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時評:輸入性通脹影響可控,但企業要積極應對】財聯社3月8日電,近日,受地緣政治和供給不暢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突破每桶110美元關口,煤炭、天然氣、鐵礦石價格居高不下,全球性通脹格局仍有繼續深入發展的勢頭。3月7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出席國新辦發佈會時表示,中國經濟已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石油、天然氣、鐵礦石等商品外採比例較高,國際價格上漲,客觀上加大了輸入性通脹壓力。從微觀層面來看,這意味着部分企業和個體不可避免會受到此次全球性通脹的波及而遭受損失。參照去年的經驗,筆者認為對大宗商品價格敏感的市場主體,要儘快做好相關的對沖預案,甚至要有長期打算。不過從宏觀層面來看,這一波通脹對國內CPI和PPI的壓力卻比去年更小,胡祖才也明確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3%左右的CPI年度預期目標是可以實現的。(財聯社記者 梁柯志)
【財聯社時評:輸入性通脹影響可控,但企業要積極應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7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