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蔚來(NIO.US)底牌,窺探新能源車行業的“兩條戰線”

蔚來(NIO.US)向行業扔了“王炸”,美股造車新勢力僅其一枝獨秀大漲,A股及港股鋰電和汽車板塊狂跌,蔚來到底做了什麼?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蔚來於1月9日舉辦了“NIO Day 2020”,發佈首款轎車產品ET7,並且將於2022年第四季度使用150kWh電池包。據瞭解,該電池包可實現360Wh/kg的能量密度,可全面提高現有車型的續航里程,如新的ES8全系列續航里程可達到850km,受到該信息影響,次日在行業其他股大跌下,蔚來股價漲6.42%。

固態電池有望明顯提升電池的安全性、單體能量密度和壽命,但固態電池尚有技術難點需要攻關且成本較高,目前尚無規模化生產,留給投資者更多的是概念性的。蔚來搞固態電池勢必會對資金產生大量的消耗,1月12日,該公司公告擬發行13億美元可轉換優先票據,而截至2020年9月,其現金等價物193.3億元。

實際上,不管是特斯拉的大降價,還是蔚來發布新款車型以及配備新技術,新能源汽車行業混戰的競爭格局已經到來,各大造車勢力的關注點將在於兩個維度:一是營銷攻關,二是技術攻關,其中技術攻關最為重要,誰能率先解決限制行業(續航短及充電時間長等)發展的難題,就獲得行業主動權。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兩條戰線”

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格局分明,海外由特斯拉主導,寶馬、奔馳以及奧迪等傳統車企龍頭紛紛進入新能源車市場,市場份額進一步分割,而國內由比亞迪主導,誕生兩股勢力,自主品牌勢力和海外特斯拉勢力,自主品牌又細分兩股力量,一是以比亞迪為首的傳統車企,二是以蔚來為首的造車新勢力。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在新能源車行業發展較海外快,全球行業參透率不足4%,美國的行業參透率更是不足2%,而國內已達5%。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疊加政策支持,吸引了海外車企以及非行業內的企業進入市場。

各大車企都在劃分區間市場份額,特斯拉大降16萬元,國產Model Y售價降至30多萬元,直接動了蔚來以及理想汽車的奶酪。蔚來此次發佈新車型ET7,不僅配備了固態電池,還包括智能化激光雷達系統,像是對特斯拉“宣戰”。

從蔚來(NIO.US)底牌,窺探新能源車行業的“兩條戰線”

固態電池以及激光雷達系統都對行業及上游均造成了一定的衝擊,主要為目前大部分車企並沒有完整的產業鏈,動力系統以及智能化零部件大都是外採,供應商基本為寧德時代或者比亞迪(01211)。蔚來在動力系統的技術攻關,一方面使得車型更具有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也為其完整產業鏈佈局帶來機會。

從數據上看,2020年12月份,蔚來實現交付量7007輛,全年交付量43728輛,領跑造車新勢力,但相比於特斯拉仍有較大的差距,特斯拉於中國市場交付達14萬輛,而全球市場交付量約50萬輛,穩坐行業榜首。不過相比於其它造車新勢力,蔚來具有較大的優勢,2020年全年,理想及小鵬交付量分別為32624輛及27041輛。

比亞迪的市場集中在10-20萬元的客户羣,特斯拉降價後售價仍差價較大,替代性不強,2020年12月新能源車銷量28841輛,同比增長達120.2%,繼續領跑新能源汽車行業,全年銷量189689輛,穩居國內市場份額之首。比亞迪是國內唯一具有完整新能源產業鏈的企業,行業優勢明顯。

未來新能源車行業的技術競爭主要有兩條路線:一是動力系統技術提升;二是智能化裝備提升產品力。市場競爭是殘酷的,資金、技術以及人才都是行業最主要的競爭籌碼,行業洗牌必然會誕生出優勝者。但在行業發展前提下,各大車企的技術及裝備賽最受惠的還是上游供應鏈企業。

行業激烈競爭而上游狂歡

國內車企的新能源車動力系統主要供應商為比亞迪和寧德時代,由於鋰電池具有較其他動力電池更好的性能,從而成為行業主流動力裝備。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目前已經形成全球最完善的中游鋰電池及其上游產業鏈集羣,通過配套領先電池廠商與車企,材料廠商進入新能源汽車全球供應鏈體系。

從蔚來(NIO.US)底牌,窺探新能源車行業的“兩條戰線”

根據安信證券發佈的研報,2021 年,全球對應動力電池需求將達 226GWh,同比增長約74%。在政策指引下,行業需求前景廣闊,特別是中國市場。實際上,行業高速發展過程中,部分企業利用資金及技術優勢,通過收購、參股或者自建上游供應系統“跑馬圈地”,通過以此在行業中佔據優勢。

從電池上游端來看,電解液、隔膜及負極材料等細分行業龍頭大都採取與下游掛鈎模式,如電解液環節的新宙邦、濕法隔膜環節的恩捷股份、負極材料環節的貝特瑞,均已導入海外主流電池廠LG、三星SDI、松下的供應鏈體系。此外,NCM 正極材料龍頭當升科技,已經實現SKI與LG 的批量供貨。

此次蔚來發布的固態電池強化負極用金屬鋰和高鎳化應用趨勢。從目前技術角度看,現階段廣泛應用的石墨負極材料已經接近其理論比容量極限(372mAh/g),特斯拉Model 3使用的2170 電池採用了硅碳的技術路線,在傳統的石墨負極材料中加入了10%的硅,使其比能量可達到 300wh/kg。

蔚來的“固態電池”超越了特斯拉電池的能量密度,若實現量產,蔚來在同價位的車型將佔據行業上風,而量產後的產業鏈佈局,也使其具有電池輸出的創收能力。高鎳化動力電池將成為行業常態,相關的供應商將大大收益。不過固態電池仍有很多技術難關,大部分券商預計其商業化前景並不樂觀。

在智能化路線上,主要為自動駕駛和電子智能化,大部分車企的智能化裝備也都是外部採購,如去年長安、上汽以及廣汽均有和“智能化”上游龍頭合作。從行業看,如自動駕駛域控制器領域龍頭德賽西威,座艙電子領域均勝電子以及智能底盤中鼎股份等,有望在與車企合作中帶動業績增長。

實際上,智能化最重要的核心是自動駕駛技術,蔚來在新車上安裝激光雷達系統,提高了汽車自動化水平,對應L4級別以上的無人駕駛系統,激光雷達被認為是必須的傳感器之一。目前激光雷達市場規模較小,但以雙位數成長,市場前景較大,不過該產品造價較高,一般在高端車型中使用。

綜上看來,新能源汽車行業格局正在發生變化,行業的話語權在於誰能率先解決限制行業發展的難題,而蔚來發布新款車型,配備的兩款產品攪動行業蛋糕,固態電池提升了動力系統性能,激光雷達提升了自動駕駛水平,進一步突破行業發展限制,側面提升了行業對上游需求。不可否認,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將加劇,但上游供應鏈企業卻因此迎來市場狂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22 字。

轉載請註明: 從蔚來(NIO.US)底牌,窺探新能源車行業的“兩條戰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