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股價漲了四倍,百度還能繼續嗎?

由 高會雲 發佈於 財經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表外表裏(ID:excel-ers),作者丨王睿 周霄 郭丹純 劉謐,編輯丨Reno 付曉玲

4Q20百度業績出來,和過去幾個季度比起來,還是有一些進步的。

如預期反轉,業績繼2Q20後延續反彈趨勢。

然而股價這邊風景,卻如同開了外掛:

在短短不到一個季度內(Q4),百度股價整整漲了三倍,且趨勢還在繼續。

如此對比之下,公司股價大幅跑在業績前面,以至於傳統價投驚呼“看不懂、看不懂”啊。

這當然和近期的造車有一定關係,但為什麼爆發是在Q4季度呢?

市場一堆人大呼看不懂估值切換,甚至小米今天也跑來湊熱鬧,股價最高漲幅12%。

本文將詳細解讀最近一個季度,百度大漲的核心邏輯。

為什麼爆發在Q4前後?

大家都知道,百度暴漲和造車有關係,但市場沒人解釋為什麼是4Q季度爆發。

接下來我們迴歸到行業,通過分析汽車市場,儘可能還原“偶然真相”。

目前造車市場,主要有三個大趨勢:1、智能化;2、電動化;3、經濟週期。

這裏,重點談談第一個趨勢。

根據2016年的《中國製造2025》,國內1、2級自動駕駛滲透率將在2020年達到20%,3級自動駕駛滲透率將在2020年達到10%-20%,4級自動駕駛滲透率將在2030年達到10%。

各大汽車廠商也是如此,從汽車廠商的自動駕駛落地時間表來看,2020年成為了L3落地的元年。

這都是智能(AI)駕駛的相關生意。

在以智能化等為代表的趨勢下,國家層面的鼓勵促進政策也於2020年,加大發布。

政策上的一路綠燈,催化新能源汽車銷量進入爆發期。

如下圖,2020年國內電動汽車銷量為112萬輛,同比增長11.6%,與之相比,國內汽車整體銷量則同比下滑19%。

需求空間釋放,電動車相關公司股價也跟着瘋漲。一年時間內,特斯拉股價翻了近16倍,理想、蔚來也漲幅可觀。

左:特斯拉股價走勢圖,右:蔚來股價走勢圖。

市場的這一輪繁榮程度,預示着電動汽車市場(Market)終於顯現出其“巨無霸”的輪廓。

為什麼着重強調這一點呢?因為其對百度自動駕駛業務來説,是一個價值爆發的零界點。

這裏先科普一個一級市場流行的理論——PMF理論。

通常來説,在Fit這一刻,業務價值徹底被重估,實現驚險一躍。

假設電動新能源汽車銷量是F(x),那麼其配套軟件需求,自然就是一階導數,對自動駕駛的需求就上來了。

(配套需求模組,如自動駕駛服務、高清地圖、輔助停車、導航等,這些單獨或以整套解決方案出售)

過去百度自動駕駛板塊的問題在於,公司有很好的P(產品)。

以高精度地圖為例:繪圖是需要資質的——甲級地圖繪畫資質,包含社科單位,國內目前有資質的大概二十家,且需要大量雷達極光車去跑圖。

備註:跑圖burnrate極高,雷達極光設備,地圖更新等,國內四維圖新、高德等少數玩家在投入,且只是一個模組。

這類產品就是自動駕駛的一個模組,但沒有市場(M)匹配。

在沒有M的情況下,P(產品)是毫無意義的。這就好比你練就了一身屠龍之技,但根本沒有龍可殺。

因而,過去投行給出較低的業務估值,並不意外。

這也不能怪市場,畢竟百度的屠龍之技再“妙不可言”,可當投資人面對遙遙無期的“黑夜”時,還是難免要用腳投票。

隨着新能源電動車銷量暴漲,百度自動駕駛業務的P(產品)最終Fit(匹配)了M(市場),業務價值實現從0到N的驚險一躍,自動駕駛自然成為投資者瘋狂追逐的“香餑餑”。

這是資本的殘酷真相,也是市場的魅力所在。

可以看到,電動車市場的爆發,直接讓百度無人車業務價值重估。這個重估時刻,既是股價瘋漲之時,也是投資百度最肥美的時刻。

當然,肯定會有人跳出來説,做無人駕駛的公司那麼多,憑什麼説百度是最受益的?

圖樣圖森破,咱們把國內無人駕駛相關的獨角獸拉出看看,你就懂了。

如上圖,近幾年入局無人駕駛領域的創業公司,其創始人或高管大多都出自百度系。這樣的P(技術)實力,讓百度堪稱無人駕駛領域的黃埔軍校。

至於百度技術研發、相關專利、里程數等等分析,本文不一一贅述。

綜合上述分析,可以知道的是:過去,百度自動駕駛業務僅僅只是一個傳説,現在它是一個有落地預期的故事。

投資者看到了落地的曙光,對資本市場而言,就足夠了——價值重估。

可能還有人要問:憑什麼説百度的AI無人駕駛,就一定能成功?

抱歉,本文的重點在於分析百度自動駕駛產品模組與市場匹配的問題,至於能否成功是下一階段投資者關注的重心。

正如4Q20電話會議裏,分析師們針對關係的問題進行的問答:

Q:預期什麼時候會推出新電動車?

A:合作目前進展良好,管理層也已就緒,並且已確定了新車的品牌。如同正常電動汽車上市的流程,新型號的推出大約要3年。

Q:為什麼新車的推出需要三年時間?準備如何定價?

A:人們通常將即將推出的新車稱為電動車,但它的增長點其實不在電動,而在智能。在產品足夠成熟時,公司會公佈價格區間及目標客户。

要知道,這些落地執行端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像德國的博世(BOSCH)、大陸(Conti)等自動駕駛系統商,都有着百年的積澱。當然,他們都屬於石油時代的產物,和今天新能源電動車配件系統不太一樣。

總的來説,如今的百度已經成為【有故事預期落地】的同學,而且這個預期是可以被跟蹤、被逐步驗證的。

然而只有故事似乎説服力不夠,想要增強説服力,還需要自身條件過硬,而這需要回歸到百度基本盤。

有故事的同學,是否漂亮呢?

百度這個季度的業績情況,相對還是符合預期的:

其廣告收入呈現連續四個季度的正向增長,核心業務的毛利率也相比2019年明顯大幅提振。

不過,百度大概率也不需要用財務數據證明自己,畢竟財務是滯後指標,只能做驗證。(我們統計了一下本季度分析師們的提問,10個問題,有6個諮詢造車落地相關的信息)

我們看看百度給出的2021年Q1預期(guidance):2021Q1公司預計營收增長15%至26%,其中核心業務收入預計同比增長26%至39%。

發現沒,這種“爆炸性”的增速和前面兩季度小打小鬧的增長,有着天壤之別。

這樣的業績預期並非盲目的樂觀,因為公司層面的核心點已經發生了轉變。

如下圖,從2017年Q3開始,百度App的月活用户數再次爆發式增長,兩年內月活從3.5億增長到了4.7億;之後流量競爭從增量市場變為存量市場,百度App增速稍緩,但仍保持兩位數的增速,2020年Q3其MAU爬升至5.4億。

然而市場對亮麗的數據增長似乎視而不見,為什麼會這樣呢?

梳理時間線可以發現,2017年Q3~2018年Q2期間,公司的關鍵點集中在內部經營戰略調整。

然而,以百度集團執行副總裁沈抖為代表的新生代管理層,其實是做好了移動生態內容。

市場在那個時間段比較短視,把財務數據作為“錨定點”。但誰都知道,戰略調整是要鉅額投入的。

因而盯着財務數據,對業務數據視而不見,當它成為“主流偏見”時候,自然公司不受市場待見。

而隨後的2018下半年~2020上半年,整個宏觀市場是不太景氣的。

這一階段,百度做了很多功課。

我們在《廣告需求釋放,百度接住了嗎?》一文中提到,百度在去醫療、醫美、P2P廣告業務方面到了“刮骨療傷”的程度:TOP5廣告已經連續6個季度沒有醫療行業;金融行業廣告佔比在TOP5的排行一直在降低。

然而該階段,市場對公司經營調整向好的一面,仍然是“視而不見”。

直到隨着走出疫情低谷,市場開始重新注入活力。

廣告市場開始規模化復甦:

百度的核心業務,也隨之開始快速反彈,並逐步反應在相關財務指標上:核心業務毛利率出現大幅度提升。

由此來看,當“過去負面+行業不景氣”是關鍵點的時候,移動生態表現再好,市場也很難興奮起來。

換句話説就是,過去幾年百度的基本盤已經漸漸“女大十八變”,已經成長為靚麗業務線。

小結

綜合上述兩個維度的分析,我們認為百度這次股價大反彈,實質是【新增長點預期落地+移動生態估值修復】的事情。

妥妥成長為“有預期落地故事”的漂亮同學,資本市場怎麼可能不喜歡、不憧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