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和鉑醫藥“一賣一停”背後:Biotech收縮“過冬”或引發市場“買賣潮”

由 卯秀珍 發佈於 財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朱萍  實習生 林昀肖 李佳英 北京報道  一個多月前,雲頂新耀將其明星ADC產品出售給吉利德獲得總額4.55億美元收益的消息在生物醫藥圈及資本市場砸出了重重一響。在水花還未徹底消散之際,近日和鉑醫藥發佈公告稱與石藥集團達成協議,宣佈將其處於臨牀後期的巴託利單抗(HBM9161)獨家授權給石藥集團子公司恩必普藥業,總交易額超10億元。同一天,和鉑醫藥發佈公告,結束另一款核心項目特那西普(HBM9036) III期臨牀試驗,不再入組新受試者。

對於此次“一賣一停”,資本市場也反應強烈。自10月10日發佈消息連續三日,和鉑醫藥股價下跌超過30%,截至10月12日市值僅為10.37億元,在上市近兩年的時間內市值蒸發近90%。

和鉑醫藥此舉背後是其不太好看的財報數據。2022年上半年,和鉑醫藥增收不增利,收入2763.00萬美元,同比增長1149.10%,歸屬母公司淨虧損7305.10萬美元,虧損同比擴大18.67%,基本每股收益為-0.10美元;與此同時,其淨現金2億美元(利息收入220萬美元),按其現有研發資金推算,僅可支撐一年多的時間。

與雲頂新耀一樣,和鉑醫藥轉讓的也是其成熟產品。另有一位生物醫藥企業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正在評估其兩款成熟產品發展方向,大概率會在2023年一季度做出出售決策。無法手握成熟產品並進行商業化,這也意味着很多Biotech無法發展成為Biopharma。

一位業內資深投資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目前投融資市場並不友好,在支付環節、可及性方面Biotech也面臨很多問題,讓渡權益提前變現成為“求生之策”,但這實際上也是一種正常的商業模式,不同階段實現不同形式的商業價值;而石藥、恆瑞醫藥等國內Big Pharma也面臨轉型和創新的需求,收購Biotech產品有助其提高創新能力並推動轉型。“這也將帶來行業的一波‘買賣潮’,在一定程度上也將助力中國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

 “一賣一停”

資料顯示,和鉑醫藥是一家專注於腫瘤免疫與免疫性疾病領域創新藥物研究與開發的生物醫藥企業,由高瓴資本、HBM Healthcare Investments AG 、BlackRock貝萊德/黑巖等多個明星資本投資。此前港股申請上市的聯席保薦人也是明星陣容,包括摩根士丹利、BofA Securities和中信里昂。

與很多創新生物藥企一樣,和鉑醫藥多年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招股書顯示,2018至2020上半年,和鉑醫藥收入分別為148.3萬美元、541.9萬美元及607萬美元;同期經營虧損分別為3458.3萬美元、6749.6萬美元及4838.2萬美元;其上市後亦是一直虧損。

與此同時,目前和鉑醫藥現金情況也較為緊張。半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6月底,和鉑醫藥擁有現金及銀行結餘為2億美元,但2022年上半年其研發費用為0.84億美元,半年度虧損達到0.73億美元。和鉑醫藥擁有差異化自主創新產品共16項,其中4項臨牀試驗正在推進,3項產品預期年底申請IND,並沒有成熟產品進入商業化階段。

上述提到的巴託利單抗、特那西普(HBM9036)是進展較快的兩款產品。

暫停臨牀試驗的特那西普,是和鉑醫藥於2017年自韓國HanAll Biopharma引進,其潛在適應症包括乾眼病、虹膜炎及濕性黃斑變性在內的炎症性眼科疾病。這一領域的前景也被市場看好,實際上隨着電子產品使用頻率迅速增長以及社會老齡化加劇,越來越多人在受到乾眼症困擾。據《國人乾眼多中心大數據報告》數據,目前中國乾眼患者約有3.6億人。中國乾眼病藥物市場發展迅速,據灼識諮詢報告,預計到2030年,乾眼病藥物市場規模將大幅增長至67億美元,超過420億人民幣。

2022年中報透露,特那西普有潛力爭取乾眼病治療領域絕大部分市場份額,並計劃於2022年下半年提交BLA申請。但基於觀察到的療效不佳趨勢,和鉑醫藥已決定按照獨立數據監察委員會的建議,終止其在中國的III期臨牀試驗,不再入組新受試者。在公告中,和鉑醫藥也表示並不保證最終能成功營銷特那西普。

特那西普不再入組新受試者,可謂是和鉑醫藥及時止損,而出售巴託利單抗可能是“無奈之舉”。

同樣是和鉑醫藥於2017年從HanAll Biopharma引進的巴託利單抗正將迎來商業化。作為一種全人源單克隆抗體,巴託利單抗選擇性地結合及抑制新生兒晶體片段受體(FcRn),防止IgG抗體水平過高誘發多類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鉑醫藥從HanAll授權引進該項目在大中華區的開發、製造和商業化的權利。

此後五年內,巴託利單抗在重症肌無力、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和甲狀腺相關性眼病等多種適應症的臨牀試驗中取得進展。據2022年中報,巴託利單抗重症肌無力適應症的III期臨牀試驗病人招募已於2020年7月完成。作為大中華區所開發臨牀方面的前沿FcRn抑制劑,巴託利單抗有潛力成為治療大中華區多類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突破性療法。

進展順利的巴託利單抗成為和鉑醫藥渡過資金難關的關鍵。

此次收購,石藥恩必普藥業將向和鉑醫藥支付人民幣1.5億元的首付款,最多人民幣5000萬元的潛在技術里程碑付款,最多人民幣4億元的潛在開發和監管里程碑付款,以及最多5750萬美元(約人民幣4.11億元)的潛在銷售里程碑付款。此外,恩必普藥業同意根據該產品於該地區的年度淨銷售額向和鉑醫藥支付分層銷售提成。

賣出部分具有商業價值潛力的管線後,和鉑醫藥的其他藥物開發將迎來更多資金。和鉑醫藥計劃將上市籌得的4.804億港元巴託利單抗開發資金中的未動用部分轉而開發其他藥物。其中約5000萬港元用作開發HBM4003,約2500萬港元用作研發HBM7008及其他尋求IND批准的候選藥物。

“買賣潮”

在此次買入和鉑醫藥的巴託利單抗之前,石藥集團在近兩年就曾多次出手購買國內Biotech產品。2022年2月,石藥集團以1.54億收購銘康生物51%的股權,獲得第三代特異性溶栓藥銘復樂(注射用重組人TNK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2021年3月、11月,石藥集團分別引進康諾亞IL-4Rα單抗CM310、TSLP抗體CM326。2021年8月,石藥集團10億元引進康寧傑瑞HER2靶向雙抗KN026。

除石藥集團的收購外,近年來在中國醫藥行業市場中,也頻出現Biotech將其核心產品出售給Big Pharma以換取現金流的事件。

如8月16日,雲頂新耀宣佈與吉利德科學的全資子公司Immunomedics, Inc.達成協議,雲頂新耀將把開發和商業化拓達維®(英文商品名為Trodelvy®,戈沙妥珠單抗)的獨家權利轉讓給Immunomedics。雲頂新耀將獲得總額4.55億美元的對價,其中包括預付款2.8億美元和未來潛在的里程碑付款1.75億美元。實際上,原本雲頂新耀也是希望進一步商業化,而拓達維®上市不足百天,卻選擇了“斷舍離”。

在2021年,恆瑞醫藥也接連出手,收購多款Biotech產品。2021年9月5日,恆瑞醫藥宣佈與天廣實達成合作,恆瑞醫藥向天廣實股權投資3000萬美元,獲得天廣實手中第三代CD20單抗MIL62在中國地區的獨家商業化權益,同時雙方將共同推動MIL62與恆瑞醫藥旗下產品聯合用藥。就在此前一週,恆瑞醫藥還宣佈1億元入股大連萬春,交易完成後恆瑞持大連萬春股權不低於2.5%;同時,恆瑞獲得了大連萬春核心產品“普那布林”在中國的獨家商業化權益。

Biotech將其核心產品出售給Big Pharma的現象如此普遍,與我國Biotech所面臨的投融資和市場環境變化息息相關。過去幾年中,受益於藥審改革和資本市場政策利好,我國一大批初創型Biotech得以登陸資本市場。然而,我國的Biotech企業在經歷快速發展階段後,也迎來了生物醫藥投融資市場降温,Biotech的融資難度大幅提高。

相對前兩年的上市熱潮,2021年國內市場有17家藥企折戟科創板IPO,其中海和生物、吉凱基因、珈創生物這3家醫藥企業被科創板上市委員會終止審核,其餘如天士力生物、丹娜生物、樂普診斷等14家藥企主動撤回IPO申請。而截至2022年5月,超過90%港股18A上市Biotech股價跌破發行價,股價高於發行價的僅有5家,平均跌幅42.91%。

有某上市藥企董事長此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就現在的Biotech公司而言,在中國做Biopharma意義特別小,在中國一年做10個億以下的收益根本無法支持企業的持續研發,所以Biotech企業要將收入來源瞄準全球市場。例如,Biotech企業如果可以將研發階段產品以10億美元的交割授權給美國公司。基於產品帶來的現金流,可以持續讓公司實現良性發展,最終支撐企業實現盈利,或突破盈虧平衡。因此,讓渡權益提前變現成為Biotech在寒冬之下的一種主要選擇。

而在Biotech面臨寒冬尋求讓渡產品權益之時,石藥、恆瑞醫藥等國內Big Pharma也面臨轉型和創新需求。國內傳統大藥企主要面臨傳統的仿製藥和原料藥業務放緩,生存空間不斷被集採壓縮,同時創新動力不足等問題。在創新的需求下Big Pharma開始走上收購之路,轉向與創新藥企業謀合作,共同開發商業化。

“相較於國外成熟市場,以往中國Big Pharma的併購、收購併不多,因為歷史原因,這些企業大部分做仿製藥,研發投入不大,而新興的生物醫藥企業在這10年中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產品即將進入商業化階段,但當時的投融資以及支付等環境並不是太友好,所以很多創新的生物藥企為生存與發展會選擇將臨牀後期或即將商業化的產品進行出售,而這個階段的產品成功率也較大,大的藥企收購風險也較小,而且可以發揮自身在銷售中多年佈局的優勢對產品進行商業化,雙方的需求也促使這種‘買賣’越來越多。Biotech企業也沒有必要糾結於是否要成為BioPharma。”上述資深投資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