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洪波:修正錯誤再出發,美的B端業務已近900億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鄭栩彤

5月19日,美的集團(000333.SZ)召開年度股東大會,130名股東及股東代理人出席現場,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等高管接受投資者提問。

“企業跟人一樣有錯誤,這不妨礙我們及時修正。去年年初我們冷靜地想了,進行全面自我反思。自我否定和梳理的效果已經體現出來。”5月19日,方洪波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美的集團暖通空調、機器人及自動化收入同比增長,消費電器收入下滑4.99%,製造業毛利率有所提升。今年一季度,美的營收、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6.51%、12.04%。方洪波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去年盈利增長情況還可以,現金流表現穩健,今年一季報數據進一步驗證業務調整效果。

除關停並轉部分C端小家電業務,去年,美的還梳理B端業務。此次,方洪波進一步解釋,B端業務的三個大方向是樓宇科技、自動化和新能源,其中新能源包含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和儲能。

方洪波:修正錯誤再出發,美的B端業務已近900億

股東大會現場。圖源:時代週報記者攝

除去與空調業務相關性較強的樓宇科技,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和儲能業務、庫卡所代表的機器人及自動化業務尤受投資者關注。在前一輪業務梳理的基礎上,今年美的C端業務如何走向海外、走向高端,B端業務如何擴張,成為股東會上的焦點話題。

修正錯誤

美的全面梳理C端和B端業務一年後,方洪波對外進一步闡釋業務調整邏輯和必要性。

“過去幾年家電業務曾出現小家電爆發和創新型浪潮、新消費浪潮,這幾個浪潮我們捲進去,做了很多小家電業務,今天回頭看,其中有泡沫。”方洪波表示,這類業務迭代快、創新速度快、生命週期短的特點不符合美的本身的特徵,同時,美的To B業務此前也摸索許多,去年美的反思後,均做出梳理。

美的集團副總裁兼CFO鍾錚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彼時梳理出來涉及的小消費品類產品類目90多個,關停品類約12個,這些品類合計利潤水平非常低,整體虧損大概在2000萬元的水平。調整下,去年美的小家電業務收入下滑,但今年一季度實現波動性增長,盈利方面,毛利則逐步改善。

“美的前幾年‘趕時髦’做的產品包括寵物家電、洗腳盆、按摩產品等。(為這類產品)設一個公司、開一個工廠,給工廠總經理的起薪可能都要30萬元,而外部不少工廠給的起薪可能是15萬、20萬元。美的有很多固定成本。” 美的集團董事、副總裁王建國解釋,之所以美的做一些快速消費品競爭力不夠強,還有美的本身風險管控嚴格、擔心風險的因素。

王建國表示,目前美的已明晰要做的品類,即咖啡機等有用户基礎、長期均處於家電主賽道的產品。

家電業務加快出海

明確小家電等消費電器如何做的問題後,美的家電業務正尋找增長點,包括高端化和出海。

美的高端化此前主要以旗下COLMO品牌為支點。時代週報記者現場瞭解到,美的2016年收購的東芝白電業務,自去年下半年起,已與COLMO一同被定位為美的國內雙高端品牌。

盈利能力恢復後,東芝在國內和海外均謀求增長。

王建國介紹,東芝從2018年開始盈利。2015年,東芝全球營業額在65億元左右,2022年營業額約200億元,已步入正軌,盈利能力方面,東芝的所得税前利潤率(經營利潤/營業額),原來是5%~6%的虧損,如今已能盈利10%左右。

去年東芝業務國內收入增長3倍,今年一季度也有數倍增長。在海外,東芝定位為中高端品牌,全品類產品在日本市場份額排名在第二、第四之間,在東南亞、中東市場的份額排名位第三左右、前四。2020年約200億元營業額中,日本市場超110億元,中國市場20億元左右,其他市場近80億元。

財報顯示,2022年.美的國內、國外收入佔比分別為58.52%、41.48%,國外收入同比增長3.63%。對比去年國外營收同比增長9.91%、海外收入佔比52%的同行海爾智家,美的海外市場還有更大拓展空間。

收購東芝白電業務後,美的已許久未有收購海外優勢家電品牌的動作。目前,美的品牌矩陣主要含美的、COLMO、小天鵝、東芝、華凌、榮事達,海爾智家有海爾、卡薩帝、統帥、GE Appliances、Fisher & Paykel、AQUA、CANDY品牌集羣,海信旗下品牌有海信、容聲、科龍、東芝電視、Gorenje、Asko、YORK、SANDEN。海信和海爾品牌矩陣相對豐富且有不少主攻海外市場,一大原因是多次收購或投資海外知名家電企業。

美的或也將攻下一城。近日有市場傳聞稱美的正考慮收購瑞典高端品牌伊萊克斯。

“目前是市場傳聞,沒有太多可回覆信息。”王建國表示。但其同時指出,佈局海外市場過程中,若有符合美的戰略的併購機會,美的會關注。

伊萊克斯對美的業務確有補足作用。天風證券研報稱,2022年,伊萊克斯集團佔全球主要家電零售量份額5.5%,2022年及2023年第一季度,其約七成營收來自歐洲和北美地區,近兩成來自拉美地區。而據王建國介紹,同為偏高端的品牌,東芝在歐洲和北美市場不算強勢,目前還在嘗試,成長空間較大。

時代週報記者還從現場瞭解到,美的此前曾定下2025年國際市場佔有率10%、銷售超400億美元的目標。但因疫情、供應鏈等影響導致美的在部分海外市場發展不及預期,且美的將出海產品結構從以空調為主調整為家電全系,國際市場市佔率10%的目標實現時間延至2027年。

B端業務怎麼做?

“電器是100年前電氣化時代的一個產物,在國內已成為成熟產業,即存量市場,空間有限。”方洪波表示,美的要做產業升級,找到第二引擎,但從一些發達國家跨國企業的產業升級經驗看,一般從一個產業到另一個產業的轉型或升級,需10年到20年的時間。

方洪波認可了美的To B業務的進展,稱三大方向和幾個小方向清晰,去年To B業務收入近900億元,已有一定規模和基礎。

美的B端業務對機器人和自動化、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和儲能業務尤為重視。

今年1月,美的威靈汽車部件安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戰略新基地投產,這是威靈汽車部件的第二個生產基地。美的相關負責人稱,美的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將從“高舉高打”轉向全線佈局,將產品線下拉至覆蓋量大面廣的大眾化車型,今年還有在海外佈局新能源車部件生產基地的計劃。

鍾錚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威靈汽車零部件研發週期長,2022年還是虧損狀態,後續盈利會逐步改善,在規模達到一定體量後會實現盈利。前幾年公司在研發端投入,和華為、“蔚小理”、大眾等車企有合作,接下來幾年的收入會有較大增幅。基數小的基礎上,去年增長率達到前年的5倍。

儲能業務上,美的此前已購入合康新能(300048.SZ)股份,2022年,美的購入部分科陸電子(002121.SZ)股份,並於近期推動認購科陸電子定向增發股票。獲得兩個儲能平台後,合康新能和科陸電子的同業競爭問題受投資者關注。

方洪波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美的進入新能源領域已算晚,在此過程中,併購、自主研發要“一起上”。就像此前美的併購小天鵝,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同業競爭等問題,參考小天鵝,其後續已實現私有化。儲能領域未來也會存在類似問題,會慢慢解決。

2022年,美的完成對工業機器人企業庫卡的私有化。方洪波表示,庫卡剛收購時,中國業務的收入佔比為7%,去年為23%。私有化後,庫卡治理已基本理順,接下來要開發出符合國內需求較大行業的機器人方案,把中國市場規模做大,帶來協同、成本優勢等競爭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43 字。

轉載請註明: 方洪波:修正錯誤再出發,美的B端業務已近900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