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國家統計局發佈2021年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9月份,CPI同比上漲0.7%,較8月份微降0.1個百分點;環比漲幅持平。PPI同比上漲10.7%,創有數據記錄以來的新高,漲幅比上月擴大1.2個百分點;環比上漲1.2%。PPI與CPI同比漲幅的“剪刀差”也再創新高,擴大至10個百分點。
業內專家認為,9月份PPI同比表現超出預期,CPI同比則低於預期。PPI為何再創新高?如何看待當前物價走勢?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專家學者。
受煤炭和部分高耗能行業產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9月份工業品價格漲幅繼續擴大。從同比看,PPI上漲10.7%,漲幅比上月擴大1.2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14.2%,漲幅擴大1.5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上漲0.4%,漲幅擴大0.1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網站截圖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表示,調查的40個工業行業大類中,價格上漲的有36個,比上月增加4個。主要行業價格漲幅均有所擴大,其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等6個行業,合計影響PPI上漲約8.42個百分點,約佔總漲幅的八成。
據測算,在9月份10.7%的PPI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1.8個百分點,與上月相同;新漲價影響約為8.9個百分點,比上月擴大1.2個百分點。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PPI同比繼續探高,主要受能源和部分原材料價格走高推動。受全球需求延續復甦態勢、供給瓶頸及冬季來臨等因素影響,市場預期能源供需結構失衡,推動能源及工業原材料價格走高。值得關注的是,能源價格走高對其他商品產生一定外溢效應。
“PPI同比上漲10.7%,創有數據記錄以來的新高,繼2008年後再度升至10%以上。從漲價構成上看,本月PPI再創新高,主要由新漲價因素推動。新漲價的部分,主要源自於煤炭和部分高耗能行業產品的價格上漲。”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温彬表示,能源類原材料價格上漲,由供需雙方原因共同導致。隨着經濟加快恢復、秋冬大量用煤季節來臨等,煤炭需求相對旺盛。而近期疫情持續演變、山西地區洪澇災害等,導致煤炭生產、運輸受限,電力供應也出現緊張,部分地區因能耗雙控採取拉閘限電等措施,對生產形成一定衝擊,進一步推升工業產品價格。
從環比看,9月份PPI上漲1.2%,漲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1.5%,漲幅擴大0.6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持平。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室主任郭麗巖表示,受國際能源價格上漲帶動、國內部分地方限產限電等因素影響,煤炭開採、石油煤炭加工、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黑色有色金屬加工、水泥等非金屬製品價格環比漲幅在1.8%-12.1%之間,合計對當月PPI環比漲幅的拉動比例超過90%。
“值得關注的是,主要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出現分化,鐵礦石價格大幅下降,推動黑色金屬採選價格環比明顯下降。針對煤炭價格上漲較多問題,近期國家有關部門已加大工作力度,出台了一系列增產增供措施,加快釋放優質產能,並適度增加煤炭進口,努力促進煤炭價格穩定。”郭麗巖表示。
CPI方面,9月份,消費市場供需基本平穩,價格總體穩定。從同比看,CPI上漲0.7%,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下降5.2%,降幅比上月擴大1.1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98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2.0%,漲幅擴大0.1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1.65個百分點。“食品價格內部結構分化明顯,豬肉價格跌幅擴大,淡水魚、雞蛋、食用油價格同比上升。非食品價格温和增長,反映國內疫情對服務業抑制影響減弱,消費需求回暖。”周茂華表示。
國家統計局網站截圖
據測算,在9月份0.7%的CPI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0,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7個百分點,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2%,漲幅與上月相同。
從環比看,CPI由上月上漲0.1%轉為持平。其中,食品價格由上月上漲0.8%轉為下降0.7%,非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0.1%轉為上漲0.2%。郭麗巖分析表示,衣着、居住、教育文化娛樂價格季節性環比小幅上漲;受疫情散發等影響,旅遊、飛機票、賓館住宿等價格出現回落;食品價格總體穩中有降,繼續發揮物價穩定“壓艙石”作用。
“當前,我國CPI平穩運行與其他主要經濟體CPI漲幅高企形成鮮明對比,反映了我國疫情防控有力、重要民生商品供給充足。”郭麗巖表示。
如何看待後期物價走勢?郭麗巖認為,我國農產品、工業消費品和服務供給總體較為充裕,供需動態平衡態勢良好,CPI有望保持平穩運行態勢,完成全年物價預期目標具有堅實基礎。受國際能源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預計短期內PPI漲幅仍可能高位運行,後續隨着階段性、季節性因素影響逐步減弱,上游原材料價格有望逐步回落。
温彬表示,在PPI再創新高、CPI卻持續回落的趨勢下,PPI和CPI“剪刀差”達到10個百分點,比上月擴大1.3個百分點,再創歷史新高。食品價格的持續回落,是導致價格傳導不暢的主要原因。當前,國家已經部署一系列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措施,預計進一步應對原材料價格上漲和經濟增長壓力加大的舉措將陸續出台實施。
“但也要看到,國際油價仍在80美元/桶以上的區間波動,煤炭等能源供給偏緊的影響可能有所持續,預計年內PPI將保持高位運行;CPI將繼續受食品價格拖累,但去年基數回落以及非食品價格温和增長支撐CPI在低位震盪。”温彬認為,總體上看,目前通脹對貨幣政策的影響有限,但隨着內外部經濟復甦的不平衡、不均衡因素增多,風險也會相應加大。宏觀政策要做好跨週期調節,增強不同部門政策的協調性,緩解煤炭、電力等供應緊張局面,進一步幫助中小企業等市場主體應對原材料漲價影響,加大對提振有效需求和穩定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做好應對各種風險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