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華化學轉戰創業板IPO過會:兩份募投清單迥異 產能競賽告一段落?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韓一  北京報道  “募投項目中不佈局產能項目在A股市場中並不多見。”面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採訪,來自大型券商的分析人士提出不解之問。9月27日,接受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委審議並順利過會的長華化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華化學)的上市募投項目表現的與眾不同。

據公司上會稿顯示,此次創業板申報,長華化學擬公開發行不超過3505萬股普通股,計劃募集資金3.01億元,其中2000萬元用於信息系統建設,4325萬元用於研發中心,4634.5萬元用於營銷網絡建設,7100萬元補充流動資金,1.2億元償還銀行貸款。

這也意味着長華化學此次上市超過60%的擬募投資金將用於緩解公司的資金流動性,而公司的產能並沒有任何佈局,投資者難免疑問為何公司會做出如此與眾不同的上市佈局?

產能募投缺失之謎

招股材料顯示,長華化學成立於2010年,是國內專業的聚醚系列產品規模化生產企業,公司主營聚醚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目前公司產品涵蓋軟泡用聚醚、CASE用聚醚及特種聚醚,其中軟泡用聚醚為2019年至2021年報告期公司主要產品,具體可細分為POP和軟泡用PPG兩大類。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此次創業板上市並非長華化學第一次IPO申請,早在2017年12月,長華化學着手準備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但因為經營業績等問題,最終在2018年9月主動終止了上市進程。

前次上交所IPO申報中,長華化學擬募集資金2.31億元用於擴建10萬噸/年多元醇項目,募資1億元用於償還銀行貸款。而此次創業板上市募投項目中,公司的募投項目再無產能擴張項目身影,此次募投公司將佈局研發實力提升和營銷網絡建設。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閲其招股書發現,長華化學並非沒有產能擴張計劃, 截至新的招股書籤署日,公司就佈局了重大資本性支出計劃。2022年5 月,長華化學董事會審議通過擴建18萬噸/年聚合物多元醇項目的議案,計劃在2022 年至2023年週期內建設新的 POP生產線,預計單線產能18萬噸/年。

而在報告期,長華化學主要資本性支出大部分用於擴產計劃。

2018年6月公司“6.5 萬噸聚醚生產線”投產,其中包括4萬噸POP產能、2.5萬噸軟泡用PPG、CASE用聚醚及特種聚醚產能,2021年11 月公司 “3.5萬噸聚醚生產線”項目建成投產。

產能快速擴張下,長華化學除POP產品外,公司軟泡用PPG、CASE用聚醚及特種聚醚現有產能出現明顯閒置,報告期各期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54%、61.39%和84.08%。截至2021年公司的聚醚產品產能已達到22萬噸/年,同期的產銷規模為20萬噸左右。

產能情況分析

“長華化學募投項目不佈局產能計劃或許是處於行業整體產能過剩的考慮。”上述券商分析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從長華化學所處的聚醚行業現狀來看,行業市場已出現較大產能閒置,並且目前行業多家頭部公司仍在持續推出擴產計劃,行業競爭將更為激烈。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2021年,長華化學主要競爭對手中,航錦科技(000818.SH)聚醚產品年產能為17萬噸,產銷量僅在10萬噸以內;瀋陽化工(000698.SH)子公司藍星東大聚醚產品產能達到30萬噸/年,產銷規模僅為20萬噸左右;POP產品銷售規模位居國內第一梯隊的隆華新材(301149.sz)聚醚產品產能達36萬噸/年,產銷規模僅在 29萬噸左右。

同行業大部分公司的現有產能處於飽和狀態。

另一方面,化工龍頭股萬華化學 (600309.SH)已現佈局有聚醚設計年產能50萬噸,正計劃擴增產能85萬噸;佳化化學現有設計年產能也已達45萬噸,正計劃再擴產18萬噸;隆華新材現有設計產能已達72萬噸,計劃再擴增8萬噸產能。

綜合來看,隨着行業新產能的投產,聚醚行業競爭者眾多,競爭將更為激烈。

“我國聚醚行業集中度低,大部分企業的產品附加值較低,產品競爭仍以價格競爭為主,導致國內聚醚行業中低端市場競爭較為激烈。”長華化學提示稱,如果公司在產品技術升級、銷售網絡構造、銷售策略選擇等方面不能及時適應市場競爭的變化,隨着行業內部分競爭對手的不斷擴張,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仍可能對公司的經營構成不利影響。

事實上,財務數據顯示,報告期各期長華化學的綜合毛利率(剔除新收入準則影響後)分別為 9.08%、10.05%和7.62%,而行業可比公司的各期毛利的平均值水平也僅分別為6.50%、11.47%和15.13%。日趨激烈的競爭格局下,行業整體盈利能力堪憂,而長華化學盈利能力又處於平均水平之下,公司急於擺脱產能束縛,拓展市場空間。

募投項目計劃中,長華化學明確表示,公司計劃募資投入的營銷網絡建設就是為促進擴建的3.5 萬噸/年聚醚產品產能消化,只是行業競爭大勢面前,公司靠營銷手段能否贏得市場還是未知。

研發依然需補短板

“若未來國內行業需求增長未達預期,或擴產聚醚廠商國外市場開發受阻,存在部分擴產廠商為消化產能而通過價格競爭等方式加劇國內聚醚市場競爭的可能。”招股書中,長華化學明確提示稱,如果行業再度陷入價格競爭,將可能導致公司部分價格敏感性程度較高客户流失,從而對公司的經營構成不利影響。

事實上,從2022年上半年的經營數據來看,行業加劇內卷的趨勢已再度上演,今年上半年長華化學同行業競爭對手公司淨利潤多數已出現大幅下滑。

今年上半年,隆華新材歸屬淨利潤較上年同期減少4055萬元,降幅達34.83%,航錦科技歸母淨利潤同比減少2.36億元,降幅57.91%,瀋陽化工歸母淨利潤較上年同期減少5.44億元,降幅高達144.63%,萬華化學上半年歸母公司淨利潤同比減少31.47億元降幅23.26%。行業公司淨利潤普遍出現大幅下滑,聚醚行業的市場競爭或將再度白熱化。

2019年至2021年報告期,長華化學實現營收分別為15.13億元、18.75億元和30.10億元,各期淨利潤分別為4493.44萬元、7321.71萬元和8774.23萬元,公司營收規模和淨利潤均呈現大幅增長,而在行業更為激烈的競爭下,深交所直接發出問詢,要求公司説明銷量增長是否具有持續性,是否存在因市場競爭導致流失客户的風險。

招股書中,長華化學則認為,國內規模型聚醚廠商擴能動作頻繁,正努力向中高端聚醚市場的細分領域邁進,我國聚醚行業亦呈現出集中度加強的趨勢。行業的適當集中將有利於改變過去盲目無序的競爭狀態,促使整個行業迴歸理性競爭,有利於從長遠上促進聚醚行業的發展。聚醚行業雖然競爭者眾多、競爭較為激烈,但具有技術實力、規模實力、品牌實力及管理實力的競爭者可以脱穎而出。

公司招股書數據顯示,目前技術實力的投入正是長華化學急需補齊的發展短板。2019年至2021年,長華化學的研發費用投入分別僅為416.49 萬元、491.74萬元和661.23,三年累計為1569.46萬元。

長華化學在報告期各期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0.27%、0.26%、0.22%,而同行業上市企業最近三年研發費用投入佔營收的比率分別為1.80%、2.20%和2.31%,長華化學的研發投入大幅低於行業平均值及中位值,甚至已不及同行業研發費用率的零頭。

截至2021年,長華化學僅擁有研發及技術人員 18 人,佔公司員工的5.92%,同期萬華化學、一諾威、航錦科技及瀋陽化工的研發人員數量分別為3126人、143 人、754 人及 290人。長華化學相對行業公司的研發劣勢一眼可辨。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最新研發數字還是長華化學改善研發投入之後的情況,回溯公司前次上市財務數據,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長華化學的研發費用投入僅分別為163.46 萬元、143.43 萬元 253.29 萬元和 107.72 萬元。

此次的募投項目中,長華化學擬借研發中心建設提升研發技術實力,計劃總投資 5125萬元,其中使用募集資金4325萬元佈局研發中心建設。

從投入規模上看,長華化學募投研發資金已幾乎相當於公司成立十餘年的研發投入,研發中心項目計劃在三年內新增25 名研發人員,對應新增研發人員薪酬1500萬元,研發募投項目能給公司帶來多大技術實力提升還有待確認。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22 字。

轉載請註明: 長華化學轉戰創業板IPO過會:兩份募投清單迥異 產能競賽告一段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