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港股市場而言,2021年無疑是“失落”的一年,恆生指數全年收跌14%,墊底全球主要市場。
然而,不可忽略的是,港股上市公司也在這一年開啓近20年來規模最大的回購潮。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港股共有191家上市公司進行回購,累計回購金額達382.46億港元。
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股上市公司的大規模回購,曾為美股打開長達十年的牛市,如今這波港股回購潮,將在2022年為港股開啓怎樣的行情嗎?
規模超百億
科技股回購潮仍將持續
2021年第二季度開始的港股回購潮,在市場下行的下半年,回購規模不斷攀上。從行業上看,2021年資訊科技、地產建築和消費等股價調整明顯的行業,也是這波回購潮的主力。
根據恆生一級行業分類,以回購公司數量計,地產建築行業最多,共有48家,其次是非必需消費行業(44家)和醫療保健(33家),資訊科技行最少(22家)。但從回購規模上看,資訊科技公司出手最為闊氣,22家公司回購總額達122.93億港元,遠超第二名醫療保健(59.57億港元),地產建築行業位列第三,總回購金額為55.52億港元)。
招商港股通核心精選基金經理王超認為,回購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去年港股市場受互聯網、教育等行業的產業政策以及“雙減”等政策影響,恆生指數內權重個股回撤明顯,部分公司的股價已經遠低於公司的內在價值,公司回購能夠向市場傳遞出公司管理層對於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一定程度上穩定股價。
融通核心價值基金經理張婷也持類似看法,她認為回購一方面是公司認為目前股價被低估,充分相信未來公司的發展以及把握市場反彈機會,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傳遞信心從而穩定市場,另外也可以改善公司基本面數據。
作為去年港股市場的“回購王”,小米(1810.HK)自去年3月開始回購股份,全年累計回購約3.4億股,以成交均價計,回購總額超過84億港元。港股互聯網巨頭騰訊(0700.HK),也自去年8月開始頻繁回購自家股份,整個9月幾乎每個交易日都在回購,累計回購558萬股,耗資26億港元。
阿思達克數據顯示,香港本土地產商在股價下跌期間頻繁增持。去年7月和8月集中回購的新世界發展(0017.HK),以成交均價計,累計斥資約9.6億港元回購了2602萬股。李嘉誠旗下的地產旗艦長實集團(1113.HK)也在去年6月重啓回購,斥資約1.6億港元回購315萬股,此後李嘉誠及兒子李澤鉅繼續以個人或基金會方式增持長實集團股份。港交所數據顯示,在去年12月30日最後一次增持31.55萬股後,李嘉誠的持股比例已經提高至46.42%。長和(0001.HK)也在去年3月開始頻繁回購,累計回購2184萬股,回購金額超12億港元。
“公司大幅回購行為或暗示着公司認為當前股價被低估,且對未來經營狀況較有信心。” 王超解釋指,通過大舉進行回購,公司得以展現當下現金流充裕,經營狀況良好,向市場傳遞信心,暗含股價未來有提振的可能。
進入2022年,回購潮仍在延續。1月5日,騰訊在暫停回購3個月後再次開始回購股份,斥資約2億港元回購47萬股,並在1月6日繼續回購同等規模股份。京東(9618.HK)也在2021年底發佈公告稱,董事會已批准將2020年3月獲批的股份回購計劃的授權額由20億美元提高至30億美元,並將回購期延長至2024年3月17日。
回購顯信心
港股階段性底部或已到來
金融危機後,美股上市公司大規模回購股份。S&P DJI的數據顯示,2008年後的10年間標普500的回購總額接近5.2萬億美元,美股也在2009年開啓歷史最長牛市。相比之下,回購似乎尚未對港股走勢帶來明顯的積極影響,以科技股為例,小米和騰訊的股價在去年第四季度持續走低。
“根源主要是市場風險,特別是政策風險仍未明顯出清。” 張婷認為,港股市場外資具有定價權,受到中美關於中概股的雙向政策打壓以及美聯儲加息等因素影響,外資逐步撤退;其次,部分行業受到強監管政策影響並具有持續性和傳染性。
另一方面,港股回購與美股也不盡相同。王超指出,一方面港股回購比例仍然較小,因此對股價的影響較小,另一方面港股回購意在穩定股價,而美股則是一種“分紅”。“一般而言,回購規模與行業漲幅呈現正相關關係。而在港股,回購和恆生指數呈負相關關係。本次回購發生在行情相對底部,意在向投資者傳遞信心,穩定股價。與美股回購邏輯並不相同。”
但參考港股金融危機以來的五次回購潮,2022年港股股價可能有望提振。
興業證券的研究顯示,大規模的公司回購往往預示着階段性底部,並且後續均伴隨着一波上漲行情。金融危機時期港股出現了第一輪明顯回購潮。2008年,恆生指數下跌48.3%,港股上市公司的回購總規模同期內達到175億港幣,在接下來的12個月(即2009年1-12月),恆生指數上漲了52%。
另一輪規模較大的回購潮出現在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間恆生指數下跌16.2%,而上市公司累計回購額達409.8億港元。這輪迴購潮之後的13個月裏,恆生指數上漲49.5%,並在2018年1月突破了33000點。
廣發香港高級策略分析師鄭新煌認為,基於調整後的估值和風險溢價水平,2021年恆指的下行不僅完全消化了年初時過於樂觀的預期,而且已經計入了較為悲觀的情緒,目前的PE和PB水平都隱含着至少9%的估值修復空間。
另一方面,權重行業邊際改善,也有望帶來積極變化。王超認為,隨着內地房地產風險的緩解,2022年內房股和內銀股估值有望修復,同時互聯網的產業政策環境改善,配置吸引力也在提升,將“在規範中發展”。
結構性機會凸顯
把握新經濟估值修復機遇
經歷動盪的2021年,港股整體估值已經處於歷史低點。數據顯示,1月5日恆生指數滾動市盈率為10.53倍,處於35.46%的歷史分位點,為近十年中位數附近,互聯網、地產等估值調整“重災區”已處於長期底部位置。
“2022年港股大概率將迎來向上行情,”張婷認為,投資者在留意風險的同時,可關注具有高確定性的賽道,例如以互聯網為主的新經濟板塊潛在的估值修復機會、穩增長預期發酵下的基建產業鏈和地產等行業、受益於海外利率環境上揚的香港本地金融股等行業。
王超也判斷,新經濟行業是2022年主要的經濟發力點,並坦言將重點關注港股市場新經濟板塊的機會,包括新能源運營商、互聯網板塊、先進製造業板塊、新興消費板塊、生物醫藥板塊和高息股板塊。他認為,中長期來看,結合“碳中和”、“雙循環”等發展戰略,港股市場整體有修復空間,結構性機會也會很明顯。
從資金流向來看,港股已經初顯積極信號。12月的最後一週,在“聖誕行情”的帶動下,海外主動型基金逆轉了此前連續五週的流出趨勢,流入港股3.21億美元。中金的數據顯示,整個2021年,儘管港股表現不盡人意,但仍然吸引了639.4億美元的海外ETF和主動型基金的流入,幾乎是2020年流入規模的3倍。2021年,南向資金流入規模達4543億港元,也創下港股通開通以來的年度第二新高。
鄭新煌認為,2022年,投資者面對互聯網科技板塊或許不應該過度關注所謂的“政策底”何時到來,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確地認知和理解監管給行業長遠發展所帶來的益處,在政策落地的同時逐步打消疑慮及悲觀心理,推動“情緒底”反轉。他認為,考慮到板塊估值在2021年遭受史詩般的調降後已經處於歷史低位,後續具備較大的修復空間。
2021年,港股醫藥板塊也曾受高估值、疫情反覆和政策擾動等因素影響,出現大幅回調。展望2022年,王超認為,行業長期向好趨勢不變,港股市場上聚集了國內優秀的創新藥企,創新藥的國際化在穩步推進,CXO行業景氣依然。從需求端來看,老齡化加劇,對醫療健康消費的升級趨勢明顯;在供給端,越來越多優質創新藥械企業具備國際競爭力,有望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張婷認為,新基建,尤其是新能源與新基建相關的板塊也值得投資者關注,例如綠電、配電網改造、光伏、風電等。2021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明年經濟工作“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特別提出“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在政策推動下,基建有望迎來上行期。同時,基建板塊整體對流動性不敏感。在美聯儲政策收緊的態勢下,港股外資或將逐步撤退,基建特別是新基建將是較為安全的配置方向。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