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上市公司數量突破千家 註冊制服務實體經濟顯成效

  創業板上市公司數量突破千家——

  註冊制服務實體經濟顯成效

  本報記者 彭 江

創業板上市公司數量突破千家 註冊制服務實體經濟顯成效

  8月4日,隨着倍杰特和深水規院兩家公司登陸創業板,從2009年10月開板以來的創業板上市公司數量首次達到1000家。2020年4月27日,中央深改委第十三次會議通過《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2020年8月24日,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順利落地。在註冊制改革的賦能之下,創業板發展進入了新階段。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以來,有效發揮直接融資功能,為推動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做出積極貢獻。

  註冊制改革助力企業成長

  “創業板上市公司數量突破千家,這既是創業板長期發展的積澱,更是註冊制改革帶來的動能和活力。”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説。

  自創業板開板以來,創業板公司累計IPO融資5626.19億元,再融資4377.44億元,股權融資金額合計10003.63億元,資金直接投向創新創業領域,進一步推動新經濟發展。據統計,創業板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IPO募資合計3143.05億元,佔板塊總體的55.86%,再融資募資合計3252.8億元,佔板塊總體的74.31%。

  當前,創業板從制度設計上,多角度體現註冊制改革意圖。“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建立了更多元化的上市條件,綜合考慮預計市值、收入、淨利潤等指標,設置了多元化更豐富的上市條件。”深交所總經理沙雁表示,我們允許未彌補虧損的企業上市,同時為未盈利企業留出政策空間。

  在發行條件上,創業板貫徹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註冊審核理念,基於板塊定位和創新企業特點,大幅精簡發行條件,設置多元豐富的上市條件,適應不同成長階段和不同類型的創新創業企業需求,大幅提高板塊包容性。

  在融資渠道上,創業板積極服務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有序放寬再融資條件,服務上市公司開展直接融資。在併購重組方面,鼓勵同行業產業整合升級、提高上市公司市場佔有率、提升產業鏈地位、增強核心競爭能力。

  通過註冊制改革,創業板湧現出一批具有原始創新能力的產業、企業。“創業板為國內雙創企業提供了直接融資的平台,直接為雙創企業進行資本賦能。同時,創業板強調信息披露的質量和公司治理的水平,這也提供了治理賦能,推動了國內雙創企業的規範發展。創業板還湧現了邁瑞醫療、寧德時代、匯川技術等領軍企業,上市公司質量不斷提高。”田利輝説。

  目前,創業板已有18家公司市值超過千億元,67家公司市值超過300億元,在創新驅動引領下湧現了寧德時代、邁瑞醫療、智飛生物、東方財富、匯川技術等一批影響力大、創新力強的龍頭企業。

  寧德時代作為新經濟代表企業,2021年首次躋身A股市值前五。寧德時代相關負責人介紹稱,作為全球鋰電池行業領軍企業,公司動力電池使用量連續四年排名全球第一,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503億元,同比增長9.9%。2020年研發費用35.7億元,研發人員共有5592名。“創業板企業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有生力量,能夠有力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田利輝説。

  市場平穩回報良好

  創業板公司數量佔A股公司總數的22.55%,總市值13.55萬億元,佔A股總市值的15.86%。

  2020年以來,創業板指累計漲幅超90%,漲幅居於全球主要指數前列。雪球副總裁劉江濤介紹説:“2021年上半年創業板指上漲17%,總市值逼近14萬億元,整體規模迅速壯大。由於創業板ETF緊跟創業板指數,成為投資者參與創業板投資的重要途徑”。劉江濤介紹説,創業板是機構較為看好板塊之一。截至目前,有超過20只ETF跟蹤創業板或相關標的,合計規模超過400億元。

  從現金分紅及回購方面看,創業板也表現出良好的投資回報。深交所數據顯示,1000家創業板公司累計分紅2374.68億元。在2020年,創業板進行現金分紅的公司為582家,佔板塊公司總數的61.46%;截至目前,創業板公司累計實施股份回購190.64億元。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説:“截至7月31日,創業板中922家公司復權後股價高於發行價,其中628家公司復權後股價較發行價漲幅超100%,創業板投資回報良好。”

  機構投資者佔比不斷上升,投資者結構持續優化。深交所數據顯示,創業板投資者近九成賬户交易經驗滿兩年,投資者適當性制度有效實施,為市場平穩運行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完善治理建立良好生態

  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首批企業上市儀式上説:“當前,我國資本市場正處於難得的發展機遇期。我們將深入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在國務院金融委的統一指揮協調下,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方向不動搖,認真落實‘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的要求,紮實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穩定工作。”

  記者瞭解到,在完善資本市場制度建設體系方面,創業板進行了一系列貼近創新型、成長型企業發展特徵的制度嘗試和創新,例如首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小額快速”定向增發機制、行業信息披露指引,進行退市制度改革等。

  在壓實中介機構責任方面,深交所表示積極督促其歸位盡責,建立良好的市場生態,創業板規則明確保薦機構的核查義務,充分發揮“看門人”作用。

  在“零容忍”上,深交所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保持從嚴監管態度。自注冊制實施以來,深交所共處分創業板上市公司36家次,相關責任人員227人次,處分數量、力度較以前年度進一步提升,維護市場公平公正秩序。

  深交所表示,將持續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以推行註冊制與健全退市機制為抓手,加強基礎制度建設,持續優化再融資、併購重組、股權激勵等安排,把好市場入口關和出口關,凝聚合力,構建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促進形成高質量發展的上市公司羣體。

  田利輝認為,創業板強調信息披露的質量和公司治理的水平,推動了國內雙創企業的規範發展。隨着規範透明的創業板市場的建立,資本市場將更為有力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本報記者 彭 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24 字。

轉載請註明: 創業板上市公司數量突破千家 註冊制服務實體經濟顯成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