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月18日對外公佈,經初步核算,2020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0159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3%。這意味着,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首度突破百萬億元人民幣大關,實現歷史性跨越。
這個一百萬億,內涵豐富,意義深遠。
對內來看,進一步夯實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根基,集聚了高質量發展動能。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標準,GDP突破一百萬億,人均GDP連續兩年超過1萬美元,象徵着我國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階,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順利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奠定了堅實基礎。經濟體量的擴大,帶來了更大規模的市場和更深厚的內需潛力,為解決結構性問題和提升創新能力留足了迴旋空間,也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集聚了新動能。
對外來講,這意味着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進一步加大,在全球經濟中的“分量”更重了。2020年,中國GDP達到14.7萬億美元左右,穩居世界第二,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預計達到17%左右。超百萬億的經濟總量,有助於對外貿易份額擴大和質量提升,有利於進一步吸引外資和推進對外投資,從而促進國內外市場更好聯通、相互促進,為參與全球治理改革完善,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大的中國力量。
這個一百萬億,來之不易,值得銘記。
近處觀之,這是中國有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成果。面對外部環境挑戰和新冠疫情衝擊,中國率先控制疫情,積極復工復產,落實“六穩”“六保”,經濟季度增速從-6.8%、3.2%、4.9%到四季度增長6.5%,實現了V形反彈和直線拉昇,充分發揮出中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強、迴旋空間大的特性。同時,市場主體加速數字化轉型,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1%,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3個百分點,網上零售額117601億元,比上年增長10.9%,一系列新業態新模式激活了數字經濟新動能。
長遠考量,這更是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道路和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制度優勢的必然結果。從1978年我國GDP尚不足4000億元,人均GDP200多美元,到2000年GDP突破10萬億元,再到2020年GDP突破百萬億大關、人均GDP超1萬美元,20年內,經濟總量規模擴大至10倍。中國經濟的“加速跑”離不開改革開放這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體現出“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有機結合的強大能力。同時,面對一次次重大歷史關頭的重大考驗,黨中央的判斷力、決策力、行動力充分彰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愈發凸顯。
這個一百萬億,是里程碑,更是新起點。
中國GDP突破百萬億的發展成就,如果除以14億人口,則會變得很小;而中國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如果乘以14億人口,就會變得很大。一百萬億的GDP總量,意味着更高的起點,更大的難度,更高的要求。
當前,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全球經濟復甦仍然不穩定不平衡,各類衍生風險持續發生。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
同時,在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進程中,要辦好自己的事,堅持底線思維,提高風險預見預判能力,嚴密防範各種風險挑戰。也要繼續高舉多邊主義旗幟,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改革完善,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我們經歷過從貧窮到富裕,見證了從落後到崛起,今天,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不畏懼山海之遠,中國經濟必定前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