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再下一城!美媒:中國在制氫競賽中領先,成本比西方便宜70%

由 費莫白竹 發佈於 財經

最近這兩年美國乃至整個西方都在提防和針對一件事——中國太陽能發展,從原來的多晶硅到電池板出口,渲染“脱鈎”言論,打壓中企,然後拉攏勢力孤立我們。

所做的一切皆是因為我們發展在全球領先,早在2010年,我國就製造了世界上大部分的太陽能電池板,在過去的12年中,其在太陽能電池板供應鏈中的平均份額已從55%上升到84%。

目前,中國在投資方面也繼續領先,佔全球大規模太陽能投資的近三分之二。今年美國開始扣押中企太陽能電池板,而歐洲由於急缺天然氣大量進口,前7個月,中國向歐洲出口的光伏組件總容量同比增加了26%。

還有,風能方面,去年我們建造的海上風力渦輪機數量超過了過去五年中所有其他國家的總和,而且也是渦輪發電機所用磁鐵所必需的稀土礦物的主要生產國和加工國。

還有麼?有,今天的主角氫能,這方面走在前面的日本,因為他做得早,目前我們的追趕相當迅速,專利上持平,製造商優勢更明顯。

根據彭博社報道,在制氫關鍵設備電解槽上,我們的成本是343美元,而西方是1200美元,便宜了70%。

文章認為,產業鏈體系的完整和原材料供應優勢導致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制氫國,並且在歐美的市場份額逐步擴大,於2025年後增加到30%以上。

因此,彭博認為中國已經在制氫的競爭賽道上處在領先地位。

實際上,對於彭博社的言論要從兩邊看:

在規模和體量上以及部分技術上,我國的確有這個資本,目前我們已經發布的最大單槽制氫規模為1400Nm3/h,這個在世界首屈一指,電解槽直流電耗最低可以達到4.2kWh/Nm³,技術達到世界級水平。

但是有些也需要引起重視,例如電解槽中的質子交換膜較大的依賴國外進口;其次,電解槽使用的催化劑主要由鉑和銥等貴金屬組成,由於全球85%左右的銥由南非提供,這意味着催化劑也極度依賴進口供應。

前者上關於質子交換膜,下去查資料發現這玩意製備工藝很複雜,基本上被杜邦、戈爾等美日企業壟斷,咱們國家買的大部分都是戈爾的產品。

後者,銥這種金屬不是一般的稀缺,整個地球含量高,不過能在地表開採得相當少,集中在南非、俄羅斯和加拿大。

我們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質子交換膜,這個東西美國勾結日本還是能整出不少事,當然也不用太過擔心,筆者是門外漢,查了一些資料知道,我們國家突破這個技術難度不高。

至於銥金屬,依賴度高是沒辦法的事,好在我們和南非、俄羅斯關係不錯,不用擔心被卡的難受。

話説回來,還是得穩紮穩打,我們的制氫技術走得晚,小心西方“捧殺”,然後渲染威脅論,最後再打壓,當然越是這麼搞,中國走的越快。

舉一個最近西方“捧殺”的例子,核能方面,前段時間我國科學家宣佈在四川建一個脈衝發電廠,準備弄一個裂變和聚變的混合工廠,原理是聚變出來的能量用粒子轟擊鈾,然後發電。

發展方向是一個很好的清潔能源嘗試,不過這一下令西方媒體緊張,説我們國家已經能夠在六年之內掌握核聚變,領先世界。

的確很誇張,雖然不大懂核聚變的技術,不過有許多科學家已經明確説了,這項技術突破難度相當大,而且幾十年時間都未必能成。西方這麼宣傳説實話肯定在醖釀邪惡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