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北京】7月16日報道
7月14日,科華生物披露一則《重大仲裁公告》,顯示天隆公司原四股東要求科華生物收購剩餘38%股權,對價則是2020年度扣非淨利潤的25倍,即105億元。一時間輿論譁然!
此次事件不光涉及科華生物,還牽扯到另外兩家A股上市公司——格力地產和聖湘生物。5月12日,聖湘生物公告稱,擬以19.5億元的價格收購科華生物18.63%的股份,收購完成後,聖湘生物將成為科華生物第一大股東。而目前,科華生物的第一大股東是格力地產子公司保聯資產。
當下,大家將焦點聚集在仲裁案本身,疊加上述比較複雜的股權背景,一些投資者難免產生誤解甚至歪曲解讀。有投資界業內人士認為,格力地產和聖湘生物的股份交易,更多是企業戰略層面的考慮,與天隆科技以及本次仲裁案並無關聯。科華生物涉及收購天隆公司股權仲裁,與保聯資產轉讓科華生物18.63%股權完全是兩碼事。對此,投資者應該保持清醒的認識。
一是格力地產轉讓科華生物股份,促成科華和聖湘聯合,是優勢互補、協同,推進國內體外診斷產業發展的多贏之舉。公開資料顯示,科華生物是一家立足於精準醫療領域、擁有完整醫療診斷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的企業;聖湘生物是以自主創新基因技術為核心,集診斷試劑、儀器、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為一體的體外診斷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科華生物和聖湘生物都是抗擊疫情的骨幹企業,產品分別銷售世界多個國家。
今年5月,格力地產發佈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珠海保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將其持有的科華生物9586萬股股份(佔科華生物總股本的18.63%)轉讓給聖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IVD行業,聖湘生物的核酸檢測與科華生物的生化診斷、免疫診斷互為補充,有機會達成更深層次的戰略協同。業內人士認為,格力地產將手中的優質資產——科華生物股份轉讓給聖湘生物,是實現優質資產在上市公司之間流轉的“三贏”之舉,更是為推動中國IVD(體外診斷)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的創新路徑。
有研究顯示,雖然近年我國醫療行業不斷髮展,各項惠及國產品牌的利好政策不斷,眾多國產大品牌也不斷入局體外診斷業。但我國體外診斷行業整體上仍呈現規模小、品牌分散,主要還是由國際品牌主導。
可以説,本次交易完成後,聖湘生物、科華生物有望將在IVD領域形成全產業鏈系統解決方案,激活戰略協同帶來的“乘數效應”,推動中國IVD產業向更高水平、全產業鏈條發展,讓體外診斷技術普惠大眾,為世界防疫抗疫貢獻力量。
二是聖湘生物收購科華生物,看中的應是科華生物整體實力,志在推動民族品牌發展。2020年,聖湘生物的研發創新能力、品牌知名度顯著提升,新冠核酸檢測試劑、檢測儀器、核酸提取試劑等相關產品的銷售大幅增長。但對聖湘生物來説,本身的業務只在分子產品線,雖然新冠疫情帶來銷售增長,但重大公共衞生事件帶來的業績增長具有極大的偶發性和不可持續性。隨着疫情進一步緩解,公司業績也將逐步迴歸常態,其餘產品的增長路徑依然很長。而科華生物在國內體外臨牀診斷行業中擁有顯著的全產品線競爭優勢,處於行業領先地位。有醫學檢驗產業領域學者認為,聖湘攜手科華是新階段IVD行業內的大事件,也是A股體外診斷行業上市公司之間的里程碑式合作。
資料顯示,在被原股東計劃出讓全部股權時,天隆公司經營表現其實乏善可陳。2017年度,該公司全年營收1.24億元,歸母淨利潤為-1109萬元;2018年第一季度,天隆公司營收2983萬元,歸母淨利潤為-335萬元。很顯然,在被科華生物收購時,天隆公司不僅很小,更談不上好。
因此,聖湘生物此次“出手”,一方面是出於對科華生物整體實力的認同,看好其未來發展,而不是天隆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則是希望通過本次交易,實現與科華生物在技術平台、產品線、渠道、市場等領域的優勢互補,進一步完善雙方病種解決方案、全場景化系統解決方案,充分發揮協同效應,助力民族品牌的發展。
三是雖然格力地產轉讓了科華生物股份,但其“大健康”產業基本盤穩固。大健康,為企業開創了新的產業藍海。尤其在新冠疫情影響下,醫健產業成為“全民剛需”。 2020年,格力地產在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加大投入,創立自主品牌高格健康、入股科華生物,迅速在這一領域打開市場,獲得大量用户。
從目前格力地產的動作看,轉讓科華生物並非格力地產在醫療健康產業領域的後撤,而是在新經濟環境下企業獲得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的經營策略。可以肯定的是,格力地產“大健康”後續業務重心將向自主品牌“高格健康”轉移,不斷加大資源、資金投入,實現快速迭代的全民防護新產品、新服務,通過核心資產、核心能力、核心資源的三位一體建設,打造出贏面更大的價值基本盤。
於跌宕起伏的環境、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校正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增加確定性,才是企業乘風御浪的根本選擇。這反映出格力地產正在優化資源配置和資產結構、聚焦自有醫健品牌核心業務,探索最符合自身現有資源支撐、最具快速變革效應及長期發展價值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