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多以來,在通脹陰雲之下,美股崩盤聲此起彼落,但仍然無阻其持續創新高。
從去年穀底至今,納指表現最好,漲幅達到123%,而標普500和道指漲幅則分別為103%和94%。
納指領漲的背後基於兩大原因,一是疫情催化了大量科技需求,例如遠程辦公、電商等,亦推動了科技行業的快速發展。
二是在零息環境下,現金流貼現模型的估值得到大幅提升,而市場對高估值容忍度也更為放鬆。
兩大因素共振造就了永遠的神,促使美股每次回調後都創新高。
以納指100為例,估值早已突破了近10年高位,處於35倍PE的水平。
相比下,擁有「港版納指」之稱的恆生科技指數,表現慘不忍睹,不但跑輸通漲,更要錄得負回報。
於2020年7月27日,恆生科技指數以6918的基數正式啓動,截止8月11日,收報6820點,累計下滑1.4%,從2月高位更是跌了近38%。
同期,納指100上漲43%。
納指100於1985年2月發佈,基點為125,現在已經漲到15000點水平。
畢竟,納指是全球的頂級資產,包括蘋果、微軟、亞馬遜等,兩大指數背後公司質地的不同,也令可比性大大減少。
但事實上,恆生科技指數的垃圾表現,更多是來自於指數的一個重大Bug,“快速納入機制”。
不過,先來看兩個指數的相似與不同之處,恆生科技指數由30只股票構成,納指包括所有於美國那斯達克上市的股份,多於1700只,而納指100則基於前100只。
不論從市場深度,或是寬度,恆生科技指數與納指100無疑是相差極遠。
但從佔比來説,結構上卻是相近。兩大指數均是在市值加權的基礎上,按相應的指數編制規則計算出來。
於恆生科技指數中,佔比最多為阿里巴巴,近12%,其次是8.8%的小米以及8.2%的舜宇光學,前5大共佔44%,前10大佔69%。
納指100方面,佔比依次最大是蘋果、微軟、谷歌,分別為13%、12%、10%,前5大/10大共佔50%/62%。
所以説,兩大指數均取決於頭10大企業的表現。
具體來看,對比250日的漲跌幅,美股前20名無一下跌,表現最厲害的是特斯拉,漲近160%,而最差的是亞馬遜,漲不到10%。
至於恆生科技指數,全部30只,同期有14只上漲,數量接近一半,體現出企業質地的差別,其中表現最好的是明源雲,其次是小米,最差的是新東方在線和汽車之家。
當然,這未考慮到期間指數的變動,以權重帶來的影響,以新東方在線為例,從一開始便在指數當中,佔比為1.57%。
由於指數沒什麼變動,以目前佔0.11%來計算,下跌86%僅拖累指數1.25%,影響不到90點,雖然是拖累,但算是雷聲大雨點小。
權重最大的那幾只,才是最致命的傷害
。
從變化來看,阿里巴巴從當初的8.53%佔比提升至12.02%,這並不是股價好,只是於今年7月份最為抗跌,佔比才從7月初的8.2%大幅提升接近4個百份點。
近20個交易日,成份股有一半以上跌幅超過10%,包括佔比超過5%的騰訊、美團和京東。
從發佈至今,幸好有小米和舜宇光學在支撐,兩者期內累漲約76%和48%,為指數貢獻近10%漲幅。
拖累最厲害的,依次是阿里巴巴、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這不包括被刪除的,由於當初加起來比重不到6%,故此忽略不看。
突如其來的政策風險,對指數下滑來説還可以説是非戰之罪。
但核心問題,主要在於互聯網行業佔比過重,面對政策風險,基本上是一網打盡。
雪上加霜的是,恆生科技指數的bug直接引入了泡沫,進一步加大波動性。
在調整頻率上,納指100和恆生科技指數均是在每季度進行定期調整,不同的是,後者增加了“快速納入機制”。
若符合條件的新股上市首日市值在現有成份股中排名前十,則將會在該新股上市後的第十個交易日收市後將其納入指數。
這機制不是恆生指數公司獨創,納斯達克編制部份指數時也會採用,例如丹麥OMX哥本哈根20指數、瑞典OMX斯德哥爾摩30指數等。
機制的出發點在於能更好地反映市場的變化,只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目前股市已處於一級市場瘋子定價,二級市場傻子接盤的時代。
火熱的新股估值往往充滿泡沫,更甚的是,隨着港股逐步A股化,以及新股打着稀缺性的旗號,吸引大量散户進場,促使泡沫進一步巨大化,也令恆生科技指數成為了巨大的犧牲品。
從發佈至今,恆生科技指數一共出現了四次快速納入,分別是京東健康、快手、百度以及嗶哩嗶哩。
由於快速納入的重點在於市值夠大,變相來説公司被納入後,佔比將會不輕,大一點的波動對指數也會帶來明顯的影響。
從各別股票納入至今,跌幅均達到20%以上,京東健康跌了56%,市值從5800億跌至2600億。
快手跌了76%,市值從14900億跌至3500億。
換算下來,兩者共拖累指數下跌逾7%,可以説是港股指數歷史上的最大慘劇之一。
未來如果再有數千億以上的企業來港上市,這慘劇可能會再一次發生,而下一個可能是字節跳動。
公司去年12月的投後估值為1800億美元,另根據4月份報導,外界估計估值已逾4000億美元,相當於31200億港元,僅次於騰訊和阿里四萬多億的水平,意味這潛在慘劇的規模將會更為巨大。
如果一個投資者,為了分享企業科技進步帶來增值的機會,因而配置了恆生科技指數的ETF,最終只會淪為被收割的韭菜。
在快速納入機制下,被動資金成為了新股泡沫的接盤者,某程度如以前的MSCI指數一樣。
最後,目前鉅額機構資金囤集一級市場,瘋狂吞噬新股上市後二級市場的溢價,貪婪吸食散户的利益,令股市的投資功能喪失殆盡。
只希望港股的指數能儘快改革,避免淪為收割者的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