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陳浩:指數的趨勢是沒有向下可能的,只是説怎麼向上的問題

由 納喇傲兒 發佈於 財經

小編按:

週五三大指數早盤較為弱勢盤整,創業板一度翻紅後再度下探。午後,三大指數悉數向上,滬指拉昇翻紅。尾盤,創業板整體表現強勢。截止收盤,滬指報3444.58點,漲0.07%;深成指報14026.66點,漲0.40%;創指報2730.84點,漲0.68%。

本週指數在震盪中保持着平穩,在這個過程中,市場也表現出行情指數化、個股龍頭化的特徵,這也就導致了指數走強,但是大部分個股卻走弱的分化傾向。對此,狼帥陳浩在做客央廣直播時表示,現在的行情是個股上不會一起動,而是輪着走!同時對趨勢也做了非常有力的判斷以及12月大資金做賬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陳浩

我覺得這兩天正在進行着上證指數的踏步走和創業板一定程度的向上跟進,估計在最終創新高的時候應該是兩翼齊飛,價值和成長都應該參與。因為這一波跟上一波還是有些區別的,不會有哪個指數掉隊。

大盤表現

從總的環境來看,咱們就説一個證據,上證指數主力是11月初開始建倉,然後一共投入了已經近2000多億的資金了,指數的趨勢是沒有向下可能的,只是説怎麼向上的問題。然後我想了想還是用一種蝸牛的方式慢慢的向上拱。蝸牛也是牛,反正就是這種方式可能更現實一點,因此個股上不會一起動,而是輪着走。而且有些漲得多的還要調整,大概就是這樣。

現在不管主力都有什麼思維方式,一般來説是穩定的分散配置,也儘量不要去計算到底下一個週期是不是更好一些,誰會更壞一點,而是叫分賽道、分散投資,這可能能夠把明年一季度加之前這個月,總共這4個月給過下來。

趨勢分析

很多討論會説,一般年底市場會擔心兩點,一個是11月底市場擔心是機構會做結算,另外12月底很多的大資金可能會做賬。這兩者會導致市場有調整。不過,我一直很奇怪資金回家做賬這個事情,為什麼大家這樣想?資金是不需要回家做賬的。比如説實體經濟中的企業也有錢在股市裏面,它就帶着市值做賬就可以了,用不着把現金給收回來。而金融機構更沒有做賬的需要。不過各基金經理對排名還是相對在乎的,但整個12月的開局,大家也表達了一個態度還是更傾向於積極做多,不是做空。

現在看市場,像強週期這一塊有過上漲,也出現了這兩天的調整,然後白馬又有點跌幅到位的感覺,其它各類都有些毛病,就是説有的已經接近兩年的牛市週期了,累積的浮動盈利的持有者太多,稍微有點風吹草動,他們就會製造拋壓,但銀行只要來的人一般暫時還是不會走的。銀行整體的效益跟規模沒有多大關係,因為銀行太清楚了,一説規模最大還是工商銀行的,但是比較有特色的省會銀行和計劃單列市的城市銀行去找一找,一定有一些還是不錯的。

投資機會

2021年的投資生活,最重要的是投資體驗,基金正確的投資姿勢是散投或者定投,如果我們現在選擇的是一年來最賺錢的基金,那就有一個問題,明年二季度是不是把它賣了?可這不符合基金投資的原則,基金投資是持有期越長越好。

但是問題在於,假如基金出現風格的變動,不適合持有了,我們還能繼續要求投資者持有嗎?答案是隻有在特定情況下可以,比如3500點以下,3500點以上就要進入基金投資的實戰狀態了。過去李大霄老師把3000點定義為 A股的地平線,也就是股價估值均衡線。請注意是大霄老師10年前定義的,10年來資本市場平均提供的投資回報率是9.5%,這個時候你還拿3000點當地平線明顯就偏低了,所以現在的地平線是3500點。

而股市是圍繞着地平線上下波動,那麼A股3500點之上怎麼樣才能讓投資者更長期的持有資金?這就是我們考慮的問題,拿得久不是靠我們的毅力,而是靠基金天然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