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無肉不歡”的吃貨們來説,豬肉是最剛需的食材了。不知道您最近有沒有發現,“二師兄”又雙叒叕降階了!數據顯示,生豬和豬肉價格均連續9週迴落,3月份豬肉價格呈現跌幅擴大趨勢。能愉快地吃吃吃了嗎?“清明”和“五一”雙節來臨,豬價還會反彈嗎?
王建鋒攝(中經視覺)
“二師兄”坐滑梯
“跌”是最近形容豬價最恰當的一個字。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集貿市場豬肉價格漲至2021年1月第3周54.22元/公斤後連續9週迴落,3月第4周為44.09元/公斤,環比跌2.6%,同比跌22.5%,累計跌18.7%。
商務部監測白條肉批發價格1月第3週上漲至47.47元/公斤後連續8周小幅回落,3月第3周(3月19日)為36.80元/公斤,環比跌2.3%,同比跌24.2%,累計跌22.5%。
價格緣何連跌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增勇認為,消費淡季、凍品流通恢復疊加供給增加帶動豬價回落。
節後豬肉消費需求下降
3—4月份一般都是每年消費需求淡季。部分地區受豬價下跌影響,生豬拋售情況仍存在,低價白條豬肉短期衝擊市場,需求低迷導致豬價連續回落。
生豬出欄量增加顯著
生豬供給增加疊加壓欄大豬以及小型白條增加,帶動生豬和豬肉供給顯著增加。從數據來看,1—2月定點屠宰企業生豬屠宰量3376萬頭,同比增44.2%。同時,節前豬價下跌導致一部分大豬壓欄節後集中出欄,部分地區養殖户受疫情風險影響提前出欄80公斤左右生豬。
儲備肉持續投放
國家儲備凍豬肉1月份以來累計投放21萬噸。3月份投放力度較前期下降,連續2次合計2萬噸投放,成交率較高,達到90%以上,豬肉供給充裕。另外,禽肉、牛羊肉等其他肉類供給充裕,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豬肉消費需求。
豬肉進口增加、凍品流通恢復
從數據來看,2021年1—2月累計肉類進口160萬噸,同比增長27.6%。豬肉及豬雜碎進口90萬噸,同比增長25.2%,其中豬肉進口70萬噸,同比增長26.2%。
目前港口通關比較順暢,從流通渠道和地區來説,凍品流動管理較年前合理放鬆,對進口商而言,目前凍品利潤相對豐厚,2月底3月初開始積極出貨套現。從加工端來看,前期加工廠凍豬肉庫存少,當前凍品採購積極性提升,對國內鮮豬肉需求下降。
王春攝(中經視覺)
真跌還是假摔
朱增勇認為,“清明”和“五一”雙節來臨將短期提振消費,但消費需求總體仍處於淡季。
綜合來看,國內生豬供給將會持續恢復性增長,凍品流通改善有效補充豬肉供給,同時政府儲備豬肉在雙節前或將小量繼續投放,而豬肉消費動力不足。因此,雙節前豬價或短期止跌回升,但豬價回落的總體趨勢不變,三季度或將季節性回升,但回升空間和時間有限,豬價繼續回落。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愛華此前曾表示,從監測的生豬生產大縣的數據來看,生豬出欄和存欄都處於持續恢復的過程中。未來預期來看,隨着生豬生產的逐步恢復,豬肉價格有望繼續回落。
幾家歡樂幾家愁
豬價下跌對廣大吃貨朋友們肯定是“好消息”,可以有效改善伙食,降低生活成本。有專家表示,目前豬肉價格下降尚不至於達到傷農的程度,養豬成本並沒有明顯變化,但生豬養殖企業或農户的利潤必然會減少。
另外,豬肉價格維持在低價,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起到抑制作用。比如,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月CPI同比下降0.2%。數據分析顯示,畜肉類價格下降7.3%,影響CPI下降約0.34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下降14.9%,影響CPI下降約0.39個百分點。
據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莫開偉的觀點,豬肉價格持續下跌,如果再降到過去水平的話,估計也會帶來不少問題:
一是讓生豬養殖專業户賺不到錢,又會讓大批生豬專業養殖户減少養殖數量,從而加劇市場生豬存欄數量減少,進而會加劇市場豬肉價格的報復性反彈,也就會讓生豬養殖與豬肉供應陷入一種惡性循環怪圈。
二是豬肉價格週期性怪圈導致豬肉價格波動不穩,使得生豬養殖專業户在增加生豬養殖與減少生豬養殖之間頻繁地變動,導致養殖資源的浪費,對生豬養殖來説是一筆非常大的損失,養殖户的損失最後也是要讓市場消費者來買單的。
針對目前豬肉價格情況,有專家建議適當靈活調整凍豬肉市場投放節奏,平衡市場供求,確保豬肉市場能夠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