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綱:金融科技不斷髮展給監管帶來新挑戰

易綱:金融科技不斷髮展給監管帶來新挑戰

央行網站10月9日消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日前在國際清算銀行(BIS)監管大型科技公司國際會議上表示,金融科技的不斷髮展也給中國監管當局帶來了新挑戰。

一是無牌或超範圍從事金融業務。中國頭部平台公司在開展電商、支付、搜索等各類服務時,獲得用户的身份、賬户、交易、消費、社交等海量信息,繼而識別判斷個人信用狀況,以“助貸”名義與金融機構開展信貸業務合作,相當於未經許可開展個人徵信業務。頭部平台公司在同一個平台下提供理財、信貸、保險等金融服務,放大了金融風險的跨產品、跨市場傳染的可能性。

二是支付業務存在違規行為。過去,中國平台公司下設的支付機構可分別與上百家商業銀行連接並開立賬户,帶來結算最終性問題,甚至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部分平台公司違規將客户沉澱的備付金投資於多類金融資產。平台公司還在支付鏈路中嵌套“花唄”“借唄”等信貸業務,誤導消費者。

三是通過壟斷地位開展不正當競爭。平台公司天然具備“贏者通吃”屬性,可能引發市場壟斷,降低創新效率。國內部分平台公司通過交叉補貼等方式搶佔市場,獲得市場支配地位後實行排他性政策,如排斥競爭對手進入平台、提供服務,二維碼支付業務僅支持科技集團內部相關APP掃碼支付等。

四是威脅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為了獲得平台公司的金融服務,中國的消費者往往需要向其提供個人信息。大型平台公司存在過度收集、甚至濫用消費者信息的情況,不利於消費者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

五是挑戰傳統銀行業的經營模式和競爭力。一方面,中國商業銀行在服務場景和渠道、客户信息以及資金等方面曾享受顯著的傳統競爭優勢,近年來各類互聯網金融創新產品的快速發展對此造成挑戰,加速了銀行存款的分流,但並未納入相應的監管。另一方面,中國有約4000家中小銀行,自身資源有限,只能依賴大型科技公司提供的技術和平台進行客户維護、信用分析和風險控制,可能削弱獲客能力和產品競爭力。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86 字。

轉載請註明: 易綱:金融科技不斷髮展給監管帶來新挑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