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鉅艦乘風破浪 前三季業績首尾相差118.96%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寧鵬
與年初普遍的悲觀預期不同,近來,公募基金再次迎來一個規模增長高峯。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規模已較年初增長4萬億元。
此外,權益基金的賺錢效應也超過年初預期。在極端結構性行情背景下,權益基金不再是“雨露均霑”式的普漲,前三季度首尾業績差異竟高達118.96%。
公募成黃金賽道
與其他金融子行業相比,公募基金近幾年狂飆突進,已成為最為搶眼的“黃金賽道”。
鑑於證券市場的週期性,在經歷了2020年的“基金牛市”之後,業界原本對2021年行業擴容並不那麼樂觀。畢竟,截至2020年年末,公募基金規模已高達19.89萬億元,相比前一年增加5萬億元。這個增量在公募基金歷史上都堪稱“奇蹟”。
然而,在年內市場持續震盪的背景下,公募基金規模卻屢創新高。中基協發佈8月公募基金市場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公募基金最新資產淨值合計24.02萬億元,較7月末的23.54萬億元環比增長2.02%。這也是公募基金規模首次突破24萬億元大關,並再次刷新歷史新高。
從發行成績來看,公募基金新發規模甚至超過了去年同期。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8日,年內共有1387只新發基金成立,發行份額達2.35萬億份。而去年同期,則有1094只新發基金成立,發行份額為2.31萬億份。
從主動權益基金的發行來看,2021年前9個月募集1.29萬億份,已經達到去年整年的82.51%,顯然已走出今年4、5月份的募集低谷期。
伴隨着權益基金的持續擴容,公募基金的話語權持續提升,穩居A股目前最大機構投資者“C位”。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增長至5.76萬億元,佔A股總市值的比例高達6.65%。與之相比,前三季度北上資金持股市值達2.54萬億元,佔A股總市值的比重為2.72%。
從投資者的行為來看,2020年困擾公募基金的“買新贖舊”也有所改善。東方證券研報指出,截至三季度末,各類老基金(2020年12月31日前成立的基金,下同)的份額數據顯示,主動權益類老基金贖回了2565億份,贖回率在8%左右,贖舊比例並不算高。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公募FOF迎來了誕生以來最為火爆的一年。老基金份額從2020年年底的763億份增加至三季度末的804億份。2021年前三季度新發份額846億份,已經遠遠超過2020年全年的310億份。
此外,在天弘餘額寶上半年份額下降情況下,前三季度貨幣基金規模反而有所增長。由2020年年末的8.08萬億份,增長1.23萬億份至9.31萬億份。業內觀點認為,在銀行理財淨值化的過程中,可能會為公募行業提供新增資金。
對公募基金股東而言,在這個“黃金賽道”佈局的重要性前所未有。以長城證券(002939.SZ)為例,近四成投資收益來自於旗下公募基金公司。三季報顯示,截至三季度末的該項收益中,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達到5.78億元,同比增長72.02%。長城證券表示,該項收入主要來源於其參股的兩家公募基金公司——景順長城和長城基金。
三季報雖未透露上述兩家公募基金在該項收益中的各自貢獻的具體數字,但它們今年以來的業績增速不容小覷,尤其是景順長城。
首尾業績差異巨大
2020年是公募基金髮展的罕見“大年”。聯泰基金統計顯示,2020年權益類基金業績表現搶眼,股票型基金與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均超過25%,有84只主動權益類基金收益率超100%,這是繼2007年以後業績翻番基金數量較多的一年。
公募業績時隔13年後再次“炸裂”,也引發了一些行業大佬的危機感。畢竟在2007年之後的2008年,公募基金業績全線皆墨。然而2021年並未演繹2008年的調頭行情,權益基金在前三季度仍較大比例賺錢。
不過,從賺錢效應角度看,權益基金的業績分化極為誇張。Wind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由崔宸龍“掌舵”的前海開源公用事業行業股票基金以高達91.24%的年內收益率暫居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榜首,且跑贏同類平均83.19個百分點。
2021年的績優基金,大多在新能源等賽道中下注較重,可謂“得新能源者得天下”。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季度市場風格快速切換的背景下,主動偏股型基金仍堅守高景氣主線。
三季度,市場風格輪動較快,從新能源、半導體、軍工等熱門賽道,到上游週期領漲,再到消費修復。從三季報來看,主動偏股基金繼續堅守高景氣主線,加倉化工、有色金屬和電氣設備,大幅減持食品飲料、醫藥生物、電子等。
事實上,在三季度一度出現多隻“翻倍基”,卻在三季度末的市場波動中出現較大回撤。相比年內績優基金的波動,更讓人關注的是首尾差異。Wind數據顯示,方正富邦創新動力混合A/C前三季度的業績在所有主動權益類基金中墊底,分別為-27.57%、-27.72%,主動權益類產品的首尾相差達118.96個百分點。同時,在多隻基金年內收益率超過80%的同時,有21只基金年內收益率低於20%。
相比年初的“抱團”橫行,目前主動偏股型基金持倉更為分散。截至三季度末,主動偏股型基金持股市值前5/10/30/50/100的重倉股佔全部重倉股持倉市值的比例分別為16.65%、24.36%、42.14%、53.56%和67.78%,較上一季度分別減少3.18%、4.99%、5.10%、4.77%和5.81%。主動偏股基金持股集中度已連續兩個季度回落,從集中持股到分散化投資的趨勢不斷強化。
“股王”貴州茅台(600519.SH)在2021年失去“王座”,寧德時代(300750.SZ)代之成為主動偏股型基金的第一大重倉股。截至三季度末,主動偏股型基金對寧德時代和貴州茅台的持倉規模分別為1159.83億元和1049.28億元。
最令人唏噓的是港股,年初公募行業普遍看好港股,卻在中概股的一輪波動中被“雨打風吹去”。港股最近一輪下跌中,三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持有港股的倉位大幅回落,受監管和產業政策收緊影響,恆生指數和恆生科技指數維持弱勢,公募基金也開始減配港股。數據顯示,三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重倉股中港股持倉規模較前一季度減少33.8%,倉位較上一季度下降3.59%。即使是被一些基金經理當成“壓艙石”的騰訊控股(00700.HK)也未能倖免,截至三季度末的公募持股市值回落近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