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粵開策略:六月史上兩大板塊確定性最高

由 欽慶敏 發佈於 財經

  核心觀點:

  近期市場波動加劇,滬指在2900點區域面臨一定阻力。歷年六月行情也相對平淡,防禦屬性突出,短期大盤或進入震盪整理階段。但從六月大環境而言,指數向下調整的空間可控,外圍擾動實質影響有限,國內方面“以我為主”、深化改革,政策面或存在一定預期差,指數有望蓄勢盤整,先抑後揚概率較大。

  配置方面建議關注:1、財政發力下的“兩新一重”;2、券商股或受T 0預期提振;3、醫療新基建;4、線上線下的電商節與實體消費復甦;5、海外復工提速利好部分科技成長;6、主題方面關注區域經濟及國企改革概念。

  一、外圍實質幹擾有限

  5月海外市場延續震盪反彈,卻並未給A股帶來有效的提振,相關的負面干擾反而有所增大,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其一,公共衞生事件暴露美國內部矛盾,中美關係再起波瀾,限制升級,“中美脱鈎”等負面報道再起塵囂,對市場風險偏好形成壓制;

  其二,海外市場尤其是美國復工復產加速推進,但公共衞生事件仍未臨近拐點,疊加海外疫苗進展不如預期,新增病例也跟隨急於復工復產的經濟呈現起伏反覆的跡;

  其三,考慮到其相對有限的政策 “彈藥”,市場對納指是否會二次回落存在較大分歧;

  其四,恆生指數5月跌幅超6%,明顯落後於其他重要指數,對A股也造成部分拖累。

  我們認為海外干擾在短期內對A股的實質影響有限,主要邏輯有以下三方面:

  其一,中國具有世界其他國家難以比擬的製造業優勢,產業鏈地位舉足輕重,從圖表3可以看到,美國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比重由2001年高點的26%下滑至2017年的17%,中國製造業增加值佔比則持續攀升,由2004年的9%上升至2018年的28%;可想而知的是,即便美國想要“脱鈎”,但在公共衞生事件對美國已然造成較大經濟拖累的背景下,貿然“脱鈎”有悖於市場經濟規律,美國企業的內生動力不足。

  其二,A股在2019年曾受到中美摩擦的一定擾動,當前已不同以往,經過2018年至2019年的金融去槓桿,市場已具備一定免疫能力,即便摩擦加劇,對A股的干擾也將是結構性的,指數整體回調的壓力有限。

  其三,中美角力之下,國家及企業層面已然意識到補齊國內產業鏈短板的重要性,近期國家大基金二期再度對芯片、半導體等領域加碼投入,我國的制度優勢以及強大的內需市場則也有望進一步加速我國國產替代化的進程,相關優質企業或將迎來較大的歷史發展機遇。

  二、今時不同以往,政策面彈性空間大

  今年“兩會”釋放的政策目標主要在於穩增長而非強刺激,5月降息預期落空,疊加人民幣匯率近期走勢疲軟,也對貨幣政策預期形成一定壓制。往年六月,市場將迎來政策與業績的雙重真空期,年報在4月底披露完畢,中報強制披露以及有條件強制披露期在7月中旬,市場缺乏有效催化劑,疊加金融機構面臨半年度考核,流動性相對偏緊,情緒面往往趨於謹慎。

  我們回溯了近20年6月滬指以及申萬各行業指數的漲跌幅,滬指勝率為55%,平均收益為-2.34%;申萬行業亦表現不佳,相對穩健的以偏防禦屬性的板塊為主,勝率超過(包含)50%且平均受益為正的僅有食品飲料與非銀金融板塊,此外,醫藥和公用事業勝率為55%。

  但今年較往年仍或有較大區別,由於特殊情況,今年兩會延遲至5月下旬才完成,此外,今年相比以往年份呈現出會期短、節奏快的特點,所以當即釋放的利好信息也較為有限。從政府工作報告對“財政赤字率按3.6%以上安排”的表述,可見我國政策面仍有較大的彈性空間、政策工具豐富靈活且具有針對性。貨幣政策方面亦將較經濟環境來相機抉擇。預計後市,政策力度和基本面預期的蹺蹺板效應或將再度呈現,也就是説,6月、7月若經濟基本面下滑明顯,則政策的刺激力度有望加碼,A股往往對政策面利好敏感度也較高,從而有望對大盤形成託底甚至帶動向上的作用。

  三、大勢研判:蓄勢鋪墊,先抑後揚

  近期市場波動加劇,滬指在2900點區域面臨一定阻力。在缺乏有效催化劑的背景下,歷年六月行情相對平淡,短期指數或進入震盪整理階段。但從六月大環境而言,指數向下調整的空間亦可控,外圍擾動實質影響有限,國內方面“以我為主”、深化改革,近期科創板、註冊制再迎新進展,上交所在“制度供給”方面表示適時推出做市商制度、研究引入單次T 0交易,保證市場的流動性,此舉有望修復市場情緒。

  從中長期的角度,2019年,資本市場以服務於實體經濟轉型為重要任務開啓了新一輪制度變革。此舉有望夯實A股長期慢牛的制度基礎。註冊制、併購重組和分拆上市等股權融資改革則有助於改善科技創新型企業的融資環境。註冊制的推進將加大市場的優勝劣汰,兩極分化加劇,頭部企業受益。

  配置上,建議重點圍繞以下主線來佈局:

  (一) “擴內需”領域的 “兩新一重”。財政支出發力下,建議以重要會議的指引“按圖索驥”,關注擴內需”領域的 “兩新一重”。如新基建(5G、雲計算、新能源汽車等),受益新型城鎮化建設與老舊小區改造的地產竣工鏈(消費建材、家電家居等),傳統基建(機械建築等)。

  (二)券商股或受T 0預期提振。資本市場改革提速是券商板塊的短期看點:打造航母級券商預期較強,基金投顧試點加速財富管理轉型,券商並表監管試點啓動支持大券商槓桿率的提升空間,科創板、創業板註冊制加速推行,日前上交所表示“研究引入單次T 0交易”或將點燃市場做多券商股的熱情。非銀金融板塊在歷年六月也起到了穩定大盤重心的作用,近20年6月勝率為50%,平均收益為0.13%(詳見圖5)。

  (三) 國內疫苗研發迎來新進展,公共衞生事件催生的檢測設備等醫療器械具備可持續性,疊加“兩會”和政府工作報告重點提及了鼓勵加強公衞體系建設,未來醫療新基建將逐漸鋪開。

  (四) 線上線下的電商消費與實體店消費復甦。“618”電商節利好電商及物流,保就業政策以及復工復產迴歸,百貨等實體消費或迎邊際改善。

  (五)海外復工復產提速為海外需求打開空間,部分科技成長股有望表現出較高的彈性。重點可關注外貿業務佔比較大的電氣設備、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以及消費電子等細分領域。

  (六) 主題投資的角度,建議重點關注區域經濟以及國企改革概念。加快落實區域發展戰略,這與近期最新發布的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政策相銜接,或將成為後續的重要政策方向之一。國改主題則受政策驅動的效應明顯,“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三年行動方案呼之欲出,國企混改、重組、股權激勵等措施有望加速落地,對國改概念形成催化。國企板塊整體估值較低,政策催化下,有望迎來估值修復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