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民生銀行加速出清不良淨利21年首降 小微招牌失色轉戰對公業務前路待考

由 濮陽南煙 發佈於 財經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沈右榮

  頻領鉅額罰單、業績大幅下滑行業墊底,民生銀行(600016.SH,01988.HK)不禁讓人哀“民生”之多艱。

  作為首家由民營資本發起設立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民生銀行的資產規模、營業收入、利潤曾經與招商銀行比肩,“小微金融”一度是其閃閃發亮的金字招牌。然而,如今的民生銀行,多個指標已淪落至行業墊底位置。

  年報顯示,2020年,民生銀行實現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簡稱淨利潤)為343.09億元,比2012年還低,同比歷史性地下降36.25%。這一同比變動幅度,在A股38家銀行中,也處於墊底位置。

  今年一季度,其淨利潤同比再度下降,為A股唯一淨利潤下降的上市銀行。

  民生銀行淨利潤大幅下降與其加速出清不良資產有關。2020年,公司信用減值損失高達929.88億元,同比增加301.81億元,創歷史新高。期末,公司不良率達1.82%,同比激增0.26個百分點,在A股銀行中倒數第二。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作為民生銀行的金字招牌“小微金融”已經黯淡失色,社區銀行多已關停。在年報中,對公業務取代小微業務成為民生銀行的重頭戲。近五年,公司對公存、貸款客户數量均已翻倍。

  對公業務競爭日趨激烈,接替洪崎上任民生銀行董事長的高迎欣能迎來欣欣向榮景象嗎?

  淨利開倒車回到9年前

  在同行一路高歌猛進之際,民生銀行開了歷史性倒車。

  2020年,民生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849.51億元,同比增長2.50%,淨利潤343.09億元,同比減少195.10億元,減少幅度高達36.2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簡稱扣非淨利潤)為344.55億元,同比減少192.65億元,減少幅度為35.86%。

  2020年,疫情影響下,金融企業讓利實體經濟,業績增速放緩原本在意料之中,但民生銀行的淨利潤下降幅度如此之大仍然大感意外。

  在A股38家銀行中,2020年,有6家銀行淨利潤同比負增長,同為股份制銀行的浦發銀行、華夏銀行、浙商銀行同比下降幅度均未超過5%,大西南的農商行渝農商行降幅達13.92%。民生銀行以超過30%的降幅遙遙領先。

  大幅下滑的勢頭在今年一季度仍未遏制住。一季度,民生銀行實現營業收入430.72億元,同比下降12.69%,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分別為147.47億元、147.57億元,同比下降11.43%、11.69%。

  這一下降趨勢始於去年四季度,當季,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6.30億元,同比下降12.01%,是去年四個季度中唯一一個營業收入同比下降的季度。淨利潤、扣非淨利潤方面,受資產減值等因素影響,單季出現超30億元的虧損。

  民生銀行於2000年12月上市,至今已有21年。上市以來,公司實現的淨利潤一度實現了不間斷增長。2020年的淨利潤下降,是21年來的首次。從單季淨利潤來看,去年四季度虧損超30億元,是其上市以來第二次單季度虧損,上次2008年四季度,主要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但去年四季度的虧損金額遠遠超過2008年四季度的7.52億元。

  一個年度淨利潤大幅下降,讓民生銀行的淨利潤倒退了近10年。

  2012年,民生銀行實現的營業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大關,達到1031.11億元,同比增長25.18%。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分別為375.63億元、377.78億元,同比增長34.54%、34.63%,均表現為高速增長。

  2020年,雖然營業收入比2012年高出818.40億元,但淨利潤卻少32.54億元。

  淨利潤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民生銀行加快不良資產處置。年報顯示,去年,公司信用減值損失929.88億元,同比增長48.05%。其中,計提貸款減值準備769.90億元,同比增加26.52%,核銷及轉出貸款減值準備671.10億元,同比增加31.77%。

  對此,民生銀行解釋稱,2019年,公司基本實現逾期90天以上貸款降級至不良貸款,2020年,進一步對逾期60天以上但不足90天貸款原則上降級為不良貸款,對部分暫未到期或逾期天數不足60天因受疫情影響暴露一定風險特徵的貸款,也降級為不良貸款。

  分析人士稱,民生銀行加速出清不良資產,一方面源於監管趨嚴,另一方面, 也與人事變動有一定關係。去年7月,原董事長洪崎到齡退休,高迎欣接任董事長。

  頻領大罰單不良率連升

  吞噬淨利潤的不良資產大幅增長,與民生銀行自身經營質量也有關係,也與內控及合規經營有關。

  近年來,民生銀行的不良率變動較大。2014年,該行不良率為1.17%,處於相對低位。2015年猛增至1.60%,2016年至2018年,不良率分別為1.68%、1.71%、1.76%,雖然逐年上升,但上升速度較慢。

  出人意料的是,2019年,公司不良率猛降至1.56%,同比下降0.20個百分點。2020年,不良率升至1.82%,同比上升0.26個百分點。

  近年來,民生銀行經營方面頻頻違規被罰。

  今年2月20日,民生銀行大連分行一天內接兩張罰單,合計被罰百萬元。原因是,因內控管理不到位致發生貸款違規行為,個人經營性貸款貸後管理不到位,部分貸款資金流入客户經理他行賬户等。

  2020年,民生銀行領受了史上最大單筆罰單。

  去年9月,銀保監會官網披露,當年7月14日,銀保監會向民生銀行開具罰單(銀保監罰決字〔2020〕43號),沒收違法所得296.47萬元,罰款10486.47萬元,罰沒合計10782.94萬元。處罰原因均為違規,涉及多個方面,合計多達30項較為突出的違規問題。經營方面,該行違反宏觀調控政策違規為房地產企業繳納土地出讓金提供融資、貸款資金被挪用、虛增存款貸款、向關係人發放信用貸款、違規開展票據轉貼現交易、違規向非高淨值客户銷售投向股權類資產的理財產品、向不符合條件的借款人辦理收益權轉讓再融資業務。

  在會計處理、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理財產品風險信息披露不合規、年報信息披露不真實、少計風險加權資產、個別理財產品管理費長期未入賬、代理福費廷業務違規承擔風險會計處理不規範等。

  該行還存在遲報瞞報多起案件(風險)信息、股東持股份額髮生重大變化未向監管部門報告、多名擬任高管人員及董事未經核准即履職等問題。

  股東層面,多名股東在已派出董事的情況下,以推薦代替提名方式推舉獨立董事及監事,多名股東在股權質押超比例的情況下違規在股東大會上行使表決權,派出董事在董事會上的表決權也未受限。

  這些違規行為説明,民生銀行的內控存在明顯缺陷。

  2019年,民生銀行也被“重罰”。僅在當年上半年,該行就收到了32張罰單,被罰金額為2222.6萬元。不完全統計,當年全年,該行合計被罰4408.71萬元。

  而在2018年,民生銀行因為廈門新興支付清算中心違規被罰款1.63億元。

  綜上,2018年至2020年三年,民生銀行因為經營違規合計被罰超3億元。

  二級市場上,民生銀行表現也不佳。今年5月14日,受金融板塊大漲影響,民生銀行收漲1.08%,股價為4.68元/股。2015年底,其股價接近10元/股,5年多過去了,股價已經腰斬。

  對公客户數翻倍風險依存

  在金融不斷尋求轉型之際,民生銀行也在積極動作,但風險不小。

  出身於民營資本,民生銀行曾以服務於民營經濟、小微企業為主,“小微金融”曾是該行的金字招牌,市場曾贊稱其“小微之王”。

  民生銀行是國內銀行業最先推動小微業務的銀行,為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户等提供包括快速融資在內的一攬子金融服務。該行的小微業務一度高速增長,2010年至2013年,其小微貸款餘額先後突破1000億、2000億、3000億、4000億元大關。

  小微業務也推動了民生銀行經營業績快速增長。2011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823. 68億元,同比增加276. 00億元,增幅為50. 39%,淨利潤279.20億元,同比增加103. 39億元,增幅達58.81%。

  當年,該行不良率為0.63%,撥備覆蓋率357. 29%,均較理想。

  當時,民生銀行與招商銀行、興業銀行的經營業績、市值比肩,甚至隱隱約約還有一定優勢。

  小微業務是民生銀行時任董事長董文彪力推的業務。隨着2014年8月董文彪離職,小微業務的光環漸失。民生銀行的經營業績也露出疲態。

  2016年至2018年,民生銀行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0.51%、-7.01%、8.66%,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3.76%、4.12%、1.03%,增幅明顯放緩。

  洪崎接任董事長後積極推進改改,實施鳳凰計劃,提出小微、零售、公司業務各佔三分之一的目標。

  在零售業務的框架下,民生銀行一度力推社區銀行,社區銀行門店多鋪設在居民小區門口,解決金融“最後一公里”。但社區銀行未見起色,如今,不少社區銀行門店已關閉。

  與此同時,小微業務地位明顯下降。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在年報中,2014年、2015年,民生銀行頻頻提及小微業務,而對公業務似乎不是年報披露的重點。而在2020年度報告中,小微業務已不再是信息披露的重點,取而代之的是對公業務。

  數據顯示,2015年,民生銀行投放小微貸款4930.62億元,2020年發放普惠型小微貸款5538.99億元。與之對應的對公貸款,2015年,對公貸款餘額為1.32萬億元,2020年為2.24萬億元。

  在對公客户數量方面,2015年,存貸款客户數分別為69.20萬户、3977户,2020年,分別增長至138.81萬户、9706户(對公貸款客户均為一般貸款客户),均翻了一倍多。

  顯然,對公貸款業務也存在風險。2020年,受疫情影響,該行公不良貸款增長增幅較大,主要集中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採礦業三個行業,不良貸款額分別為44.11億元、60.36億元、86.92億元,合計為191.39億元,同比合計增加106.06億元,佔全部對公不良貸款增量的103%。三行業對應的不良率分別為4.11%、3.54%、8.33%。

  眾所周知,對公業務是各家銀行包括地方城商行等發力的重點,競爭較為激烈。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之下,民生銀行重點發力對公業務,能夠重新崛起嗎?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