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支持中小銀行專項債漸次落地
本文轉自【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呂 東
自去年7月份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用於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的政策推出後,不到一年時間各省份已紛紛發行相關債券,而這也成為中小銀行進行資本補充的又一渠道。
日前,四川省即將發行面值總額為114億元的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券,募集資金將專項用於補充四川省內21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其中包括11家中小銀行以及10家農村信用合作聯社。
去年12月份首個用於支持中小銀行的地方專項債落地後,目前已有6個省份發行此類專項債以支持當地中小銀行進行資本補充。
國海證券首席宏觀債券分析師靳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國內經濟在恢復過程中,一些中小企業仍面臨一定經營壓力,這些企業正是遍佈全國各地中小銀行們的客户羣體,因此,針對這些地方性銀行通過專項債補充資本金的方式,也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精準滴灌”的作用。
據瞭解,此次四川發行的支持中小銀行專項債券共1期,品種為記賬式固定利率附息債,為新增債券,期限為10年,共涉及包括長城華西銀行等4家城商行、瀘州農商行等7家農商銀以及10家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上述21家銀行(含農信聯社)的募集資金均以轉股協議存款方式支付,由四川省綿陽市、德陽市、瀘州市等市和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政府專項用於補充各地銀行資本金,在滿足條件後進行轉股,專項債券對應的股份在存續期5年後(或條款約定的其他時間)可通過市場化方式逐步退出。在正常情況下,本期債券存續期內可償債資金合計約為274.59億元,可以覆蓋債券本息。債券募集資金和償債資金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四川省各地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可對本期債券本息的償付提供有效的支撐。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賀炎林教授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已有逾4000家的中小銀行,在對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地方政府專項債用於補充中小銀行資本,有效地擴大了此類銀行補充資本的途徑,中小銀行將更容易“補血”,從而得以進一步提高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能力。
去年以來,為了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在加大信貸投放的背景下,中小銀行面臨着愈來愈大的資本金壓力。銀保監會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我國城商行和農商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99%和12.37%,在持續推動中小銀行資本補充的大背景下,雖然上述兩類銀行資本充足率均較去年三季度末有所提升,但仍低於同期商業銀行14.7%的平均水平,中小銀行補充資本的需求依舊強烈。
記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廣東、山西、浙江、廣西、內蒙古和四川等6個省份發行中小銀行專項債,上述省份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專項債發行規模合計達620億元。
而據較早前披露信息顯示,截至2020年11月末,用於支持化解地方中小銀行風險的新增專項債券額度2000億元,分地區額度已全部下達,共計惠及18個省份。
賀炎林表示,我國中小銀行數量多且分佈在全國各地,因此各省情況也不一樣,在實踐過程中補充機制選擇方案時,不同省份的銀行也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具體方案。針對各個省份紛紛發行支持中小銀行專項債,賀炎林認為,隨着專項債使用範圍的擴大,後續需要對專項債投向等進行相應調整。而對可能存在專項債與可轉債的期限不匹配問題,在退出機制上也應妥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