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聯儲的芝加哥聯儲主席埃文斯指出,加息暗示可抗通脹。他跟隨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卡什卡利的腳步,認為若通脹惡化,勢必將採取更多的行動。彭博社專欄作家提出,為何打破量化寬鬆如此困難,很可能是因為各國央行很難停止提及“非常規”政策,而債券購買將繼續存在。
埃文斯表示,儘管上週的消費者價格報告差於預期,但他希望美聯儲9月制定的利率路徑仍足以降低通脹。“不幸的是,目前通脹太高了,所以我們需要繼續沿着我們一直在指明的道路上前進,至少是這樣,我希望這已經足夠了,”埃文斯週三在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的一次活動上對記者説。
(來源:雅虎新聞)
美聯儲今年已積極將基準利率從接近零提高到略高於3%,以遏制40年來的最高通脹。官員們在9月份的最後一次政策會議後表示,他們預計將在2023年將利率提高到略高於4.5%。
(來源:彭博社)
埃文斯警告説,避免經濟衰退比平時“更接近”,並補充説,如果央行不得不收緊政策制定者在9月會議後發佈的經濟預測摘要中的預期,這可能會使經濟陷入衰退。
根據市場價格,投資者目前預計在11月1日至2日的下次會議上將連續第四次加息75%,是通常規模的3倍,並在明年初達到4.9%的峯值。
這些預期得到美國勞工部10月13日報告的支持,該報告顯示,在截至9月的12個月中,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美國消費者價格上漲6.6%。在經過幾個月的緩和之後,這標誌着廣泛追蹤的措施第二個月加速。
“按照我們9月份的SEP繼續提高基金利率,可能會導致經濟前景低於趨勢增長,我們將在這方面面臨挑戰,將看到失業率上升,但我認為它不會起飛,”埃文斯説。
他繼續補充:“不過,我認為,如果我們不得不進一步提高基金利率的路徑,它確實開始給經濟帶來壓力,我擔心這是一種非線性的事件。”
為何打破量化寬鬆成癮如此艱難?
彭博社專欄作家丹尼爾·莫斯(Daniel Moss)提到,在英國可能很少有人願意聽到它,但震撼該國的金融危機為世界其他地區帶來一線希望。英格蘭銀行的戲劇性干預提醒市場,量化寬鬆,即通常與低通脹而不是今天的價格飆升相關的大規模債券購買,實際上並沒有消失。
看起來像一次性的練習植根於2008年的創傷、幾年後的歐洲債務危機以及後泡沫時代的日本不斷推出。英國不太可能是它最後一次復活。美國國債交易出現崩潰的可能性令高級官員感到不安。
上週,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在擔心流動性充足時公開表達了她的擔憂 . 美聯儲努力拋售其在新冠刺激 期間獲得的部分債券,這無助於數十年來最嚴重的市場暴跌。
丹尼爾提到:“看着英國央行介入並讓市場平靜下來,我想起一年前印度儲備銀行前行長拉古拉姆·拉詹在一次會議上發表的強有力的信息。通貨膨脹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加劇,各國央行正在考慮如何開始非常温和地釋放在大流行期間注入金融系統的鉅額資金。量化寬鬆是否計劃迴歸檔案?拉詹對此表示懷疑,並告訴專家組,資產購買就像一個漩渦,很容易掉入其中,但要逃脱卻要困難得多。”
宣佈短暫退休似乎是一個奇怪的時間,美聯儲開始發出縮減債券購買的信號,隨後將比預期更快地加息。澳大利亞儲備銀行正準備放棄抑制債券收益率的努力,韓國銀行和新西蘭聯儲已經在加息,而英國央行也準備這樣做。為了防止公共衞生危機演變為經濟災難,所謂的非常規政策被指責為加劇通脹上升,量化寬鬆看起來像昨天的英雄也是惡棍。
拉詹堅持他對2021年10月的警告,他説理論上,這個過程很簡單:在量化寬鬆期間,央行購買債券並擴大資產負債表。當經濟復甦並且是時候放鬆刺激措施時,只需做相反的事情並將債券釋放到市場上。量化寬鬆變成量化緊縮,或QT。
芝加哥大學教授拉詹最近告訴丹尼爾:“這就是説進去很容易,出去也很容易,問題是事情會在此過程中發生。在困難時期提供流動性非常有意義,但私營部門已經習慣了,你不得不重新加入。這是一種毒品,會上癮,而私營部門無法擺脱這種癮。”
在 2007-2009 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美聯儲曾推出量化寬鬆政策,一度被認為是日本的異國情調。英國央行也使用了它,在隨後的歐洲債務危機期間,歐洲中央銀行也使用了它。量化寬鬆已成為一種始終存在的合法工具,無論在當前經濟週期中多少可能將其歸咎於導致更高水平的通脹,任何中央銀行都不會放棄其未來的使用。它太有用了。
就像戰場武器一樣,這並不能使 它們的實際部署沒有危險。見證英國央行 近幾周入市 掃蕩債券 在魯莽且沒有資金的政府財政計劃刺激英鎊擠兑和對英國債務的需求暴跌之後。雖然被標榜為恢復金融穩定的舉措,但此次購買令英國央行處於危險境地。該銀行致力於提高其基準利率以平息通脹,並可能在其貨幣政策委員會的下一次會議上大幅提高。另一方面,通過參與量化寬鬆,儘管是緊急和短暫的品種,它奉行與通貨緊縮風險相關的政策。而一旦介入,誰能懷疑官員會回來?
量化寬鬆的決定性特徵之一不僅僅是購買債券本身,這是關於信號,一種表示利率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在低位的方式。當與儘可能多地、儘可能長時間地實施寬鬆政策的前瞻性指導相結合時,衝擊力會更加強大。在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倒閉之後以及在大流行的大部分時間裏就是這種情況。僅僅因為該原則現在不適用,通脹率遠遠超過美聯儲2%的目標,並不意味着這一課失去了意義。
由於擔心“逐漸減少的發脾氣”,例如2013年發生的那次,官員們等太久才從新冠量化寬鬆中解脱出來。由此產生的數十年來最快的快速緊縮正在全球經濟中造成巨大壓力。經濟學家表示,經濟混亂將迫使許多銀行在2023年降息。
但隨着通脹現在是幾十年來的最高水平,官員們爭先恐後地表現出他們的鷹派資格,量化寬鬆的門檻肯定會提高很多嗎?不必要。澳洲聯儲上個月公佈了其量化寬鬆計劃的報告,儘管在大規模寬鬆政策中發現了一些好處,但該銀行得出的結論是,“僅在極端情況下”部署非常規政策才是最好的。然而,它採取量化寬鬆的情況,新冠大流行的到來是極端的。結論可能類似於“對不起”,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在同樣的情況下,澳洲聯儲主席洛威(Philip Lowe )或他的繼任者可能會再次這樣做。#美聯儲加息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