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有些商人來説,往往利益才是最為重要的。他們可以為了利益,而“變臉”。之前還選擇離開的,但“轉眼”之後他們可能會再度“迴歸”。近年來,這種現狀在我國已經是“常態”了。
我國由於人口眾多,再加上經濟發展迅速。我國不僅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還是世界第二大消費國,每年我國人口的消費金額都是非常龐大的數字。
在2019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首次突破40萬億元,對於任何一個品牌來説,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充滿了“誘惑”,它們都紛紛選擇來到中國地區發展。
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之後,大批外資企業、品牌開始湧入到中國市場。之後隨着中國經濟的不斷髮展,消費能力的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外資品牌來到了中國,想要分一杯羹。
不過隨着中國市場不斷被“開發”,一些富豪或者企業,覺得中國市場已經“到頂”了。甚至選擇撤離中國市場,將資金投入到其它海外地區。
在近幾年時間中,我們經常聽到消息稱,不少中國富豪以及在中國投資的外國富豪,都紛紛選擇離開中國市場了,前往其它地區發展或者是投資。就好比我國的華人首富李嘉誠,和前日本首富孫正義。
之前這兩位首富都是“大張旗鼓”的離開中國,將大量的資金投入到海外地區。但經過多年的“試水”後,如今這兩大首富卻想要重回中國市場。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事實上李嘉誠和孫正義,想要重回中國進行投資,都是因為他們在海外的投資不順利導致的。李嘉誠在英國的資產,曾一度縮水上千億,如今雖然大有好轉,但李嘉誠在英國的“賺錢之路”依舊“迷茫”。在海外投資前景不明朗之際,李嘉誠選擇回到內陸發展。
在2019年末時,李嘉誠旗下的亞騰資產管理公司和其它公司聯手,花費了20多億元,收購了上海浦東的三林萬象城。李嘉誠的這一舉動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很多人都將這視為,李嘉誠“迴歸”內陸的第一步。
李嘉誠在2000年左右時,就開始“試水”投資海外地區。到了2012年左右時,李嘉誠大量拋售自己在內陸的房地產項目。累計“套現”了上千億元,此外李嘉誠卻在英國投資了超4000億元。
不過這幾年時間中,李嘉誠在海外的投資“處處碰壁”,尤其是在英國市場。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嘉誠還是選擇回到內陸,而且繼續從房地產行業下手,不知道未來李嘉誠又會有何打算呢?
相比於李嘉誠,孫正義近年來可謂是非常的不好受。如果沒有阿里股票可以套現的話,現在的孫正義和軟銀還不知道會如何。孫正義在投資阿里成功後,近年來在全球範圍內瘋狂的投資,幾億乃至幾十億的投資,都是非常的“常見”。
但孫正義大量的投資卻不見回報,旗下幾隻“獨角獸”也成為了“擺設”,能不虧錢就算不錯的了。這幾年時間中,孫正義和軟銀多次出售阿里股票,累計“套現”了上千億元。
孫正義在一次採訪中,也表示了自己的“失敗”。當時孫正義就表示:“投資戰術上,我已經開始後悔”。
在海外虧損了上千億元后,孫正義也和李嘉誠一樣再度“迴歸”到了內陸市場。這1年左右的時間,孫正義在內陸投資了上百億元。未來孫正義,還有進一步擴大對內陸投資的打算。
事實上除了李嘉誠和孫正義兩位首富之外,還有兩位首富近年來也將重心放在了內陸市場上。他們就是前首富王健林,和前台灣首富郭台銘。
王健林之前也大舉投資海外地區,投資金額也超過了百億元。不過在海外地區“兜了一圈”後,王健林發現還是中國市場最為穩定,再加上之前一些事情。近年來王健林拋售了不少海外資產,將重心繼續放在了內陸市場中。
王健林也表示未來的重心,將會從房地產上轉移到其它行業。從2016年至今,王健林也算是穩住了“局勢”,未來他會帶領萬達如何發展呢?
郭台銘想必大家都知道,近年富士康在印度、越南,甚至美國建廠,但富士康的“海外之行”並不順利。
在1 月 7 日,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工業部長蘇巴什·德賽(Subhash Desai)稱,與富士康在當地合作建立電子產品製造工廠的計劃已經取消。此外富士康在美國“百億建廠”計劃,如今也是“爛尾”了。郭台銘在美國投資的百億元,也算是“打水漂”了。
富士康之前來到印度是想靠印度,廉價的勞動力賺錢。但最後富士康卻沒佔到多少“便宜”,印度工人的工資是低,但“性價比”卻遠不如中國工人。而且印度基礎設施落後。製造業相比中國落後很多,富士康印度工廠的生產,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如今的郭台銘也沒有太多想法了,選擇“安安穩穩”在中國市場發展。郭台銘也害怕,一旦再出什麼情況,自己在中國內陸的市場,會被競爭對手比亞迪給搶走。
近段時間中,我國市場表現的強大“韌性”吸引了全球很多投資者的目光,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投資者來到中國投資。“四大首富”之後,相信未來會有更多,之前“離開”中國市場的富豪,會再度迴歸到中國市場進行投資。
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