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綠色基因”,中國綠髮這樣書寫“雙碳”綠色答卷
我國承諾2030年前碳達峯、2060年前碳中和,彰顯了引領世界經濟綠色復甦的大國擔當,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有力抓手,也將綠色發展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中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命脈,在這場波瀾壯闊的“綠色低碳”大考中,承擔着戰略支撐作用。中國綠髮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綠髮”)帶着與生俱來的“綠色基因”,如何結合自身產業優勢,書寫“雙碳”答卷?
綠色低碳理念引領高能未來
綠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是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黨的十八大,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十八屆五中全會,“綠色發展”上升進入“五大發展理念”;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峯後穩中有降”。綠色發展的號角不斷吹響。
作為綠色發展的“國家隊”和“排頭兵”,中國綠髮主動扛起綠色低碳發展的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以“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為使命,將綠色低碳理念融入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在綠色驅動發展理念統領下,中國綠髮擘畫綠色低碳發展的總藍圖,促進國有資本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在推進綠色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中發揮主力軍作用,在維護國家能源安全、建設科技強國中發揮戰略支撐作用。綠色規劃、綠色管理、綠色建設、綠色服務、綠色金融、綠色科技,格局更大的綠色願景、敍事和轉型正在出現,中國綠髮從建築空間端、綠色能源端、生活服務端全方位推動業務走上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綠色低碳行動增添發展成色
綠色低碳發展是時代呼喚,是國家戰略,也是企業自覺和發展密碼。中國綠髮聚焦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戰略任務,形成了綠色能源、低碳城市、綠色服務的全國性產業佈局。
追風的翅膀,捕光的鏡子,澎湃的海浪,在山川田野、戈壁荒漠、蔚藍海面,新的能源革命和實踐正在上演。中國綠髮大力發展規模化、精益化、智能化綠色能源產業,以“基地型、效益型、示範型、創新性、精品型”為開發導向,形成了“海陸齊發、多能互補”的綠色能源體系。
城市是推進降碳減排的重要載體,根據中科院《中國碳中和框架路線圖研究》和清華大學《中國建築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2020》,建築碳排放約佔全國總碳排放量的42%。中國綠髮大力提升建築產業鏈供應鏈聚合能力,組織開展低碳零碳負碳重大科技攻關,帶動建築材料、建築節能等上下游產業向低碳化迭代;從人居價值需求出發,探索建築與其居住者的健康和福祉關係,打造健康家園產品標準體系。
光伏發電、高透光的玻璃幕牆、高效的熱回收新風系統……在中國綠髮運營的文旅、商業、酒店、物業項目,綠色低碳舉措隨處可見。中國綠髮全力推進綠色服務向縱深發展,在產業發展中全面倡導綠色健康理念,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綠色低碳成果彰顯央企擔當
作為綠色發展引領者,中國綠髮在減碳方面早有佈局,打造了一批具有領先地位的綠色產業,不斷提供更加優質的綠色能源、產品和服務。
科技創新事關發展增量,圍繞綠色能源低碳前沿技術和關鍵技術難題,中國綠髮不斷加大科研技術攻關投入,持續提升清潔能源的建設運行水平,取得了一系列技術突破,並積極開展液態空氣儲能、氫能等前沿儲能技術研發應用,探索能源供給側減碳新路徑。中國綠髮在青海建設的海西州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國家示範工程,是世界上首個集“風、光、熱、儲、調、荷”於一體的多能互補的項目,解決了新能源發電間歇性、波動性問題,填補了國內風光熱儲調荷智能調度的技術空白。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按照“端、網、雲、用”構架理念,中國綠髮自主研發“海風天眼”數字化智慧型海上風電安全協同系統,在江蘇如東建成了國內首個全生命週期數字化智慧型海上風電場。
從綠色建築到健康社區,再到低碳城市,中國綠髮的“綠色低碳”不斷升級加碼。全面對標中國綠色建築標準、WELL、LEED三大主流綠色標準體系,中國綠髮開展更高等級的100% 綠色建築認證行動,目前已經取得了180項綠色建築認證,成為首個實現100%綠色建築認證的企業。濟南魯能領秀城被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認證為全域健康社區運營金級,成為首個獲得運營標識認證的社區。今年8月28日,中國綠髮首個低碳城市示範項目落位江蘇溧陽,將以綠色驅動發展理念為引領,全力建設現代化綠色低碳產業新城。
綠色低碳發展任重道遠。中國綠髮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向着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的起步之年,也即將迎來‘雙碳’目標提出一週年,作為聚焦綠色發展的央企,中國綠髮將以更大力氣落實‘雙碳’行動要求,立足‘兩個大局’,心懷‘國之大者’,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打造綠色低碳綜合型行業領軍企業,建設世界一流綠色產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