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天眼APP訊 : 6月8日,央行會同銀保監會、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八部委出台《關於進一步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指導意見》,強調各金融機構要不折不扣落實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信貸支持政策。具體包括全國性銀行內部轉移定價優惠力度不低於50個基點,5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高於40%,商業銀行要將普惠金融在分支行綜合績效考核中的權重提升至10%以上等舉措。
其實,為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決策層近年一再在政策上予以傾斜,包括定向降準、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中小微企業優惠貸款及利息補貼等。今年4月3日,央行就宣佈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旨在加大對中小微企業支持力度,降低融資成本。
除融資外,税費也是支持小微企業的重要領域。近日備受關注的是山東發佈政策,決定在地方權限內,免除個體工商户和小微企業今年之內的一切税費。
之所以當前要如此重視小微企業問題,一方面是關乎“六穩”“六保”之首的就業。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也主要與就業有關,包括今年城鎮新增就業目標為900萬人以上,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和城鎮登記失業率分別為6%左右和5.5%左右。而根據央行行長易綱此前曾給的出一組數據,截至2018年中小微企業已發展到2000多萬法人,此外還有6000多萬的個體工商户,貢獻了全國80%的就業、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
另一方面,小微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整體受影響最嚴重,也是眾所周知的,因為小微企業為主體的服務業和消費終端市場等受損最大,全面復工復產也相對較晚。
因此,在疫情被控制後的全面恢復經濟社會發展時期,設法讓小微企業挺過去、活下去至關重要。根據機構預測,中國消費市場有望一年內恢復到疫情前水平。換言之,未來一段時間內仍需繼續在信貸、税費及其他方面,給予小微企業支持,助其渡過難關。
小微企業融資是最大的難題,系列支持政策也以此為重心,除了優惠信貸之外,金融機構還需利用新技術積極探索金融服務民營企業新模式,包括以智能風控快速提升審批能力與信貸處理效率,與擁有大數據資源的互聯網平台深度合作,建立小微企業信用評估體系,深度分析其生產經營信息,確保安全高效地提供融貸服務。
税費方面,自疫情發生至今相繼發佈的政策,力度已不小。接下來還有必要全面降低小微企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暫停徵收部分與業務量關聯度低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擴大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設基金的減免範圍。
此外,特殊時期為鼓勵小微企業少裁員,相關部門制定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未來要繼續加大穩崗返還政策力度,擴大政策受益面;同時對於今年敲定的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有必要加大對受疫情影響嚴重行業的小微企業支持力度;各地也應該根據自身實際,充分調研小微企業受損和發展情況,並給予支持,等等。
總體而言,中國經濟的全面恢復離不開小微企業復甦,至關重要的就業問題也依賴小微企業活下去,因此要將其視為後疫情時代的重點幫扶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