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熙生物在公佈2021年報後,再次引起了市場的關注。
其中在報告期內,功能性護膚品實現收入33.2億元,同比增長146.57%,佔主營業務收入的67.1%。
但最讓人吃驚的是,華熙生物曾在2021年火爆一時的功能性食品,在財報中被歸入“其他主營業務”,收入為0.23億元,佔總營收比重僅為0.47%。
從數據面上看,功能性食品在市場上受眾並不多,可以説是市場檢驗了功能性市場的功效具有差異性,也可以説相比功能性食品消費者更習慣功能性護膚品。
此外,在“黑零”GABA軟糖、白芸豆咀嚼片等產品評論區,都出現多次被客户評價日期不新鮮,甚至日期產於2021年等生產問題。
很顯然,從功能性食品上市銷售來看,短時間內想要得到用户的認可,並不現實。
那麼換一個角度來看,佔比主營收入67.1%的功能性護膚品,大力發展toc就一定會高枕無憂?亦或説,toc是華熙生物最後的王牌?
一、玻尿酸巨頭的轉身
眾所周知,最初華熙生物玻尿酸原料為主,但在近年,隨着原料市場的飽和,以及玻尿酸行業在下游保健品、化妝品以及醫美行業逐漸走向消費者的驅使下,c端市場熱度持續走高。
同時隨着行業研發技術不斷升級,產業規模也在持續增長。2020年,全球的玻尿酸市場規模達到600噸,同比上年增長3.4%。
而玻尿酸又主要分為三個級別,食品級、化妝品級和醫藥級。
在2016年,全球主要生產的玻尿酸為化妝品級別的玻尿酸,但是到了2020年,全球一半的玻尿酸是食品級玻尿酸。其次是化妝品級,佔比46%,最後是醫藥級,佔比4%。
事實上,在功能性護膚品逐漸佔據主要營收額,原料業務收入佔比較上年進一步萎縮,在增收不增利的態勢下,華熙生物開始轉而發展佔據50%玻尿酸銷售量的功能性食品。
用華熙生物的華來説就是“外部變化是常態,必須要做到快速反應”。
2021年3月,華熙生物將“可食用玻尿酸”推上前台,甚至將這一舉動視為企業功能性食品業務的發展元年。
根據最新財報,華熙生物目前已經推出三大功能性食品品牌,玻尿酸水品牌“水肌泉”、透明質酸食品品牌“黑零”、透明質酸果飲品牌“休想角落”。
當然,就像燕窩、膠原蛋白飲品一樣,消費者都會懷疑玻尿酸食品是否會是另一場昂貴的“智商税”,畢竟一瓶加了66mg玻尿酸、口感與普通水無異的水就可以輕鬆賣到10塊,較普通礦泉水翻了5倍左右。
公司年報稱,公司已通過開展食品級玻尿酸原料的大量動物和人體口服試驗,證明了玻尿酸無毒、無致突變、無致畸作用且不會引起人體過敏及其他不良反應,充分論證了產品安全性,但卻隻字未提有效性。
誠然,在功能性食品層面,從華熙生物做出的投入看,實際上相對於護膚品,功能性食品從玻尿酸到食品的轉變才是最難做的。
二、to C領域的“失策”
事實上,從消費市場的角度看,一種新的產品,先進入市場的企業大多數都會快速進入消費者的視野,但相對的,前期的市場培育、產品多元化研發等都需要極大的成本投入。
根據Wind數據,從2016-2021年,華熙生物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396萬、2572萬、5287萬、9389萬、1.41億和2.84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7.35%、105.56%、77.59%、50.16%、101.42%。
和研發費用同步增加的還有公司的銷售費用。根據Wind數據,從2016-2021年,公司銷售費用分別錄得1.07億、1.25億、2.84億、5.21億、10.99億和24.36億元,同比增幅為16.82%、127.2%、83.45%、110.94%、121.66%。
肉眼可見的差別是,2021年公司銷售費用高達24.36億元,較2020年增長121.62%,且銷售費用佔總營收比例為49.23%,而研發費用僅為2.84億元,佔總營收比例5.75%。
根據國元證券研究所統計,僅今年2月,華熙生物旗下功能護膚品品牌誇迪和米蓓爾產品在李佳琦直播間的合作次數就高達21次。
(圖 / 點淘、國元證券研究所)
此外,目前華熙生物功能性護膚品業務表現最為突出,但作為戰略性投入業務,在C端拓客的高成本也直接拉低了華熙生物的盈利水平。
在華熙生物推出“水肌泉”後,天津廠區主體建設已竣工,生產設備陸續開始調試,預將新增300噸玻尿酸產能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質。
回過頭來看,華熙生物秉承着“發展C端,反哺B端”的初衷來發展C市場,但華熙生物沒想到的是,花費大量的成本進行營銷推廣,實際上銷售量卻並不理想。
在一年多過去,相關的玻尿酸飲品、玻尿痠軟糖、玻尿酸果凍、玻尿酸白芸豆益生菌壓片等產品的銷量,卻慘淡無比。
有數據顯示,以其水肌泉旗艦店的數據為例,經翻閲電商平台查證,其2瓶420ml的玻尿酸飲用水月銷量僅區區數萬、而售價119元30粒的黑零GABA軟糖氨基丁酸糖果,以及休想角落目前的月銷量基本只有幾百單而已,甚至有些產品的銷量,僅為個位數,甚至掛零。
同樣的,面對市場對食品具有欺詐、欺騙爭議的背後,有觀點認為,最本質的原因是華熙生物在C端無論整個體系、流程,還是團隊、渠道、客户等環節,都是不成熟的。
三、華熙生物沒有“科技感”
根據華熙生物2021年報顯示,在24.36億銷售費用中,一半以上都花費在線上推廣服務費中,佔比高達53.9%。
其實可以説,華熙生物在接下來的市場中,似乎更是難以降低在銷售費用上的支出。
首先,具有社交媒體屬性的在線平台已經逐漸成為新的獲客渠道,各大企業為了讓消費者的決策成本得到提高,自然需要讓利覆蓋掉消費者決策的機會成本。
其次,對於正在佈局功能性護膚品、功能性食品的龍頭,如愛美客、昊海生科、上海家化而言,線上渠道會因功能性護膚品供應商 競爭激烈而稀缺,這樣一來帶貨價格只會上升。
誠然,在銷售費用無法降低反而不斷增加的形式下,終端產品很大程度上將繼續成為支撐華熙生物的營收額。
換一個維度來説,不可否認的是,華熙生物的研發投入高於昊海生科、上海家化等企業,但高營銷支出、低研發費用投入並不是長久之計。
回到上文提到的問題,高營銷投入並不等於銷售量增加。由2021年三大業務的產銷量來看,華熙生物的產能利用率以及產銷率均不算高,從而導致產品庫存量持續提升。
因擴張過快,華熙生物固定資產週轉率實際是下降的,且雖然由於營業成本增長過快,存貨週轉率反而有所上漲,但與同行業企業對比便可以得知,華熙生物的資產利用率和同行業企業之間尚有着不小的差距。
而且當前較多的存貨未來無論是正常銷售、促銷還是產生減值損失,都會對企業未來的利潤造成不利影響。
如果想要從根本上提高銷售量,那麼產品質量、效果等都是關鍵要素之一。因為從最基本的來説,市場上同樣的功能性護膚品,實際上也不止華熙生物旗下的品牌,消費者可選擇性也並不侷限於華熙生物。
此外,在功能性護膚這個賽道,競爭格局並不穩定且壁壘也算不上高,提升產品質量一定是不可或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