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基Z世代,Z哥最實在。
今天市場一大焦點,無疑是“牙茅”通策醫療的突然跌停,這可是醫藥女神葛蘭的重倉股。而今天晚上,通策醫療將會發布三季報,不知道是不是業績有問題,但今晚肯定很忐忑。
不僅僅是通策醫療跌停,葛蘭的最愛是“眼茅”愛爾眼科,今天也放量大跌8.52%。此外,第二大重倉股藥明康德跌了3.44%,凱萊英、康龍化成、泰格醫藥、長春高新等醫藥白馬大面積下跌。
上面説的這些股票,都是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的重倉股。行情軟件給出的淨值估算,今天中歐醫療健康淨值下跌3.4%。另外,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創新股票A,淨值實時估算下跌2.96%。有一種感覺,上個月(9月份)好不容易要翻身的葛蘭,是不是又要翻車了?
通策醫療三季報業績披露的前夕,股價被砸跌停,具體原因,很可能是業績不如預期,然後得到消息的資金提前跑路。儘管Z哥沒有證據證明這一點,但是不得不讓人有這樣的猜想。
當然,歸根結底一點,還是牙茅、眼茅的估值太高了。通策醫療跌停後還有120+PE,愛爾眼科大跌之後,還有110+PE。要是這些醫藥股拿不出超預期的業績,確實就不好維持現狀的股價了。
下午5點過,通策醫療公佈了三季報,第三季度淨利潤2.69億元,同比增長5.88%;前三季度淨利潤6.2億元,同比增長55.09%。這個業績,確實無法讓機構們滿意。
今天,Z哥就想多聊幾句葛蘭這位被成為“醫藥女神”的頂流基金經理。
前期,Z哥做“面壁思過”模擬組合的時候,將中歐醫療健康納入其中,就是想看看這隻前兩年非常不錯的基金,在今年淨值明顯回撤之後,能否扭轉乾坤。
結果,九月份,中歐醫療健康表現非常不錯,淨值反彈了近15%。結果“帥不過三秒”,進入10月之後,又翻車了。醫藥股到底還行不行,醫藥主題基金到底還行不行,醫藥女神葛蘭到底還行不行,這確實是需要“面壁思過”,好好反思的。
反思什麼?
首先,基金規模大了,管理的產品多了,葛蘭到底還有沒有這個管理能力?
葛蘭現在管理中歐醫療健康、中歐明睿新起點、中歐醫療創新、中歐阿爾法、中歐研究精選5只基金,總規模高達848億元,這在所有基金經理中,都是排名很靠前的。如此龐大的規模,實際上是從2020年開始才迅速增長起來的。
以中歐醫療健康為例,2019年末只有20億,到去年底增加到了102億,到今年中期迅速增長到262.6億元。她管理的其他幾隻基金,規模變化的情況也大體如此。
隨着葛蘭的名氣越來越大,追捧她的投資者也越來越多。去年葛蘭發行的中歐阿爾法,募集規模就高達60億,到今年中期,不到一年時間增長到108億元。
但是,在管理規模迅速擴張的同時,葛蘭的業績排名,卻出現明顯的滑坡。
還有一點值得反思的是,基金經理的能力範圍。正所謂術業有專攻,如果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那麼就可能出問題。
葛蘭是美國西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博士,很明顯,醫藥是她的專長。所以,在醫藥領域的投資,葛蘭可以説在A股市場算得上是權威。
但是今年,葛蘭的投資範圍擴散到了很多其他領域。比如中歐阿爾法,除了重倉醫藥股,她第一大重倉股是寧德時代,還有光伏龍頭隆基股份,此外還有億緯鋰能、五糧液、韋爾股份、石頭科技等。醫藥、白酒、光伏、鋰電、芯片、機器人等,什麼熱門題材都有。但是效果呢,中歐阿爾法今年以來,基本沒賺錢。
最後Z哥想説,上面總結的葛蘭面臨的問題,其實也並不只是她一個人的問題,很多基金經理都是如此。比如今年業績領先的很多新生代基金經理,現在管理規模不大,但依靠在新能源等熱門賽道上取得的優異成績,很可能馬上就會名氣大增,接下來就是規模不斷擴大,然後發新產品。等到明年,當規模上去之後,能否繼續維持不錯的業績,可能才是真正考驗這些新生代基金經理的時候。
(風險提示:權益基金屬於高風險品種,投資需謹慎。本資料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資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税務的最終操作建議, 本人不就資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人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定投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並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投資者在投資基金之前,請仔細閲讀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説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認識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和產品特性,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瞭解產品或者服務情況、聽取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市場,根據自身的投資目標、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謹慎做出投資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市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者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後,基金運營狀況、基金份額上市交易價格波動與基金淨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負責。)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