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億美元,英偉達宣佈收購Arm,一家美國半導體公司併購一家英國半導體公司。消息傳出,震動了全球半導體行業;同時,在當前科技壁壘日益明顯、中美貿易摩擦不斷的背景下,Arm即將從“英國科技皇冠上的寶石”變身一家美國企業,這一動作顯得更加敏感。
01.掀起全球半導體行業的巨浪
美國當地時間 9 月 13 日,美國芯片行業巨頭英偉達(NVIDIA)在官網發佈長文,宣佈了對英國全球最大半導體 IP 公司 Arm 的收購事宜。
Arm 目前的東家,日本軟銀集團也同步宣佈了這一消息。如果成交,這將成為至今為止全球半導體行業規模最大的併購交易,而英偉達也將成為芯片行業的“巨無霸”。
(英偉達中國官網首頁截圖)
要搞清楚這一“世紀併購大案”的意義,首先要了解一下世界半導體行業的部分“版圖”。
我們熟知的“芯片”,為什麼那麼重要?因為芯片上承載着智能設備的“大腦”。這顆“大腦”按照功能劃分,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不同的區域:中央處理器(CPU)、圖形處理器(GPU,又叫視覺處理器)和存儲器。
CPU的特點是邏輯縝密,既能指揮大局,又能精細化控制,是名副其實的“中央處理器”;GPU主要做圖形計算和圖像處理,擅長的是大規模併發計算,所以GPU除了圖像處理,也越來越多的參與到計算當中來;存儲器顧名思義,存儲數字和信息,相當人類大腦中的記憶功能區。
CPU、GPU和存儲三種“服務器”既有可能集成在一塊芯片上,也有可能被製造在不同的芯片上。隨着科技發展,人工智能興起,現在又出現了“AI芯片”,以及擅長智能算法、深度學習的“嵌入式神經網絡處理器”(NPU)。
這些芯片按照用在什麼智能設備上又可以大致細分為:計算機芯片和移動端芯片。
(華為海思麒麟960芯片,圖源:華為心聲社區)
英特爾以其著名的“X86架構”牢牢佔據着計算機端CPU“老大”的位子;而後起之秀Arm則以其新的芯片架構,成為移動端CPU的“扛把子”,它設計的芯片架構被廣泛用於英偉達、高通、AMD、蘋果、三星、華為等企業,整體而言,Arm幾乎佔據了90%的移動端CPU市場。
而英偉達則是以遊戲影像GPU起家,它自1999年發明GPU以來,直接引發了計算機遊戲市場的快速增長,並重新定義了現代計算機圖形,革新並行計算。如今英偉達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半導體廠商,市值甚至超過英特爾近 1000 億。數據中心業務已經超過遊戲,成為英偉達最大的收入來源,在全球超算 TOP500 中,前 10 名中有 8 家用的都是英偉達的 GPU。
而存儲芯片方面,全球智能手機存儲芯片生產商主要有三星、SK海力士、美光和東芝,這四家就幾乎佔了市場90%以上的份額。
“按圖索驥”一下,英偉達成功併購Arm後,將集CPU+GPU為一體,成為一家在 IP 授權和設計,數據中心和遊戲,移動、計算機與服務器,自動駕駛、AI等各個領域都有領先佈局的超級半導體企業。
根據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勳的設想,英偉達將建造由Arm CPU驅動的最先進的AI超級計算機。
無怪乎,有媒體形容此次併購將導致全球半導體行業重新洗牌。
有分析認為,若英偉達收購成功,將形成“英偉達+Arm”、“英特爾+x86”的兩大陣營,不論商業模式如何,兩者都將面臨新的競爭態勢。
(圖源:英偉達中國)
02.英國、中國、歐盟會批准嗎?
該交易預計將在18個月內完成,並且需要得到英國、中國、歐盟和美國的監管批准。
交易完成後,英偉達不僅將繼續保持Arm的開發許可模式和全球客户中立性,也會將其技術應用到Arm許可的產品中。同時,Arm總部仍將設在英國劍橋。
但消息一出,還是立即引來巨大波瀾。Arm聯合創始人赫爾曼·豪瑟強烈回應:將Arm賣給Nvidia將會是一個半導體行業的災難,並發表公開信,要求英國政府“救救”Arm。
赫爾曼·豪瑟説,允許出售ARM,將嚴重威脅英國的國家經濟主權和技術主權,並且由於美國政府在與中國的貿易戰將技術優勢“武器化”,英國也將成為附帶受害者。
(圖源:ARM中國官網)
被譽為“英國科技皇冠上的寶石”的英國企業Arm公司,是半導體行業一個獨特的存在——專注於 IP 授權,以授權芯片架構的商業模式生存,而不涉及其他業務。因此其中立性,一直是其標榜的特質。近年來,甚至在美國打壓升級的狀態下,Arm中國依然堅持與華為的合作關係。
在上世紀,日本軟銀集團曾經將Arm收入囊中,但這次不同。與Arm的“老東家”日本軟銀集團不一樣,英偉達是一家科技企業,而不是一家以投資為主的集團,它與同樣使用Arm芯片架構的高通、蘋果、三星等,存在着顯而易見的競爭。
因此當它成為“英偉達·Arm”之後,生態中的其他夥伴不免對其中立性提出質疑。
更重要的是,在目前美國“長臂管轄”愈演愈烈的背景下,美國對於華為為首的中國科技產業的打擊還在繼續,當它成為一家美國企業之後,其中立性就更加令外界擔憂。
因此,這項交易將面臨嚴格的審查,還需要經過中國、美國、歐盟和英國的批准,預計監管審批可能需要 18 個月的時間。各國政府、反壟斷部門、曾經競爭合作的公司,都是這樁超級交易面前的阻力。
根據各國壟斷法規定,只要收購的企業在該國有業務,就需要得到當地反壟斷部門的批准。
根據中國現行的《反壟斷法》和商務部發布的《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的指導意見》的規定顯示,經營者只要在全球年營業額合計超過100億人民幣,並且至少兩家經營者上一年度在中國境內營業額超過4億人民幣,那麼就應該向中國商務部申報,以進行反壟斷審查。
因此,這筆收購必須要通過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反壟斷審查。2016年,美國芯片廠商高通試圖收購全球最大半導體廠商恩智浦,因未能通過中國政府審批,最終在2018年放棄。
21世紀經濟報道一則消息中,援引芯謀諮詢首席分析師顧文軍的話説,“對於中國來説 ,反對的理由多於批准的理由。主要是一個Arm的客户收購了Arm之後,怎麼能夠保證Arm的中立性以及為Arm更多的中國客户服務。”
但英偉達CEO黃仁勳公開表示,收購Arm是一生僅有的機會,會花很多精力和時間。
(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圖源:英偉達中國)
03.對華為等中國企業或有不利
Arm 成為一家美國公司之後,對於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科技企業或許不是一個好消息。
Arm從2002年進入中國市場,目前中國合作伙伴超過200家,國產系統級芯片(SoC)中,有95%是基於Arm處理器技術,使用Arm處理器技術的中國客户的出貨量超過160億。
目前,包括華為海思在內的一些國內廠商,其獲得的 Arm V8 架構指令集已經早被買斷,是永久性的,因此至少在目前的架構體系之下,國內半導體設計廠商的後續規劃工作並不會被打亂。
但是將來,就不好説了。倘若Arm 公司推出了新的指令集架構,中國公司獲取授權使用可能會面臨一些不確定性。假若得不到及時的授權,中國半導體設計公司都將面臨產品迭代進度趨緩,競爭力落後的難題。
(華為深圳總部基地鳥瞰,圖源:華為官網)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新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曹鍾雄就認為,併購案如果成功,Arm成為一家美國企業,將給予美國政府打壓華為,乃至眾多中國科技企業的新手段;此外也將給Arm在中國的合資公司“安謀中國”的利益帶來一定的風險和威脅。談及如何應對,他説,需要我們加大反壟斷審查,以保障華為等中國企業以及安謀中國的合理利益。
04.安謀中國暫未發表任何聲明
Arm 在中國有其在全球唯一的一家合資公司:安謀中國(Arm中國),而後者正處在換帥的風波當中。據新京報報道,Arm亞太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安謀中國也在此次收購計劃中。但安謀中國團隊對這一事件還沒發表任何聲明。
根據安謀中國之前發佈的公告,安謀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安謀中國)是總部位於深圳的中外合資獨立企業法人,前身是Arm在中國的子公司。
2018年4月,歷經近兩年的艱苦談判之後,中方投資人與軟銀集團簽約成立了安謀中國這一合資公司。合資公司由中方控股51%,外方持股49%。
(安謀中國深圳辦公室)
中投公司、深業集團、絲路基金、中銀國際、招銀國際等多家央企、國企金融機構和知名產業資本參與了合資公司的投資設立,並分別選派了厚朴投資和安創基金作為中方的投資人代表,以一致行動人身份進入安謀中國董事會,共同管理和指導51%的中方股東之多數表決權。
自此,合資公司擁有了Arm在中國市場的永久性及獨家的產品銷售權利,和基於Arm技術架構的自主研發權利。2019年合資公司營收年增長近50%,佔Arm全球IP業務的27%和營收增長的100%。
安謀中國曾表示,將積極賦能國內的半導體生態系統,推動本土企業進入國際一流行列,力爭在國內個人電腦、服務器、高性能計算等領域突破現有x86的技術壟斷,支持國家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產業鏈。
但2020年6月初卻發生了撲朔迷離的“換帥門”事件。Arm和厚朴投資聯手想罷免安謀中國董事長和CEO吳雄昂,而安謀中國團隊則數次發表公開信表示“不服”,這一事件至今還沒有結果。
編輯:楊陽 李雄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