘的廣發雙擎升級基金三季末十大重倉股包括光伏上游龍頭股隆基股份、光伏下游龍頭股陽光電源、新能源車上游資源龍頭股億緯鋰能,都是新能源細分行業裏的一線龍頭。
前海開源基金的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解釋過新能源為什麼配龍頭股,“新能源行業現在處於野蠻擴張的新興階段,還沒有進入到白熱化的競爭階段,一旦未來到了產能過剩的時候,一定是優勝劣汰,很多企業會死掉,但是龍頭不一樣,它們有實力,生存的概率大很多。所以從安全性的角度來看,投龍頭股踩雷的可能性小。”
華爾街有句名言:“有老的基金經理,有激進的基金經理,但是沒有又老又激進的基金經理。”事實確實如此。年輕基金經理有代表的座右銘是:“進攻是最好的防守。”而老將常掛在嘴邊的卻是:“防守是最好的進攻。”
我們在買基金的時候最重要的是瞭解自己所買的產品,瞭解基金經理的風格,以及他持倉的收益率來源。如果風險偏好較高,在行情在上升通道時,很適合買有衝勁的“新生代”管理的基金,拿來做波段。如果是風險厭惡者,寧願收益低些,也不願冒險,最好還是選擇老司機。
另外,今年新鋭選手能跑贏老司機,也得益於基金規模較小,船小好掉頭,可以更靈活應對市場變動。
而基金投資中個不可能三角現象,即高收益、高穩定性、大規模。換句話説,一個高收益、高穩定的基金,只要規模上去了,要麼就失去高收益、要麼就失去高穩定性。
因為規模的增加可能導致基金經理原有的策略失效,比如有的基金經理盈利模式便是以挖掘黑馬股為主,這類基金往往會買較多市值較小的股票,而市值小的股票買不了太多,規模如果變大,可能這些黑馬股就不夠買了。
另外也會影響交易的靈活性,比如很多基金經理會在管理組合的過程中,進行一些波段操作,例如下跌時加倉,上漲再賣出等。交易能力也是基金經理盈利來源之一。而規模過大也會影響切換調倉,同時降低了組合的收益率、提高了組合的波動率。
所以在配置新鋭基金經理的同時,更要關注基金規模的變化,以及基金經理是否具有管理好更大規模基金的能力。
其實在新鋭與老司機之間,我們也不是一定要做二選一的選擇,畢竟均衡配置才是我們普通投資者能應對板塊輪動的市場最好的辦法。
我們可以採取核心基金+衞星基金的方式來構建我們的基金組合。比如選擇業績穩健、均衡配置的老將來做核心基金,選擇進攻性較強的新生代作為衞星基金增厚收益率。而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來決定核心與衞星的配置比例,比如進取型投資者,可以衞星部分多配置,40%—50%,而趨向保守的投資者,衞星部分可以減配,20%—30%即可。
(文章整合自21世紀經濟報道、中歐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