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營收猛增虧損卻拉大,抱上京東“大腿”的達達仍喜憂參半

  日前,達達公佈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其中,第四季度總營收20.32億元,可比口徑下同比增長80%;2021年總營收為68.66億元,可比口徑下同比增長78%。

  營收不斷提速,同時,達達也迎來更大規模的虧損。財報顯示,其第四季度淨虧損5.78億元,而上年同期淨虧損5.34億元;2021年淨虧損24.71億元,較2020年淨虧損17.05億元擴大44.93%。

  獲京東“輸血”仍入不敷出

  “吃”掉淨利潤的仍是高企成本,達達用於的銷售、營銷費用迅速擴大。財報顯示,2021年總成本和費用進一步增長到96.02億元,去年同期則為75.65億元。其中,用於銷售、營銷的費用最為明顯,增速達到約85%。達達就此指出,一是由於對京東到家消費者的激勵增加,二則是公司業務增長。

  達達營收迅猛的背後,走的依舊是犧牲利潤換增長的路線。不過,如此策略開始“吃力”。梳理歷年財報後發現,2019年至2020年,達達用於銷售、營銷的費用分別為18.49億元、34.28億元,增速分別為30.7%、85.42%;而對應年份分別新增活躍消費者1690萬、2100萬,增速分別為69.26%、50.85%,平均每個新用户的成本分別為109元、163元,獲客效率下降、獲客成本上升成為不爭事實。

  京東“輸血”,被公認為是達達收支平衡乃至扭虧為盈的關鍵。如影隨形的則是,達達愈發嚴重的“京東依賴症”也飽受市場質疑。

  達達與京東的“親密關係”涉及資本、業務等多方面。繼達達與京東到家合併、京東入股成為第一大股東後,近日,京東又進一步宣佈,將完成對達達的股份增持。交易完成後,京東將持有達達約52%股份,後續將合併財務報表。

  達達與京東關係日益密切,對其依賴也在加深。從經營數據看,2020全年達達快送實現營業收入28.21億元,營收佔比41.08%;京東到家實現營業收入40.46億元,營收佔比58.92%。此前,2017年至2019年,達達分別有56.7%、49.1%、50.5%的收入來自京東到家,如今這一比例逼近6成,京東到家創造的營收全面趕超,成為達達的重要支撐。

去年營收猛增虧損卻拉大,抱上京東“大腿”的達達仍喜憂參半

圖源:上市公司財報

  京東增持對達達而言無疑是一次“及時雨”,能有效緩解資金危機。據其財報,截至2021年12月31日,達達持有現金、現金等價物、受限現金及短期投資共計17.65億元,較上年同期62.91億元大幅減少。但問題也呼之欲出:依靠京東“輸血”並非長久之計,學會獨立行走更為重要。

  面臨“行業競爭+資本市場”雙重考驗

  至少在當下,達達仍面臨着來自行業競爭、資本市場的雙重考驗。

  《2020中國即時配送行業發展報告》顯示,從“送外賣”到“送萬物”,即時配送近年從快速增長期逐步進入成熟發展期,市場規模增速趨於穩定,行業內卷勢必加劇。

  放眼即時配送賽道,餓了麼、美團、順豐等大廠早已入場,點我達、閃送等專業公司也在攻城略地。抱上京東“大腿”或為達達提供“糧草”,但打鐵仍需自身硬,如何止虧、如何避免價格戰、如何靠速度和服務取勝,都是達達接下來持續競爭的關鍵。

  另一邊廂,在美國SEC將5家中概股公司列入“預摘牌清單”疊加俄烏衝突等多重悲觀因素下,中概股多事之秋來臨,行情大幅震盪。

  3月10日起達達開始大幅下跌,3月14日跌幅一度達到26.95%,直到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並釋放利好信號後才迎來回暖。事實上,達達股價在二級市場已連續下跌一年之久,從最高點30.5美元/股跌至如今的8.65美元/股,總市值僅剩20多億美元。

去年營收猛增虧損卻拉大,抱上京東“大腿”的達達仍喜憂參半

  或為提振市場信心,3月11日,達達董事會批准一項股票回購計劃,授權其在未來12個月內以ADS的形式回購價值高達7000萬美元的普通股。

  不過,中概股前途尚未明瞭之際,不少企業開始着手安排“退路”。3月16日晚間B站公告稱,爭取自願轉換至在港交所主板雙重主要上市。更早在2月,“數字貨運第一股”滿幫也被曝出擬赴香港二次上市的消息。“即時物流第一股”達達,如何進退?值得關注。

  而筆者就本文涉及的種種疑問曾致函達達披露於官網的投資者關係、公共關係郵箱,截至發稿,並未收到答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94 字。

轉載請註明: 去年營收猛增虧損卻拉大,抱上京東“大腿”的達達仍喜憂參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