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 記者 譚雅文】“在金融機構層面,我們將鼓勵金融機構早做準備,積極應對氣候挑戰。”4月20日,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博鰲亞洲論壇上演講指出,人民銀行已經指導試點金融機構測算項目的碳排放量,評估項目的氣候、環境風險,正在探索建立全國性的碳核算體系,已按季評價銀行綠色信貸情況,正在研究對金融機構開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的業績評價體系。
這是繼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後,易綱第二次在國際論壇上,談及央行對金融機構開展綠色信貸工作的部署。
綠色金融作為重點工作
在今年3月21日,易綱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向世界宣佈,央行已經把綠色金融確定為今年“十四五時期”一項重點工作。其中提到,“近期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了碳中和債,募集資金專項用於具有碳減排效益的清潔能源等項目。”
據上海清算所披露,環球網財經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銀行間交易市場已發行25只碳中和債券,規模超400億元,十餘家銀行參與發行。
“實現碳中和目標將對宏觀經濟、經濟結構產生巨大影響。”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馬駿曾提出,在今後三十年時間內,碳中和帶來的投資機遇規模將達到100萬億到300萬億人民幣之間。
那麼,對於銀行業而言,“碳中和”將帶來哪些發展機遇,這對行業發展意味着什麼?環球網記者專訪了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他認為,要實現碳中和目標就要發展綠色產業,發展綠色產業就需要綠色金融支持。其中,就銀行業來説,綠色金融為各類銀行提供了一個新業務和新的金融品種。
碳中和目標下的機遇
“碳中和目標的實現,事關全球氣候變化應對與子孫後代生存空間和福祉問題。全球氣候變化,中國難獨善其身,作為負責任大國,也是中國應盡的國際義務。”周茂華指出,“碳中和”目標實現,事關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和生活方式轉變,經濟發展可持續問題。我國需要轉變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率的粗放經濟發展模式,轉向集約、高效、創新、可持續和環境友好發展方式。
4月12日,央行在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佈會上透露,我國去年年末綠色貸款的餘額是11.95萬億元,存量規模居世界第一。其中直接及間接投向碳減排項目的貸款餘額是8.08萬億元,佔整個綠色貸款餘額的67.6%。
據六大國有控股銀行的財報,其綠色貸款餘額共計6.27萬億元,佔國內存量的一半以上。
“綠色金融為各類銀行提供了一個新業務和新的金融品種,銀行可以憑藉自身資金、信息、品牌等優勢參與綠色金融市場,例如:銀行綠色信貸業務、參與綠色債券業務。”周茂華對記者表示,隨着綠色經濟、金融發展壯大,規模效應釋放,銀行業資產負債結構隨之優化,有助於增強銀行業抗風險能力。
周茂華認為,國內綠色融資需求巨大,需要加快培育一個成熟、多層次的綠色金融市場,銀行作為我國融資體系核心主體,將在促進綠色金融市場發展方面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把控轉型節奏
需要注意的是,抓住碳中和帶來的巨大機遇,金融機構面臨巨大的挑戰。“比如綠色項目成本相對較高,投資回報週期長;部分綠色項目商業模式不夠成熟,中小企業較銀行授信標準仍有一定距離,存在信息不對稱;銀行部門對綠色項目識別定價方面還有不足,銀行內部考核制度面臨調整;綠色金融市場發展相對不夠成熟等。”周茂華分析指出。
“銀行作為週期性行業之一,其資產負債結構轉型既反映經濟結構演變,同時,也一定程度影響經濟結構轉型節奏。”周茂華進一步指出,目前國內銀行資產綠色轉型,各家銀行節奏不一,這主要是國內綠色產業發展尚不成熟,起步相對晚,各銀行對綠色金融業務認識有個過程;同時,這個節奏還與各銀行如何平衡好綠色業務發展與風險防控;以及銀行對綠色產業和項目研究程度。
“從碳達峯到碳中和,歐盟將用時70年,美國45年,中國只有30年左右,時間短,曲線陡,金融機構面臨的風險突出,所以要積極督促金融機構儘早開始轉型。”易綱在“綠色金融和氣候政策”研討會上表示,人民銀行正在探索在對金融機構的壓力測試中,系統性地考慮氣候變化因素,並逐步將氣候變化相關風險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
周茂華建議,未來需要完善配套制度讓銀行願貸、會貸,加快完善綠色信貸相關基礎法律制度,綠色信貸實施規則,綠色信貸監管制度,確保銀行機構依法規範發展綠色信貸業務;建立環保信息平台,減少信息不對稱;同時,完善綠色信貸激勵機制(財政與貨幣政策工具,監管指標等方面適度傾斜),風險分擔補償機制,以調動銀行開展綠色信貸業務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