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個垂直產業,各自用“10件大事”講述自己的故事,凝練成300個跌宕起伏的瞬間,記錄新舊產業的變革與資本市場的選擇,記錄行業的悲喜交集、絕地逢生、柳暗花明。這是中國產業生命力的真實寫照,見證了中國經濟在大考之下,每一次細微的驚人一躍。
回顧2020,金融科技行業“驚”與“喜”不斷。從P2P網貸實現清零、支付最大罰單落地、最嚴網絡小貸新規出爐等多個大事件,不難窺出金融科技監管思路愈加清晰;不過,“堵偏門”的同時也要“開正門”,從嚴監管的另一面,再現金融科技公司上市、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不斷、持牌消金數量有序擴容等,亦可看出行業的最新風向,後續,金融科技有望助力構建更加健康平衡的數字金融生態。
P2P網貸清零
從3月底的139家、到6月底的29家,從8月末的15家,再壓降至9月末的6家,最後在11月中旬完全清零,P2P網貸整治在2020年取得多個突破性進展。隨着5000家網貸平台退出,P2P時代也正式宣告落幕。從不斷壓降規模,到各地相繼取締,至最後完成全國清零,2020年P2P網貸數量下降速度如此之快,與監管從嚴清退、網貸本身問題集中暴露及宏觀經濟帶來的壓力均相關。但清零後續,更關鍵的是如何化解存量風險。後續,尤有必要從制度上加大對於老賴借款人的威懾和懲治,以提升資金回款有效性,維持金融秩序,防止金融風險的擴散。
支付罰單刷新
針對第三方支付違規問題,2020年依舊延續了往年的嚴監管態勢。12月17日,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年內央行已對支付機構開出超60張罰單,罰沒金額超3億元,是去年總額的2倍,其中有近半罰單涉及到“雙罰”。其中,商銀信公司涉16項違規行為,於4月29日被央行一次性罰沒1.16億元,刷新支付罰單最高紀錄。從這一鉅額罰單來看,當前監管對支付業的違法亂象有加碼趨勢,其中反洗錢、備付金等是重點監管領域,且這一嚴監管趨勢仍將持續。
監管沙箱擴容
自2019年12月底北京開啓創新監管試點後,中國版金融科技“監管沙盒”不斷鋪開,且呈現出加速趨勢。截至目前,北京市、上海市、重慶市、深圳市、河北雄安新區、杭州市、蘇州市、成都市、廣州市九市(區)均先後成為“監管沙盒”試點地區,且均已發佈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名單,共60個惠民利企創新項目,涉60餘家金融機構以及30多家科技公司。其中,北京已發佈兩批次試點名單。目前第三批已經“在路上”,將吸引更多有先進性、可推廣的金融科技項目。
數字人民幣試點不斷
繼10月深圳試點數字人民幣之後,蘇州市數字人民幣紅包活動正如火如荼開展中。相較深圳的數字人民幣紅包測試,此次的蘇州試點增加了不少新亮點,包括電商線上場景、離線錢包支付體驗紛紛落地,數字人民幣支付體驗迎來全新升級。截至2020年8月底,全國共落地試點場景6700多個,覆蓋生活繳費、餐飲服務、交通出行、購物消費、政務服務等領域。其中,數字人民幣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以及未來的冬奧會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後續,數字人民幣有望進一步擴大試點城市,且應用場景也有望進一步豐富。
螞蟻IPO折戟
本將促成全球最大IPO,卻不想在敲鐘前夕被監管緊急喊停,螞蟻IPO折戟讓業內唏噓。按照原定計劃,螞蟻將於11月5日在滬港兩地同步掛牌上市,擬籌2312億元,成為全球最大IPO。不過,監管之錘較上市敲鐘來得更快。11月2日,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對螞蟻實際控制人馬雲、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進行監管約談,11月3日,上交所及港交所再突發公告暫緩螞蟻上市。沈默一個月後,12月15日,井賢棟首次公開發聲,螞蟻集團正在監管指導下全力做好暫緩上市的善後工作,對照監管部門的要求,照鏡子、找不足、做體檢,積極配合監管,進一步落實監管要求。
金控辦法施行
9月13日,央行《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正式出台,對金融控股公司實施市場準入管理,規範金融控股公司的股東和資本管理,並提高了違規行為的處罰金額,對機構設置了合理過渡期。由此,金融控股公司正式告別“野蠻生長”,邁向被強監管的隊伍行列。
持牌消金擴容
一年內6家消金公司獲批,其中兩家獲批時間還在同一天,持牌消金行業的2020年進入了歷史獲批的熱潮階段。從目前來看,已獲批及已開業的消費金融公司大體可分為銀行系、產業系和互聯網巨頭系。隨着機構的不斷擴容、增資,持牌消費金融公司股東結構也不斷多元化,今後消金市場的競爭也將會加劇。在業內人士看來,消金牌照之所以會在2020年密集獲批,一是“開正門、堵偏門”;另外則是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民間借貸利率上限調整
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調降一事於8月塵埃落定:以一年期LPR的4倍為標準,相較於過去的24%和36%,有較大幅度地下降。降低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不僅僅是對民間借貸的規範,對整個金融市場也產生深遠影響。在業內人士看來,司法認定的利率上限,決定了民間借貸市場的定價空間,將改變借貸市場的供給格局。利率上限的大幅下降,對於民間借貸市場的參與主體,包括機構和借款人,產品和科技創新,以及金融機構的借貸市場都將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市場將進入金融科技為王的新階段。
陸金所控股赴美上市
經歷長達六年的上市傳聞後,“互金一哥”上市靴子終於落地。2020年10月30日,陸金所控股正式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股份代號LU,開盤價11.75美元,市值292億美元。此前招股書首次完整披露了陸金所控股近年來的財務數據,從2017年到2019年,陸金所控股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78億元、405億元、478億元,淨利潤分別為60億元、136億元、133億元。
網絡小貸新規出爐
網絡小貸業務迎來統一管理。11月,銀保監會會同央行等部門起草了《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明確監管主體,對網絡小貸在經營過程中的風控體系、單户上限、信息披露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規範,並劃定了禁止跨省展業、聯合貸款出資不低於30%的若干紅線。在分析人士看來,新規以文件形式賦予網絡小貸正式的牌照身份,相對來説,缺乏許可的將會被列入非法金融活動的範疇,對明確合法與非法、使網絡小貸業務正本清源具有積極意義。
北京商報記者 嶽品瑜 劉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