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林奇時代的抱團取暖
比如一隻股票最低可以10倍,最高可以90倍。
但頂部與底部是相對好判斷的,那就是一個大概的,毛估的區域。
最過於撲朔迷離的階段,屬中間階段。
高的不像話,低的又過分。
1、關鍵詞轉移
各個指數估值,大都在歷史較高位置。
其中,新冠影響經濟導致市盈率失真;以及銀行地產拉低整體位置。
高低不就,撕裂的厲害。
這些年的情緒熱度指數,關鍵詞已經不是股票。
因為這個關鍵詞已經是死人圖;
而是這張心電圖;
這與林奇時代,太像了。
2、林奇時代
説一組數據;
越是發達國家,房地產在總資產裏佔比就會越低,金融資產越高。
18年的數據為:
美國金融資產68%,房地產27%;
英國金融資產53%,房地產35%;
中國金融資產12%,房地產78%;
印度金融資產17%,房地產76%。
參考與對比發達國家,這就是時代大趨勢,資產方向在轉移。
養老金居民儲蓄,也是官方惦記促進市場的一塊五花肉。
金融資產無非股票,基金,債券,黃金。
從關鍵詞指數中可以得知,投資者從股票熱度,轉向基金熱度。
基金規模提升,話語權加重,抱團現象也就可以解釋。
因為基金募集了更多的錢,大概率會加倉已經持有與重倉的股票,市場能不分裂麼?
林奇著作給人印象深刻的故事之一,就是基金買眾所周知的明星企業,那麼下跌就是明星企業的事,與管理人無關。
這種狀態不正是抱團麼?
並且,基金更怕踏空。
因為投資者將錢交給基金,不是讓基金收取管理層,並且空倉的。
下跌可以解釋為行情不好,但踏空,那就是基金問題。
同樣是一個投資者將錢交給基金的大時代,林奇在書中呼籲;
“你們要自己好好買股票,多買股票。”
3、林奇法則
面對基金抱團取暖,回顧林奇的做法,即逆勢而為,也順勢而為。
尋找業績增長良好,估值合理與偏低的的冷門股。
原因有兩個;
(1)冷門股,關注度低,估值位置不會高。
(2)冷門股沒有抱團現象,從而缺少股票下跌,基金因贖回壓力,被動賣出。
並且,林奇的換手率極高,也是出於試探股票彈性。
人人都愛強勢股。
至於冷門股不會受到關注,估值不會上漲的命題,是偽命題。
因為如果是好公司,業績持續增長,遲早會被關注。
基金跟着股票走,而非股票跟着基金走。
但冷門股的難度很高,就如同好公司特別少。
所以,冷門股需要分散;林奇,也是分散的。
説林奇逆勢而為,是因為獨立思考,不抱團,不矯情。
説林奇順勢而為,是根據市場情況,尋冷門,守空房。
就目前而言,市場中的熱門股,熱度着實太高。
還是那句話,2021年,放低預期,防守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