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實驗室裏的寶貝 走出“深閨”走向市場
3月18日,江岸區岱家山科創城成立全市首個校企合作服務中心。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武漢輕工大學與園區4家企業簽訂協議,將在氣象監控、智慧化糧食加工、傳感器等數字經濟領域開展產學研合作。
我市正打造國家科技創新中心,鼓勵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岱家山科創城相關負責人表示,園區今年正式啓動數字經濟項目年,將舉辦“數字經濟學堂”,宣講數字經濟政策,舉辦數字技術學術報告,積極打造數字經濟產業園。
長江日報記者瞭解到,該園區已有多家企業在深化校企合作上有了亮眼成果,這些企業加快擁抱數字經濟,多款產品實現迭代升級,為產業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
石墨烯技術走出實驗室
步入武漢漢烯科技有限公司,就好像進入一個石墨烯展覽室,裏面展示了各種形態的石墨烯以及不同應用場景的產品。2020年,武漢理工大學何大平教授團隊持有相關專利進入園區,創辦了該企業,生產的石墨烯產品已廣泛應用於航天航空、電子信息、新能源、國防軍工等領域。
據介紹,石墨烯作為一種新材料,具有強度高、透光率高、導電性佳等特性。“但傳統石墨烯呈粉末狀,限制了其應用的可能性,無法在高端領域商業化。”企業運營總監陳鵬飛介紹。
早在學校實驗室,這支團隊就突破了技術難關,但產業化應用還在構想階段。進入岱家山創業園後,不僅享受三年租金補貼優惠,園區還為其提供專利申請等全方位服務。
在園區的生產車間,記者看到了不少薄膜式石墨烯成品,該項目現已實現自動化生產。陳鵬飛介紹,企業首創石墨烯膜與金屬焊接技術,兼顧導電和導熱特性,性能全球領先。該項科研成果已成功從實驗室邁入工業化生產、產業化應用。
目前該產品已獲得4項國家發明專利。去年,他們設立的湖北省宏觀石墨烯技術專業型研究所,獲湖北省新型研發機構備案,全省批准該類新型研發機構僅10家。
“高校具備極強的技術研發能力,而園區具備成熟的孵化服務體系,可讓高校在技術成果轉化上少走許多彎路。”該項目負責人沈傑介紹,該項目後續籌備在園區成立企業。
“傻瓜式”焊接機誰都會用
當天,武漢奧森迪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武漢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簽訂產學研合作,雙方將圍繞某控制器一種算法優化加強技術攻關。
奧森迪科是進駐岱家山的科技研發型初創企業,在園區的大學生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實現了“三級跳”式的發展壯大,現已在國內行業領域排名前三。
記者走進一間約300平方米的車間,只見工作人員將一塊小鋼材放置於大鋼板上,拿起焊接頭對準交接處呈直線滑動,隨着電光火花,兩塊鋼材就被牢牢粘在了一起。“無需焊接技術,任何人拿起來就可以上手。”公司總經理尹鋼説。
這是企業疫情期間研發的一款激光焊接設備,剛剛推出就成為行業“明星產品”。今年,奧森迪科突破技術難關,讓焊接變得更“智能化”,剛步入市場就已收到多家廠商的訂單。
“傳統的焊接方式以電焊為主,電焊工的手藝決定了焊縫是否整齊。”尹鋼介紹,隨着市場需求不斷變化,企業也相應從激光焊接邁向智能化定製焊接。當前,企業推出的智能焊接機,可滿足“固定式”“直線式”“畫圈式”三類焊接場景需求。產品推出後,成為了流水線上的一道工序,可以實現24小時不停機,大大節省了工廠人力成本。
“我們與高校合作後,將針對薄弱環節開展技術攻關,讓產品更加精細化。”尹鋼説。
長江日報記者陳俞 通訊員鄧培 鄧夢
來源: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