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世界抗疫信心 注入全球復甦動能——國際社會積極評價2020中國經濟年報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國經濟交出亮眼“成績單”。國際社會對此高度關注並予以積極評價,普遍認為在世界經濟陷入衰退的大背景下,中國預計成為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凸顯了中國在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巨大成功,彰顯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蓬勃活力。中國經濟率先復甦,保持增長勢頭,將有力提振世界抗疫信心,助力全球經濟恢復動能、走出困境。

  俄羅斯媒體認為——

  出色表現超出預期

  俄羅斯媒體高度關注中國經濟數據,在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2020年經濟數據後,積極予以報道。

  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發表題為《2020年中國GDP增速超預期》的報道稱,在經歷2020年第一季度劇烈下滑後,中國經濟成功復甦並實現全年2.3%的增長。報道指出,儘管該經濟增速系過去四十多年來最低值,但中國預計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俄羅斯報》在報道中指出,穩定的出口表現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提供了動力。報道關注到中國網絡零售的強勁表現並提到,去年中國商品網上零售額快速增長14.8%,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保持穩定,約有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在網上購物。

  俄Prime經濟新聞社刊發俄證券經紀公司Open-broker首席分析師科切特科夫觀點認為,中國又一次用穩定的增速令世人驚訝。

  俄列格努姆通訊社援引專家觀點認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幾乎所有國家經濟下滑,中國經濟增長2.3%的表現可謂出色。促使中國實現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是中國勞動生產率高、工人組織性和紀律性強以及國家對工業的高水平保障。實體行業並未受隔離措施過多影響,也保障了中國經濟增長。

  英為財情(Investing.com)俄文版總編科舍列娃認為,中國嚴格的防疫舉措使其迅速控制了疫情,中國經濟所受影響也比其他國家小。

  俄羅斯普遍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並視中國的快速發展為利好因素。“今日俄羅斯”國際通訊社的報道指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將確保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接近8%。中國將在注重發展國內市場的同時,繼續對外部合作伙伴提供更高的經濟開放性。報道認為,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將助力整個亞洲地區經濟加速復甦,也有利於俄羅斯發展。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代理所長馬斯洛夫表示,中國國內消費增長意味着中國能購買更多俄產品,對俄而言是利好。(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駐塔什干記者 李遙遠)

  美國媒體分析——

  實現完美V型復甦

  在中國2020年GDP數據出爐之際,美國媒體紛紛予以積極肯定。《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和彭博新聞社紛紛撰文稱,2020年全球經濟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中國維持了經濟增長勢頭,中國的民族復興抱負得以繼續向前推進。

  《華爾街日報》相關報道稱,中國通過強有力的行動控制了疫情,挽救了經濟。當西方國家去年春天遭受第一波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時,中國龐大的製造業已經在政府復工復產保障措施的扶持下重新恢復活力。中國的出口與逐步增加的基礎設施支出共同為全年經濟穩步復甦提供了動力。

  《華爾街日報》援引德意志銀行首席亞太經濟學家斯潘塞的觀點稱,中國經濟實現了完美的V型復甦。中國早於西方國家恢復常態,也幫助全球避免了原本會更加嚴峻的一年。中國2020年GDP在全球GDP中的佔比擴大1.1個百分點,創上世紀70年代以來的最大年度增幅。一些預測者現在預計,中國經濟在2021年將進一步增長至少8%。

  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副主席麥克威廉斯表示,中國較高的利率吸引了大量資本湧入,提振了人民幣兑美元匯率,並提高了中國經濟活動以美元計算的價值。2020年中國的優異表現,還有助於全球經濟的整體發展。

  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全球經濟與發展高級研究員哈拉斯表示,如果沒有中國的貢獻,去年全球經濟將萎縮5.7%,而世界銀行現在預計的萎縮幅度約為4.3%。哈拉斯表示,在過去20年裏,中國平均每年提振全球經濟增長約0.8個百分點,而中國去年的相對優異表現意味着,中國對全球經濟的提振作用可能是通常貢獻水平的近一倍,他的計算約為1.5個百分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駐華盛頓記者 關晉勇)

  歐洲媒體評價——

  強勁復甦勢頭還將延續

  歐洲主流媒體高度關注中國國家統計局18日公佈的中國經濟數據。

  德新社的報道指出,去年夏天中國已經成功控制了疫情,新增病例很少,經濟活動迅速恢復了正常。中國去年經濟增速超過很多人的預期,且經濟增長的勢頭今年還將延續。

  德國墨卡託中國研究所專家岑格萊恩表示,中國經濟2020年的增長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希望。同時,德新社還將德國去年下滑5%的GDP和中國去年的經濟數據進行了對比。報道認為,以美元計,2020年12月份對外出口增速高達18.1%,説明中國經濟正在積極適應新的國際市場供求關係。隨着各國採取封鎖措施,用於居家辦公的電子設備出口量明顯超過了醫療防疫用品。中國出口企業抓住了這一市場機遇。專家分析認為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勢頭將延續。

  德國《經濟週刊》題為《2021年中國仍將比世界其他國家實現更快增長》的文章指出,去年中國經濟增長超出普遍預期。文章指出,當世界大多數國家2020年都經歷衰退時,中國依然實現了2.3%的增長。中國經濟毫無疑問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發動機”。文章分析指出,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勢頭仍將延續,甚至有可能超越疫情前的增長水平。而從今年開始實施的“十四五”規劃將給中國經濟注入新的活力。文章認為,“十四五”規劃着眼於當前及未來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製造等將在中國經濟中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

  英國《金融時報》撰文指出,去年第四季度中國經濟6.5%的增速甚至高於疫情之前。文章指出,近期公佈的經濟數據顯示出中國通過有效控制疫情,成功扭轉了去年年初受疫情衝擊的經濟下行走勢。工業生產強勁復甦成為中國經濟回升的重要推動力。

  法國《回聲報》報道稱,當全球經濟正陷入衰退之中時,中國經濟正在加速。中國的經濟增長現在恢復到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這主要得益於強勁的出口以及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投資領域的強勁增長。(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駐柏林記者 謝 飛)

  非洲輿論認為——

  展現強大韌性與彈性

  中國國家統計局近日公佈2020年國民經濟運行數據,非洲主流媒體和有關人士對此高度關注。他們積極評價中國在新冠肺炎疫情挑戰下取得的經濟發展成就,認為這展現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期待抓住中國經濟發展機遇,加強中非互利合作。

  埃及《金融報》網站報道稱,儘管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衝擊,中國仍在2020年實現了2.3%的經濟增長,預計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強勁出口的拉動下,中國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成效明顯,利潤連續數月增長,並向世界各國出口疫情期間急需的抗疫物資和電子產品。

  南非貿工部負責對華事務的官員賈布向經濟日報記者表示,中國經濟經受住了疫情考驗,展現出強大彈性與韌性。特別是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長6.5%,説明中國經濟增長已基本回到正常軌道。他強調,南非一貫重視發展對華經貿關係,期待後疫情時代與中國建立更密切的經貿聯繫,相信中國經濟增長將為世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復甦帶來積極影響。

  南非《商報》網站報道稱,中國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長6.5%,這一增速超過大部分經濟學家預期。中國政府採取嚴格措施遏制疫情蔓延,並出台一系列經濟刺激措施,還鼓勵企業提高產能向海外出口緊缺商品,這都有助於中國經濟實現增長。

  肯尼亞廣播公司網站發表評論稱,由於實施了強有力的抗疫措施和經濟政策,中國經濟復甦速度快於外界預期。2020年中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脱貧,貧困縣全部摘帽,中國經濟保持增長對如期完成脱貧攻堅目標任務意義重大。在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中國發展依舊穩定,這體現了中國經濟的韌性。

  評論稱,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中國正在持續增加商品進口,這將為非洲廣大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帶來希望和機遇。相信在中國經濟復甦與中非互利合作的帶動下,非洲民眾也將逐步擺脱貧困,生活水平與基礎設施將得到改善。(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駐比勒陀利亞記者 田士達)

  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理事長笠井㷍雄:

  中國正從“成長”變“成熟”

  中國國家統計局近日發佈了2020年經濟數據,日本經濟專家、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理事長笠井㷍雄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防疫和經濟發展成績給中國社會帶來巨大信心,日中雙方應繼續鞏固經濟關係,促進經濟交流。

  笠井説,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GDP下降6.8%,但此後以3.2%、4.9%、6.5%的增速恢復,實現全年2.3%的增長。在西方發達國家普遍陷入負增長環境下,中國實現正增長,説明中國採取嚴格的城市封鎖和限制人員流動等措施,對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奏效。GDP史上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具有劃時代意義。這些成績給中國社會帶來巨大信心。目前看,對“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未設定GDP等數值目標,這是不盲目追求數值目標的體現。中國正在從“成長”變為“成熟”。

  笠井表示,疫情初期中國一些地方應對不當,為此付出了代價,因此要吸取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教訓,完善各領域應對措施。整體來看,在防止疫情擴散和促進經濟恢復方面,大數據、健康管理APP等高科技手段發揮了巨大作用。

  對日本而言,中國是重要的貿易伙伴,無論日中關係、世界形勢如何變化,這一重要夥伴關係不會發生變化。笠井認為,構築不受雙多邊政治形勢影響的、穩定的經濟關係至關重要,這符合兩國的長期利益。笠井表示,日中兩國互為重要經濟夥伴,應在最大限度控制疫情傳染的基礎上,在確認安全的同時重開人員往來,雙方保持密切溝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駐東京記者 蘇海河)

  中國經濟金融研究所(韓國)所長全炳瑞:

  產能恢復令人印象深刻

  中國經濟金融研究所(韓國)所長全炳瑞近日對經濟日報記者表示,在全球經濟增速預期為-4.4%、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速預期為-5.8%的情況下,中國2020年經濟增速卻達到了2.3%,可以説中國經濟“成績單”很不錯。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程度決定着2020年各經濟體的增速,中國在全世界範圍內率先控制住了疫情,中國政府展現出的優秀防疫能力正是中國經濟保持正增長的重要原因。

  全炳瑞表示,從2020年中國主要經濟指標來看,製造業產能恢復情況給人留下了較深印象。由於疫情蔓延,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製造業產能都未能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疫情發生之前的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製造業的生產能力曾創下歷史新高。而2020年第四季度製造業的生產能力,已經恢復到了約為2019年四季度77.5%的水平。這可以被視為中國製造業正在恢復到正常水平的重要信號,同時也成為大家看好2021年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重要依據。

  全炳瑞認為,去年中國服務業的發展狀況相對良好。受疫情影響,去年第二季度,相比經濟增速和製造業產值增速,服務業產值增速顯得並不是很理想。但進入第四季度後,服務業產值突飛猛進,對GDP形成了拉動作用,可見服務業不但恢復到了正常水平,而且發展情況比預想的要好。全炳瑞還表示,投資和就業問題與整體經濟形勢息息相關,下一階段這兩個問題需給予關注。(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駐首爾記者 白雲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717 字。

轉載請註明: 提振世界抗疫信心 注入全球復甦動能——國際社會積極評價2020中國經濟年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