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3年虧損50億 拆解B站破圈背後的兩大悖論
來源:深網騰訊新聞(ID:qqshenwang)作者:温世君 編輯:葉蓁
3 月 29 日,Bilibili Inc.(嗶哩嗶哩,以下簡稱 B 站)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代碼 9626.HK。發行價 808 港元(678.7 人民幣),參照其在納斯達克 3 月 22 日收市價 106.88 美元(697.5 人民幣)確定,略有折讓。
在這輪中概股回港潮中,B 站的身份並不特殊:中國互聯網新勢力,在開曼羣島註冊,同股不同權,2018 年 3 月 28 日已納斯達克上市——兩次上市間,恰好三年。
但 B 站有其特殊魅力。根據 3 月 26 日公佈的配售結果:發行 2500 萬股,27 萬人認購,超額 174.19 倍,一手中籤率僅 10%。雖然募資總額在迴歸港股的獨角獸中,並不是特別突出,但 B 站的超額認購倍數卻在第一梯隊。
2018 港交所上市新規以來上市的,同股不同權(尾綴 W)與二次上市公司(尾綴 S) 來源:wind 數據,作者繪製
2018 年 3 月 28 日,B 站在納斯達克 IPO 發行價為 11.5 美元,此後相當長時間,股價都在 50-60 美元左右徘徊。但 2020 年 11 月 B 站回港消息曝光後,其股價從 50 美元左右一路上漲,在 2021 年 2 月 11 日創下上市以來的峯值—— 157.66 美元。
很多中概股在香港二次上市重要因素,就是因為 " 更理解 " 中國的香港股市,往往能給出更高的估值和更強的流動性。B 站回港二次上市的預計擬募資額超過 200 億人民幣,足足是三年前納斯達克 IPO 募資額的六倍還多。
市場對這家由 AcFun(A 站)網友創立,源自日本 Niconico(ニコニコ動畫,N 站)彈幕視頻模式,但無疑已經生長出自身邏輯的中國互聯網獨角獸,依然充滿想象力。
ChinaJoy(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bilibili 遊戲展台前擁擠的人羣 來源:eastday.com
B 站的能量源於以二次元為代表的垂直內容,以及與內容緊密綁定的亞文化圈子——但這也註定了其對優質內容的持續需求,持續焦慮。況且最近幾年,隨着 B 站不斷破圈,用户規模的不斷擴張,其圈子與規模、圈子與文化的悖論也愈發突出。如何突破次元壁,其平衡拿捏,考驗着這家公司的經營者們。
B 站的 big Boss
2020 年第四季度,嗶哩嗶哩的月活用户達到 2.02 億人,同比增長 55%。移動端月活用户達 1.87 億,同比增長 61%。今天,坐擁 2600 多億人民幣總市值的 B 站,已經相當於 1.8 個愛奇藝,2.6 個 360,59 個搜狐。
那麼 B 站是誰的?誰控制着 B 站?
B 站創始人徐逸,出生於 1989 年,最早用 " ⑨ bishi" 的 ID 活躍在 A 站。2009 年,他自己創立了 Miku Fans(字面意為初音未來粉絲),這是 B 站的前身。
B 站的前身 Miku Fans 來源:bilibili.com
2010 年 1 月,Mikufans 更名 bilibili。bilibili 來自於《魔法禁書目錄》男主角對女主角的稱謂,改名的原因是 " 站長(徐逸)對女主角的喜愛 "。彼時的 B 站,雖然在內容、運營上可圈可點,但也無疑只是當時興起的各類亞文化圈子網站中的一員。
徐逸奠定了 " 調性 " 抑或 " 文化 ",但 B 站從圈子向生意的轉型,陳睿的出場非常關鍵。
公開報道顯示,2011 年,陳睿作為天使投資人投資 B 站,在 2014 年獵豹移動 IPO 後離職,正式加入 B 站,出任董事長。
事實上,B 站上市公司主體,即開曼羣島 Bilibili Inc.,在陳睿 " 官宣 " 加入前的 2013 年,就已經進行了搭建。招股書亦顯示,陳睿的董事會主席兼 CEO,徐逸的董事兼總裁,職位均在 2013 年 12 月就已經完成任命。
陳睿的棋局從一開始就非常明確,B 站就是要向資本市場大踏步邁進。
時至今日,我們已經可以非常清晰地瞭解 B 站的股權和 VIE 構架:
截止 2021 年 1 月 31 日,依據 Y(每股 10 倍投票權)、Z 股構架,陳睿擁有上市公司(開曼羣島 Bilibili Inc.)14.2% 的股權,44.6% 的投票權;徐逸擁有 8% 的股權,24.7% 的投票權,二人合計投票權 69.3%,實控上市公司。
按 B 站回港二次上市發行價,以上述持股數計算,陳睿持股價值近 340 億人民幣,徐逸也超過了 243 億人民幣。
上市公司開曼羣島 Bilibili Inc. 進而 100% 控制 B 站的幾大境外實體子公司、境內實體孫公司。
同時,在文化傳媒互聯網領域,國家對外資有相應的限制條款。開曼羣島 Bilibili Inc. 等境外實體並不直接通過股權控制 B 站在境內的運營實體(上海寬娛數碼、上海幻電信息科技);二是通過協議,讓境外實體雖不擁有境內實體股權,但對其經營有重大控制權,獲得其經濟利益、承擔其經營風險。
在兩大境內實體權益方面,陳睿持有上海寬娛數碼 100% 股權,陳睿、徐逸分別持有上海幻電信息科技的 52.3%、44.3% 的股權。
B 站的 VIE 構架 來源:招股書
事實上開曼羣島 Bilibili Inc. 成立的 2013 年起,陳睿就已經是 B 站的 big Boss。這個被網友稱為 " 小破站 " 的愛好者社區,也開始了一路的商業化狂飆。
在外界的報道中,陳睿常常是一位充滿理想的二次元愛好者;但他入主後的 B 站,伴隨着一輪輪的融資,如何賺錢,不斷試水各類盈利模式,成為左右 B 站發展的最重砝碼。
bilibili 與資本起舞
B 站成長在中國風險投資和股權投資高歌猛進的 2010 年代,一直以來都是投資人追捧的明星項目。從 2013 年獲得 IDG 數百萬美元的 A 輪投資以來,B 站的積累了一個頗為亮眼的投資人名單。
B 站 IPO 前重大融資情況 來源:IT 桔子數據,作者繪製
2018 年,B 在納斯達克上市時,外界終得清晰一窺這個明星項目背後的資本局。
作為一家為數不多的總部在上海的互聯網公司,彼時的 B 張海派資本背景濃厚。5% 以上的大股東名單中,除了陳睿、徐逸屬於管理、創始團隊之外,排名第三、四位的股東是黎瑞剛和林利軍。
B 站 2018 年在納斯達克 IPO 時股東持股情況 來源:wind 數據,作者繪製
1969 年出生的黎瑞剛,復旦大學新聞系畢業後,1994 年進入上海電視台。2002 年,33 歲的黎瑞剛出任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SMG)總裁,參與創立了第一財經、東方衞視等媒體品牌,後也曾擔任過上海市委副秘書長、市委辦公廳主任等職務。
2004 年,時任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總裁、第一財經董事長的黎瑞剛 來源:新浪網
2010 年前後,在黎瑞剛推動下,華人文化產業基金(CMC,China Media Capital)開始運作。2015 年,黎瑞剛辭去了包括 SMG 董事長、上海電視台黨委書記等職務," 下海 " 從商,全力主導華人文化集團和 CMC 資本(CMC Capital Partners)。
藉助資本武器,結合行業背景, 黎瑞剛領導下的 CMC 資本成了媒體口號 " 兼具‘懂政策’和‘懂投資’的投資機構 "。
甚至更有媒體直言:CMC 資本、華人文化集團對 B 站進行幾輪注資," 與之對應的,則是 B 站的政府公關體系的日臻完善 "。
林利軍同樣擁有 " 體制 " 內外的雙重背景。他 1973 年出生,也是復旦校友,碩士畢業後進入了上海證券交易所。
彼時,正是中國銀行業、資本市場改革的歷史性時點,林利軍歷任辦公室主任助理、上市部總監助理,並曾任職於中國證監會創業板籌備工作組及上市監管部。
2001 年,林利軍進入美國哈佛大學攻讀 MBA。2004 年,林利軍回國創立匯添富基金,並一直擔任總裁至 2015 年 4 月。隨着中國公募基金業的第一輪熱潮,他領導下的匯添富基金也成長為中國最頭部的機構。
2015 年,林利軍 " 公轉私 "(公募轉私募),創立正心谷。就在當年,正心谷就投出了 B 站這個明星項目。
正心谷官網列出的被投企業中(上圖未全部顯示),B 站排在首位 來源:loyalvalleycapital.com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開資料可查詢,2009 年註冊成立的 " 華人文化產業股權投資(上海)中心(有限合夥)",2008 年註冊成立的 " 華人文化(天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2005 年註冊成立的 " 匯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三家公司發起股東中均有上海報業集團的身影。
時針撥到現在。回港二次上市的 B 站,公佈了最新的大股東名單。隨着 B 站上市之後幾輪募資,戰略投資者加大布局;股價向好,部分財務投資人也在逐步獲利退出——一個更加產業背景的股東名單,對 B 站有利。
值得一提的索尼的入股。B 站在獲得資金的同時,也與這家擁有大量優質內容資源的公司,形成了更為親密的合作。畢竟,優質內容的焦慮,始終圍繞在 B 站周圍。
因資本而起,也揮起了資本的長袖,B 站在資本市場不乏主動出擊。
據統計,從 2013 年 6 月戰略投資嬉皮士遊戲以來,B 站對外投資公司超過百家,領域涉及遊戲、影視、動漫、文學、音樂、手辦 ……
2021 年以來 B 站的對外投資情況 來源:IT 桔子,作者繪製
其中 60% 的投資,發生在納斯達克上市後,也就是近三年的時間。甚至 2021 年剛剛過去的三個月,B 站就已經投出了 8 個項目。
事實上,B 站超過 2 億的月活,巨大的流量需要尋找優質的內容,也需要變現的出口,作為投資機構的 B 站,馬不停蹄。
B 站的內容焦慮
B 站的商業化之路從未遲疑。
2014 年,直播風雲起,虎牙、鬥魚出場,B 站也推出直播;移動遊戲狼煙起,B 站從二次元遊戲切入,開始在平台上為第三方開發商分發遊戲。2016 年,B 站開始獨家代理索尼 Aniplex Inc 的 FGO(《命運 / 冠位指定 ( Fate/Grand Order ) 》)遊戲。2017 年,B 站推出電商業務。
2018 年,B 站推出付費 " 大會員 " 服務,隨後在美上市。從 2018 年到 2020 年,B 站淨營業額分別為 41.29 億、67.78 億及 119.99 億。可以説,B 站雖然尚未盈利,但已經基本完成互聯網主流商業模式的搭建——遊戲、會員、廣告、電商。
2018-2020 年 B 站分板塊營收變化(人民幣億元) 來源:招股書數據,作者繪製
2018 年在納斯達克上市之初,業界認為 B 站是 " 一家社區化的遊戲公司 "。即便 B 站近年來一直試圖走出這個定位,但 2020 年,B 站營收中游戲依然是大頭,達到 48.03 億元——不過佔比下降到了 40%,2018 年佔比曾高達 71%。
代理遊戲,獲得虛擬物品銷售等收入模式(內購)已經被市場驗證是 B 站最為明確的贏利點。但中國的互聯網,早已過了跑馬圈地的時代,通往利潤的賽道,自然也吸引了更多的選手。或者説,在遊戲賽道,擁擠是常態。
反觀當下中國遊戲市場,在 " 免費 + 內購 " 的主流盈利模式下," 追求熱點 + 流量變現 " 成為普遍的產品觀。很多遊戲廠商也必須不斷根據熱點、根據 " 風口 " 不斷推出新模式、新產品,從而將手中掌握的流量迅速變現。
在這個商業環境下,雖然 B 站數十億的遊戲營收規模不小,但比起遊戲行業的頭部機構,依然存在資金方面 " 重量級 " 的差距,也在研發方面目前並無不可跨越的 " 護城河 " 優勢。那麼,其基於用户羣體偏好而重點引進、開發二次元遊戲模式,是否能長期保持增長,仍具挑戰。
2021 年 B 站(上海幻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經獲得版號的審批的遊戲 來源:國家新聞出版署數據,作者繪製
商業是有慣性的。即便 B 站持續在會員、廣告、電商等領域發力。但如何穩健地在遊戲這個賽道上持續找到增量,是一個持續的難題。
2017 年,尚未上市的 B 站收購了 IM 戰隊,並以此為班底成立了 BLG 電子競技俱樂部。2019 年,B 站以 8 億人民幣價格買下《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S 賽)中國地區三年獨家直播版權。2021 年 3 月,就在不久之前,嗶哩嗶哩電競首次在公開市場上完成 1.8 億元融資。
電競的商業邏輯就是體育賽事的邏輯,就是能夠帶來明星俱樂部(戰隊)、明星選手、" 球迷 " 型忠誠用户,以及更有實力的贊助商——這意味着收入和利潤,B 站對此非常清楚。
更何況按照其自己構建的商業故事,B 站最初對遊戲的佈局,是因為在數據上看到用户對遊戲視頻的關注。那麼關注遊戲視頻的用户,是否和電競用户重合,這中間可能只是業餘和專業的區別。
當然扼住電競喉嚨的,與體育賽事也完全一樣——版權。
或者把版權的概念從電競進一步擴大到內容領域。即便 B 站依然是視頻賽道上的選手,對內容,尤其是優質內容的焦慮,是這個賽道上的 " 不治之症 "。
一般而言,視頻網站的商業模式是依靠廣告和會員費用獲得核心營收,但要付出大量的服務器、帶寬,大量的版權購買成本,甚至不得不不停地購買版權,保證付費用户的持續付費。
況且視頻網站之間的護城河並不是那麼深,只要有優質的內容,用户切換平台的成本非常低。B 站如果想持續獲得付費用户 " 大會員 " 的增長,購買真正的影視、賽事版權,或者自己投入製作,也是不得不走的路。
當然,視頻網站本身的盈利一直是個難題,所以無論 B 站在模式上與 YouTube 有再多的相似之處,很多時候 B 站也更願意在視頻這個關鍵詞前後加上 " 年輕 " 和 " 社區 "。或者用 B 站董事長陳睿的話説,"B 站,是一個美好的社區 " ——壓根不提 " 視頻 " 二字。
但 B 站在很多方面,已經與其他視頻網站沒有什麼不同。
我們看到了 B 站上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優質(昂貴)內容,一些 B 站自制的劇集、紀錄片也頗有口碑。
背後自然是成本的投入。招股書顯示,B 站的內容成本(版權攤銷和自制)在近三年持續攀升,從 2018 年的 5.43 億人民幣,增長到了 2020 年的 18.76 億人民幣。
B 站已經購買不少優質電影版權,大部分需要付費 " 大會員 " 用户才能觀看 來源:bilibili.com
當然,面向資本市場,B 站喜歡強調自己的 PUGV(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video, 專業個人用户視頻)的優勢。招股書中,B 站公開了一個超過 90% 視頻瀏覽量來自 PUGV 的數據,核心其實就是在向市場説明自己商業模式的獨特性。
但 B 站並沒有指出,付費的大會員,到底是為 PUGV 付費,還是為大片、大劇,或者 B 站自制內容付費。何況還有命門,一方面是 PUGV 的內容可能涉及的版權問題;另一方面,商業模式本身沒有 " 專利 ",其他視頻平台 " 圍獵 "B 站 up 主的情況已經出現。
B 站破圈的兩大悖論
招股書顯示,2018 年 B 站上市及之後,也就是這次揮港二次上市前,B 這三年間融資總額也已經達到 208 億人民幣。
隨之而來的必然是擴張。到 2020 年底,B 站已經擁有 1.03 億正式會員,同比增長 51.1%。
按照互聯網企業的生長邏輯,擴張期不盈利是常態。招股書顯示,2018-2020 年 B 年淨虧損分別為 5.65 億、13.03 億和 30.54 億人民幣。這三年虧損約 50 億。
B 站對此的解釋也很直白—— " 我們之所以產生大額虧損,是由於我們一直處於高增長階段,且通過投資於我們的品牌及優質內容的方式,戰略性聚焦於用户基數的增長,為長期盈利能力作準備。"
這實際上就是外界所説的,B 站試圖 " 破圈 ",就是從小圈子,變成大平台。
例如在最為核心的遊戲賽道方面,B 站已經意識到,隨着自己用户量的持續增長,在做好泛二次元遊戲基本盤的基礎上,儘量多的實現自己流量、用户在遊戲方面的轉化,是一個明確的增量。
作為一個遊戲分發平台,邏輯非常簡單就是獲得渠道收入,遊戲的 " 口味 " 也可以更多元。打開 B 站遊戲,當然有其主打的 " 艦娘 " 遊戲《碧藍航線》,也熱門的《王者榮耀》、《原神》、《英雄聯盟》,甚至還有硬核的《冰釣大師》,3A 大作《荒野大鏢客:救贖 2》、《賽博朋克 2077》。
當然,B 站本質是個強社交屬性的內容平台(視頻為基礎的),但強社交屬性的平台的擴張,必然帶來兩個難以調和的悖論:
一是圈子和規模的悖論。
如果 B 站現在有一道淺淺的 " 護城河 ",那麼也不是二次元,而是二次元為代表的垂直內容背後的亞文化圈子。
尤其是在當下,打造全民熱點已經越來越困難,以垂直內容為核心打造亞文化與圈子, 並提供以內容娛樂(包括但不限於影視、動漫、遊戲、周邊)為核心亞文化產品矩陣和亞文化網絡社交平台,是 B 站的核心競爭力。
但鼓勵、維持圈子帶來的社區高活躍度,和社區進行的大規模用户擴張的是衝突的,甚至很多小圈子一旦擴大,小圈子的歸屬感降低,小圈子的 " 特別感 " 消失,其成員也會離開。
有用户在 B 站專欄強調 " 彈幕禮儀 ",教育 " 新人 " 來源:bilibili.com
二是圈子和文化的悖論。
B 站一直強調自己獨特的社區文化:考試才能獲得賬號的規則,彈幕禮儀等 " 習俗 ",也往往意味價值體系的統一。這些在小圈子時代是必須的,也具有極強的用户忠誠度和影響力,這是與其他靠商業邏輯聚集用户的網絡平台不同的地方。
但隨着 B 站用户的持續高速度增長(就是 B 站自己強調的 " 戰略性聚焦於用户基數的增長 "),進一步加深盈利點的佈局、擴充,就必然帶來更為多元價值、行為,新、老用户之間調性的差異,甚至直接的矛盾。老用户出走,新用户無法獲得良好的體驗,這在很多有社交屬性的互聯網產品上都曾出現過。
B 站要 " 恰飯 "(況且還是一場盛宴),也要用户體驗;老用户在維護着圈子,次元壁外的新用户也在匆匆趕來。B 站之路,道阻且長,二次上市只是再出發。
[本文作者深網騰訊新聞,i黑馬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微信公眾號(ID:qqshenwang)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